2011年两会热点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1关注五大民生问题
当民富与国强终于能够摆到相同重要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解决和提升。
而当2011年来临的时候,这些年来一直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为国家所重视,但是,仍然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待。
首先,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吗?20多年前,在财富分配问题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人不患寡、只患不均。意思很清楚,就是中国人只讲平均、不讲效率。20多年后,社会财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不患寡、只患不均”的观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不均”变成了“不公”,“只患不均”也变成了“只患不公”。那么,新的一年,如何在这一问题上有所作为、有所起色呢?社会财富的“蛋糕”能否在新的一年里朝着有利于民生的方面分割呢?那些在社会财富分配中被边缘化的群体,能否不再被边缘化呢?这些,毫无疑问会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第二,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如果说过去的一年留下了什么遗憾的话,楼市调控没有见到实质性成效,可能是最大的遗憾之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一次楼市调控,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天,也没见到房价下降的现象,也没看到开发商紧张的神态。到是开发商重拾炒地热情、重争“地王”的消息不断地传入公众的耳朵。也正因为如此,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公众首先要问,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还有决心和信心让高房价降下来吗?而更让公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一年里,政府能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行动吗?很显然,对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的力度远比单纯地控制房价来得重要。
第三,通货膨胀会来吗?过去的一年,物价这根神经,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更重要的,物价的快速上涨,CPI突破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让公众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让公众对新的一年是否会爆发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如果要问新的一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控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尤其是遏制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而物价问题,显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何让物价沿着可控的目标发展,如何让物价不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自然是2011年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抓好的一项民生工程。
第四,拆迁条例能够顺利出台吗?2010年,一项创纪录的工作是,新拆迁条例在年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又于年底再一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了表现出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认真和慎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对新拆迁条例的强烈抵制。而拆迁又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和谐。尽快颁布新的拆迁条例,已成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期待。那么,新的一年,新拆迁条例何时能与公众见面呢?还会不会作出大的修改与调整呢?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能否在新的拆迁条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呢?
第五,中小企业能得到实质性的关心吗?从表面看,中小企业似乎与民生问题离得有点远。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就业,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收入的提高,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过去的2010年,社会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关心方面显得明显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在新的一年里,能否给中小企业一些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扶持,让中小企业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于国于民于经济都十分关键和重要。
关于如何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要切实关心全国和各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线以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线以下人群的民生问题。这个人群大约在6.7亿左右,至少也在4.5亿,生活在贫苦线左右的人口也在2.3亿吧。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应该成为我们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出发点,成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至少也应该成为一个着重点。
二、几亿人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哪些呢?或者说,广大人民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重要民生问题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重要解决哪些民生问题呢?
1、上世纪50、60年代参加初期创业的老一辈建设者们,长期处于低收入生活状态,应该给予特别关照。前期,由于搞计划经济,实行低工资政策,他们过了二十多年虽然艰难但仍舒心的日子。后期,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经济虽然大发展了,但他们却或早或迟地退出工矿企业,不仅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享受不大,而且过去享有的社会主义福利又被改掉了,过着焦心的日子。现在他们的月收入都在几百元上下,如何使这几千万人过上小康生活呢?难道我们可以忘记这一代人吗?
2、在改革开放中下岗的几千万中、青年工人,月收入只有二、三百元,叫他们如何生活?他们能够长期忍受这种艰难吗?工人一旦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就断了他们的生路。我们如何在改革中不断生路而给出生路?
3、统筹解决农民入城就业的公民待遇问题。人们呼吁为私营企业主阶层解决公民待遇问题,即使他们享有同外国企业、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同样也应该或者更应该解决上亿人口的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同城市居民、城市工人同等待遇问题,这主要包括同工同酬、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居住等问题。
4、城市低收入、无收入人群居住条件需要逐步改善。在城市,居住条件改善得最快最好的人群,除了少数高收入人群外,就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人群。要解决城市居民普遍达到小康居住水平,还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和调节。
5、要重视解决城乡大规模拆迁中导致的民生问题。一条街道要扩建,往往要使成百成千的小业主、小老板搬迁或关门;一大片城区的改造,往往使成千上万居民搬家迁户;一座新城区的扩张,一条新铁路、新公路的新建,一个开发区的征地,往往要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无田可种。这该导致多少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累积啊!
