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于丹从国学大师到被轰下台,她错了吗?
记得十年前,于丹被尊为“国学大师”,在当时可谓红极一时。
在当时,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乡间小镇,只要有书店的地方都能看到于丹的书在出售。
但如今只是过了十年时间,55岁的于丹就变得无人问津起来,甚至于丹去北大演讲还被学生赶下台来,那么,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这十年来,一切变化,仿佛宛如隔世?
于丹衰落的背后,其实质就是从受到追捧,到被赶下台,这些变化的背后,包含着很多因素。
1、 阶层壁垒
不可否认,不同的人之间是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壁垒的。
当然这个壁垒的产生未必和金钱有关系。有时候,认知之间的差异,也会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拉开,最终导致不同阶层之间很难产生交集。
——比如说以在校大学生为例。
清北复交的学生是大学生,高职高专的学生也是大学生,但是,不可否认,不论个体,论整体的话他们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巨大。
本世纪初,曾经芦局有教育部门做过一项实验:将京城附近的若春吵干个大专生送入清华、北大进行学习。
经扒哗侍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最终得出结论:虽然大专生处于清华、北大的环境,享受着中国最一流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自身的资质原因,因此其学习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相反还因为清北的教学效率太快,而出现跟不上节奏的现象。
这其实就是认知差距的体现。
于丹所讲授的内容,其主要接受者,大致是一些学历较低的人(包括中小学在校生),因此于丹在针对这片市场兜售她的理论的时候,当然会受到一致好评。
但是,在北大那样的中国一流院校里,于丹可能除了知名度比这些在校生强以外,不论是认知能力还是文化基础,都未必有这些北大学生强。
因此于丹张口露怯,最终被轰下台是在所难免的。
2、 时势造英雄
于丹兴起的年代,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其实较为有限,移动上网也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于主流群体来说,接受资讯的途径依旧是电视和报纸。所以在电视台的追捧下,于丹得以脱颖而出,成为所谓的大师。
而中国发展的速度让人感到目不暇接。
短短十年时间里,PC端都遭到了淘汰,移动上网异军突起,并且,自媒体行业也随着移动上网的兴起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很多自媒体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其实要比于丹深刻,只不过没有于丹那样的好机会能够在传统媒体上露脸而已。
自媒体的兴起,给了这部分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发声的平台,这些作者提出的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有深度、有依据、有独到见解。
而两者相对比,于丹所宣传的内容,除了鸡汤以外乏善可陈,内容十分浅薄。
因此在时代的冲击下,于丹也就无人问津了。
于丹的未来又该如何呢?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于丹的衰败,其实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只不过,于丹很难恢复以往的风头了。
1、 中老年的认同
正如智能机普及的时代里,还有一些不懂得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一样。虽然新生代年轻人抛弃了于丹,但是,对于知识结构无法得到更新的中老年人来说,于丹依旧是他们心中的国学大师。
因为有中老年群体的认同,于丹可以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靠自己的这片“残山剩水”继续发展下去。
不过,客观来说,新生代们眼里的大师,其实也只是于丹的加强版而已。
因为,真正的大师,往往是默默无闻的。
2、 真大师的养成
古人有所谓的“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我们可以理解成太高端、太艰深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反倒是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可以被大众接受。
于丹的兴起,是因为她抓住了那个年代主流群体的认知,迎合了那个年代的大众,而她的衰败,也是因为新生代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略胜一筹。
直观例子可以用数学举例。
计算速度的快慢,其实和数学水平高低并无直接关系。比如说古往今来的大数学家们,其心算速度未必比常人快。但是,他们所研究的诸如线性代数、微积分,却是很多常人一辈子都不曾接触过的。
真正的传统文化专家其实也是如此。
他们所研究、所考据的东西,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是很无聊、很枯燥的东西。就像著名的网络作家石悦,他可以写出《明朝那些事》,但是,在真正明史专业的研究生眼里,《明朝那些事》只能算是一部类似小说的东西,并不具备历史研究价值。
而《明朝那些事》能够收获普罗大众的认同,也恰恰因为这本书不像真正的学术研究那样枯燥,那样没有可读性。
这些其实也是无形的壁垒,因为这些壁垒的存在,导致了真正的学术大师,是很难和普罗大众产生交集的。
毕竟,高深的东西,注定只能由少数人去理解、研究。所以,我们对于于丹也不应该过分苛求。
就好比前几年的时候,北京的雾霾很严重。
针对北京的雾霾,于丹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她的这个看法引起了很多人慧绝桥的愤怒宏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