6、必须重视广大农村、大江大河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污染企业从城市迁到了农村,许多污染小企业在城市停办了,又到农村开办了起来;沿海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大型污染企业正向沿海、沿江、沿湖地区集聚。中华大地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正面临严重危害,广大农民正面临严重危害。
7、广大人民防病治病问题突现。这几年,城乡疾病危害日益严重,过去被消灭或控制的疾病,如吸血虫病、性病等,又死灰复燃,一些新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正滋生蔓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遭破坏,广大农民仍缺医少药;城市改革了公费医疗制度,社保医疗水平太低,城市中老人正面临重病、大病的危害。
8、义务教育要办成真正的义务教育,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城市幼儿教育收费太高,增加年轻一代的经济负担;小学、中学以各种名义乱收费屡禁不止,特别是以转学赞助费名义,动辄收费数千元。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问题更为突出。
9、社会丑恶现象务必重视铲除。贩毒吸毒、卖淫嫖娼、聚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仍然普通存在,一些地区还甚为严重。它们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必须重视解决。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下决心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丑恶现象,努力几年就真的解决了,大得人心。现在,这类社会丑恶现象已滋生、蔓延多少年了,如果再不下决心解决,是要失人心的。
10、各种事故死人太多,务必力求减少,再减少。每年交通事故死多少人?每年小煤矿要死多少人?每年灾害要死多少人?加起来,可能是个很大数字。小国家经不起这样死法,我们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家也经不起这样死法。
三、上述十大民生问题,涉及治国、强国、富国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解决这些重大民生问题,基本方针就是中央已经确定的方针,这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协调。
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邓小平同志说过:市场和计划,我们都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大意如此)但是,一旦搞起市场经济,它就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经济运动,它就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其特性和规律同样要表现,要起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而它在经济运动中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就是生产无政府状况,生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某些产品过剩和某些产品不足反复出现。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地区的重复建设,某些行业的发展过度,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深刻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自身客观规律在起作用。我们许多同志对发展市场经济存在极大盲目性,受价值规律使然,哪样赚钱就搞哪样,哪一样赚大钱就大搞哪一样,一个地区这样搞还不打紧,大家都这样搞就不得了。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2、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建议把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5%左右,如能坚持10年、20年、30年,也是很伟大的成绩。要研究和调整生产与消费、建设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提高人民生活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要调整国家筹集资金和国有银行资金的投向,及时而准确地防止或纠正某些行业和某些产品的片面的、盲目的扩张偏向。二亿多吨钢铁、几亿吨水泥、十几亿吨煤炭,这样的发展规模是难以为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千多亿这样的挤压人民的状况,也是难以为继的。空手套白狼式的工程和建设,要坚决的刹住;继续再搞的,要坚决查处。要正确引导日益壮大的私营经济,使其发展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要生产坑民害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要拖欠国家税款和员工工资。
3、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现在的现状是,不仅宏观方面的许多大政方针得不到落实,而且微观方面的许多具体政策、具体规定也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出现国家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导致出现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凡市场上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要追究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首先是首长的责任。近来,中央电视台连续报导了一系列地区发生的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事件,就应该严格追究相关地区监管部门的失职或违法责任。
4、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议制定一条大政策,制定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把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挂起勾来。一国以及一省、一市、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达到多少,那里的公务员收入就应该达到多少,同样那里的工人最低工资是多少,农民的最低收入是多少,那里的离退休人员收入最低应该是多少,低保人员的收入也应该是多少。这要作为一个整体,一升俱升,一富俱富。要改变片面地大幅度地增加公务员的收入,而不顾及广大无收入、低收入人群利益的现象;也要改变只关照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和福利,而不顾及广大工人、农民的需要和福利的现象。
5、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城乡出现的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政策滞后、法规滞后所致。旧城改造,包括街道拓宽和街区改造,不能只顾或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被拆迁人群的利益;这类拆迁一定要给小店小铺安排新的营业和生产场地,居住居民一定要保证达到小康居住条件;新搞开发区或另辟新城,也不能只顾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农民的利益。在这类拆迁中,一定要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给他们创造过上小康生活的条件。有关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政策和法规,一定要能体现上述的基本要求,决不允许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绝不允许搞空手套白狼式的建设项目。
6、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现在已有近亿农民务工,如果他们象城市居民一样,同工同酬、同享社保、子女近地入学、居住条件改善,就可以带动3亿至5亿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还可较快过上富裕生活。
7、要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逐年实施,务求落实。全国和各省、市、地、县,均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既有长期的解决规划,又有当年的解决步骤。对各种民生问题熟视无睹,或者不甚了了,都是官僚主义表现,务必坚决反对。要怀亲民之情,深入到人民中去,亲自做一些调查研究,既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迫切感,又能于调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政策。
8、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年度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确有成效者,应予肯定;成绩优秀者,应予重用。对解决民生问题不负责任者,教育后仍不改者,应予以撤职或降职;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者,应予查处。
9、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讲在口上,也不能只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使亿万民众过上殷实而舒心的好日子。对上级机关来说,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抓检查。只有有计划、见人见事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好官,发现真经,促使各项爱民、富民政策、措施的落实。过去,有好多民生问题,都因我们对工作缺少检查,对办事不求落实而累积成的。上级机关的这种害民的毛病,务必改掉才好。
10、要坚决同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作斗争,发现一个撤掉一个,查处一个。在党内、政府内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凡是民生问题突出的地方,都与那些地方存在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有关,许多情况下,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人民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有的敢怒而不敢言,有些频频上访告状,有的甚至采用原始方法加以反抗。对这些地方,一定要派员检查,派员监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揭露那些危害民众、欺压民众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归于民,夺归于党,打开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新局面。
当民富与国强终于能够摆到相同重要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解决和提升。
而当2011年来临的时候,这些年来一直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为国家所重视,但是,仍然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待。
首先,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吗?20多年前,在财富分配问题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人不患寡、只患不均。意思很清楚,就是中国人只讲平均、不讲效率。20多年后,社会财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不患寡、只患不均”的观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不均”变成了“不公”,“只患不均”也变成了“只患不公”。那么,新的一年,如何在这一问题上有所作为、有所起色呢?社会财富的“蛋糕”能否在新的一年里朝着有利于民生的方面分割呢?那些在社会财富分配中被边缘化的群体,能否不再被边缘化呢?这些,毫无疑问会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第二,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如果说过去的一年留下了什么遗憾的话,楼市调控没有见到实质性成效,可能是最大的遗憾之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一次楼市调控,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天,也没见到房价下降的现象,也没看到开发商紧张的神态。到是开发商重拾炒地热情、重争“地王”的消息不断地传入公众的耳朵。也正因为如此,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公众首先要问,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还有决心和信心让高房价降下来吗?而更让公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一年里,政府能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行动吗?很显然,对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的力度远比单纯地控制房价来得重要。
第三,通货膨胀会来吗?过去的一年,物价这根神经,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更重要的,物价的快速上涨,CPI突破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让公众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让公众对新的一年是否会爆发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如果要问新的一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控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尤其是遏制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而物价问题,显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何让物价沿着可控的目标发展,如何让物价不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自然是2011年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抓好的一项民生工程。
第四,拆迁条例能够顺利出台吗?2010年,一项创纪录的工作是,新拆迁条例在年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又于年底再一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了表现出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认真和慎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对新拆迁条例的强烈抵制。而拆迁又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和谐。尽快颁布新的拆迁条例,已成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期待。那么,新的一年,新拆迁条例何时能与公众见面呢?还会不会作出大的修改与调整呢?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能否在新的拆迁条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呢?
第五,中小企业能得到实质性的关心吗?从表面看,中小企业似乎与民生问题离得有点远。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就业,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收入的提高,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过去的2010年,社会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关心方面显得明显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在新的一年里,能否给中小企业一些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扶持,让中小企业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于国于民于经济都十分关键和重要。
关于如何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要切实关心全国和各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线以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线以下人群的民生问题。这个人群大约在6.7亿左右,至少也在4.5亿,生活在贫苦线左右的人口也在2.3亿吧。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应该成为我们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出发点,成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至少也应该成为一个着重点。
二、几亿人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哪些呢?或者说,广大人民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重要民生问题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重要解决哪些民生问题呢?
1、上世纪50、60年代参加初期创业的老一辈建设者们,长期处于低收入生活状态,应该给予特别关照。前期,由于搞计划经济,实行低工资政策,他们过了二十多年虽然艰难但仍舒心的日子。后期,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经济虽然大发展了,但他们却或早或迟地退出工矿企业,不仅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享受不大,而且过去享有的社会主义福利又被改掉了,过着焦心的日子。现在他们的月收入都在几百元上下,如何使这几千万人过上小康生活呢?难道我们可以忘记这一代人吗?
2、在改革开放中下岗的几千万中、青年工人,月收入只有二、三百元,叫他们如何生活?他们能够长期忍受这种艰难吗?工人一旦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就断了他们的生路。我们如何在改革中不断生路而给出生路?
3、统筹解决农民入城就业的公民待遇问题。人们呼吁为私营企业主阶层解决公民待遇问题,即使他们享有同外国企业、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同样也应该或者更应该解决上亿人口的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同城市居民、城市工人同等待遇问题,这主要包括同工同酬、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居住等问题。
4、城市低收入、无收入人群居住条件需要逐步改善。在城市,居住条件改善得最快最好的人群,除了少数高收入人群外,就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人群。要解决城市居民普遍达到小康居住水平,还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和调节。
5、要重视解决城乡大规模拆迁中导致的民生问题。一条街道要扩建,往往要使成百成千的小业主、小老板搬迁或关门;一大片城区的改造,往往使成千上万居民搬家迁户;一座新城区的扩张,一条新铁路、新公路的新建,一个开发区的征地,往往要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无田可种。这该导致多少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累积啊!
6、必须重视广大农村、大江大河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污染企业从城市迁到了农村,许多污染小企业在城市停办了,又到农村开办了起来;沿海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大型污染企业正向沿海、沿江、沿湖地区集聚。中华大地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正面临严重危害,广大农民正面临严重危害。
7、广大人民防病治病问题突现。这几年,城乡疾病危害日益严重,过去被消灭或控制的疾病,如吸血虫病、性病等,又死灰复燃,一些新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正滋生蔓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遭破坏,广大农民仍缺医少药;城市改革了公费医疗制度,社保医疗水平太低,城市中老人正面临重病、大病的危害。
8、义务教育要办成真正的义务教育,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城市幼儿教育收费太高,增加年轻一代的经济负担;小学、中学以各种名义乱收费屡禁不止,特别是以转学赞助费名义,动辄收费数千元。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问题更为突出。
9、社会丑恶现象务必重视铲除。贩毒吸毒、卖淫嫖娼、聚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仍然普通存在,一些地区还甚为严重。它们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必须重视解决。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下决心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丑恶现象,努力几年就真的解决了,大得人心。现在,这类社会丑恶现象已滋生、蔓延多少年了,如果再不下决心解决,是要失人心的。
10、各种事故死人太多,务必力求减少,再减少。每年交通事故死多少人?每年小煤矿要死多少人?每年灾害要死多少人?加起来,可能是个很大数字。小国家经不起这样死法,我们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家也经不起这样死法。
三、上述十大民生问题,涉及治国、强国、富国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解决这些重大民生问题,基本方针就是中央已经确定的方针,这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协调。
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邓小平同志说过:市场和计划,我们都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大意如此)但是,一旦搞起市场经济,它就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经济运动,它就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其特性和规律同样要表现,要起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而它在经济运动中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就是生产无政府状况,生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某些产品过剩和某些产品不足反复出现。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地区的重复建设,某些行业的发展过度,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深刻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自身客观规律在起作用。我们许多同志对发展市场经济存在极大盲目性,受价值规律使然,哪样赚钱就搞哪样,哪一样赚大钱就大搞哪一样,一个地区这样搞还不打紧,大家都这样搞就不得了。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2、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建议把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5%左右,如能坚持10年、20年、30年,也是很伟大的成绩。要研究和调整生产与消费、建设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提高人民生活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要调整国家筹集资金和国有银行资金的投向,及时而准确地防止或纠正某些行业和某些产品的片面的、盲目的扩张偏向。二亿多吨钢铁、几亿吨水泥、十几亿吨煤炭,这样的发展规模是难以为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千多亿这样的挤压人民的状况,也是难以为继的。空手套白狼式的工程和建设,要坚决的刹住;继续再搞的,要坚决查处。要正确引导日益壮大的私营经济,使其发展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要生产坑民害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要拖欠国家税款和员工工资。
3、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现在的现状是,不仅宏观方面的许多大政方针得不到落实,而且微观方面的许多具体政策、具体规定也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出现国家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导致出现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凡市场上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要追究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首先是首长的责任。近来,中央电视台连续报导了一系列地区发生的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事件,就应该严格追究相关地区监管部门的失职或违法责任。
4、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议制定一条大政策,制定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把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挂起勾来。一国以及一省、一市、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达到多少,那里的公务员收入就应该达到多少,同样那里的工人最低工资是多少,农民的最低收入是多少,那里的离退休人员收入最低应该是多少,低保人员的收入也应该是多少。这要作为一个整体,一升俱升,一富俱富。要改变片面地大幅度地增加公务员的收入,而不顾及广大无收入、低收入人群利益的现象;也要改变只关照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和福利,而不顾及广大工人、农民的需要和福利的现象。
5、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城乡出现的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政策滞后、法规滞后所致。旧城改造,包括街道拓宽和街区改造,不能只顾或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被拆迁人群的利益;这类拆迁一定要给小店小铺安排新的营业和生产场地,居住居民一定要保证达到小康居住条件;新搞开发区或另辟新城,也不能只顾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农民的利益。在这类拆迁中,一定要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给他们创造过上小康生活的条件。有关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政策和法规,一定要能体现上述的基本要求,决不允许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绝不允许搞空手套白狼式的建设项目。
6、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现在已有近亿农民务工,如果他们象城市居民一样,同工同酬、同享社保、子女近地入学、居住条件改善,就可以带动3亿至5亿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还可较快过上富裕生活。
7、要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逐年实施,务求落实。全国和各省、市、地、县,均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既有长期的解决规划,又有当年的解决步骤。对各种民生问题熟视无睹,或者不甚了了,都是官僚主义表现,务必坚决反对。要怀亲民之情,深入到人民中去,亲自做一些调查研究,既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迫切感,又能于调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政策。
8、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年度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确有成效者,应予肯定;成绩优秀者,应予重用。对解决民生问题不负责任者,教育后仍不改者,应予以撤职或降职;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者,应予查处。
9、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讲在口上,也不能只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使亿万民众过上殷实而舒心的好日子。对上级机关来说,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抓检查。只有有计划、见人见事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好官,发现真经,促使各项爱民、富民政策、措施的落实。过去,有好多民生问题,都因我们对工作缺少检查,对办事不求落实而累积成的。上级机关的这种害民的毛病,务必改掉才好。
10、要坚决同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作斗争,发现一个撤掉一个,查处一个。在党内、政府内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凡是民生问题突出的地方,都与那些地方存在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有关,许多情况下,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人民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有的敢怒而不敢言,有些频频上访告状,有的甚至采用原始方法加以反抗。对这些地方,一定要派员检查,派员监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揭露那些危害民众、欺压民众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归于民,夺归于党,打开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新局面。
展开全部
2011年两会热点前瞻:家事连国计新老问题交织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十一五”高分答卷的中国,通胀压力不断凸显,民生难题有待破解,经济转型面临挑战,社会管理呼唤创新。新老问题交织的背景,使今年两会关注度高于往年。
根据媒体两会民意调查结果,公众除对医疗、教育、就业等“老难题”保持关注外,今年对物价上涨、工资增长、城市治堵、搬迁补偿、社会管理等新热点表达更多关切。
转变方式:发展“主线”期待细化落实
刚刚过去的5年,中国交出“增长年均超过11%”的亮丽答卷。但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出口、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保节能水平过低……
针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即将提交全国两会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公众想知道政府如何科学处理“好”与“快”的关系:今年哪些方面的改革将优先推进?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会有什么变化?……
稳定物价:“防通胀”考验调控智慧
新华网“2011年两会调查”专题中,“稳定物价严防通胀”被列为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调查也显示,如何调控物价是公众重大民生关切。
在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助推下,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国内CPI节节走高,去年底达到5%的高点。
为有效控制物价总水平、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中央采取了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给、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规范市场秩序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力度前所罕见,效果已经显现。
今年物价上涨会导致严重通胀吗?年内政府还会采取哪些措施稳控物价?怎样保证调控政策既控物价又不“误伤”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人们对此充满期待。
工资上涨:“劳动性收入比重”期待加速提高
今年一些地方两会透露出信号: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调高居民收入增幅。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已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使新一轮工资性收入增长预期增强。此轮工资上涨,既有局部地区“用工荒”的助推背景,也有通胀压力的倒逼因素,更有收入分配改革提速的制度安排。
在新华网进行的“2011年两会我向总理说愿望”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前列。“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在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如何保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如何进一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加速提高劳动性收入比重?人们拭目以待。
(“新华视点”记者宋振远、张晓晶、刘元旭)
希望能帮到你!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十一五”高分答卷的中国,通胀压力不断凸显,民生难题有待破解,经济转型面临挑战,社会管理呼唤创新。新老问题交织的背景,使今年两会关注度高于往年。
根据媒体两会民意调查结果,公众除对医疗、教育、就业等“老难题”保持关注外,今年对物价上涨、工资增长、城市治堵、搬迁补偿、社会管理等新热点表达更多关切。
转变方式:发展“主线”期待细化落实
刚刚过去的5年,中国交出“增长年均超过11%”的亮丽答卷。但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出口、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保节能水平过低……
针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即将提交全国两会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公众想知道政府如何科学处理“好”与“快”的关系:今年哪些方面的改革将优先推进?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会有什么变化?……
稳定物价:“防通胀”考验调控智慧
新华网“2011年两会调查”专题中,“稳定物价严防通胀”被列为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调查也显示,如何调控物价是公众重大民生关切。
在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助推下,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国内CPI节节走高,去年底达到5%的高点。
为有效控制物价总水平、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中央采取了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给、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规范市场秩序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力度前所罕见,效果已经显现。
今年物价上涨会导致严重通胀吗?年内政府还会采取哪些措施稳控物价?怎样保证调控政策既控物价又不“误伤”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人们对此充满期待。
工资上涨:“劳动性收入比重”期待加速提高
今年一些地方两会透露出信号: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调高居民收入增幅。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已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使新一轮工资性收入增长预期增强。此轮工资上涨,既有局部地区“用工荒”的助推背景,也有通胀压力的倒逼因素,更有收入分配改革提速的制度安排。
在新华网进行的“2011年两会我向总理说愿望”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前列。“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在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如何保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如何进一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加速提高劳动性收入比重?人们拭目以待。
(“新华视点”记者宋振远、张晓晶、刘元旭)
希望能帮到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