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印度,称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1945年4月撤销。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由于缅甸作战失利,腊戍和密支那先后失守,第5军被迫向印度边陲转进,穿过野人山。野人山横隔在中、印、缅交界处,高山峻岭,湍流绝谷,绵亘上千里,原始森林密布,第5军必须穿过野人山才能甩掉日军的追击。从1942年5月,第5军在缅北一个不知名的大村落中,全体官兵奉命毁掉全部重武器、装备和车辆,开始徒步进入原始森林。从此以后,补给断绝,全凭个人自行谋生。
部队出发时,起初还能像蚂蚁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前走,几天之后就渐渐分散成三三两两的散兵游勇了。断粮半个多月后,人人饥饿疲惫,连当天是几月几日都无力记忆。当时全军并未有过野外求生训练,也未有过山地与丛林作战训练,很多官兵进入森林后饥不择食,吃了有毒的野菜而丧身。
当时已经进入雨季,山区雨水特别多,经常连日下个不停。山中的人整天全身都浸泡在雨水里,更增加了病患和死亡率。雨越下越大,沿途的尸体也越来越多,行程一天比一天困难。溪边、路边、树下随处可见。由于终日被雨水浸泡,一些尸体已经肿胀得不成了人形,一看就令人难受。由于饥饿,不少人吃了野芋和芭蕉根全身浮肿而亡。
穿越野人山,第五军军部、军直属部队和新编第二十二师,总人数约在一万五千人左右,而最后越过野人山到达印度者只有三四千人。第五军各部陆续抵达印度后,在印度东北边境进行集结,不久后第五军残留的官兵陆续乘坐飞机回国。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抗日战场也迎来了新的局面。为打通滇缅公路,把日军消灭在缅甸北部,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起反攻,在不宜渡江的雨季强渡怒江,剑指腾冲,揭开了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是中国出缅通道上的要塞,控制腾冲就等于控制了两条运输大动脉,也就意味着控制了滇西全局。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北部进犯我国云南,占领了怒江以西大片国土,并派藏重康美大佐指挥的第148联队,共3000多人驻守在腾冲城。
湍急的怒江和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是护卫腾冲的两道天然屏障。藏重康美似乎预感到中国远征军即将反攻,预先将主力调往高黎贡山,在险峻的隘口设下重重关卡,企图据险阻击中国远征军。
担负滇西反攻作战任务的是中国远征军的4个集团军,约15万人。在中国远征军实施反攻前夕,一名校官乘飞机将密码本送往前线部队,因大雾飞机在腾冲迫降,飞机和人员以及密码全部被日军俘获。
掌握了中国远征军的密码,日军就赢得了先机。中国远征军的往来电报几乎被日军全部破译,因此有了准确的判断和充分的准备。
老天爷好像故意把高黎贡山砍削得最陡峭的一面留给了中国远征军,由于山高路险,大炮一时拉不上去,刚刚战胜了惊涛骇浪的第20集团军数万大军,只能依靠步兵和轻武器,艰难地展开仰攻。战斗最激烈的是通往北公斋房的冷水沟隘口,这里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中国军队的官兵凭着一腔热血,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一个团打光了,另一个团接着冲上去。几天下来,尸体填满了山沟,血水顺着山沟往下淌。面对死亡,中国远征军官兵毫不畏惧,在血泊中顽强地战斗着。负责攻打冷水沟的第198师两个团,战后每个团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从5月12日到6月21日,历时40天,中国远征军伤亡近万人(其中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阵亡),以高昂的代价取得了高黎贡山战斗的胜利。
临阵换将,炮火复仇,中国远征军可以直起腰来打敌人了
天险屏障高黎贡山既克,似乎腾冲唾手可得。但事情并非如想象的那样简单。
腾冲城是1445年明朝15000名戍边将士历时3年筑成的,其周长3500米,四面各有一座高13米的城门。城墙厚6米,高8米多,极其坚固,易守难攻。它的北面是大盈江,东南西三面环绕着数座火山,其中来风山高于全城,控制了来凤山,就等于控制了腾冲城。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印度,称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1945年4月撤销。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由于缅甸作战失利,腊戍和密支那先后失守,第5军被迫向印度边陲转进,穿过野人山。野人山横隔在中、印、缅交界处,高山峻岭,湍流绝谷,绵亘上千里,原始森林密布,第5军必须穿过野人山才能甩掉日军的追击。从1942年5月,第5军在缅北一个不知名的大村落中,全体官兵奉命毁掉全部重武器、装备和车辆,开始徒步进入原始森林。从此以后,补给断绝,全凭个人自行谋生。
部队出发时,起初还能像蚂蚁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前走,几天之后就渐渐分散成三三两两的散兵游勇了。断粮半个多月后,人人饥饿疲惫,连当天是几月几日都无力记忆。当时全军并未有过野外求生训练,也未有过山地与丛林作战训练,很多官兵进入森林后饥不择食,吃了有毒的野菜而丧身。
当时已经进入雨季,山区雨水特别多,经常连日下个不停。山中的人整天全身都浸泡在雨水里,更增加了病患和死亡率。雨越下越大,沿途的尸体也越来越多,行程一天比一天困难。溪边、路边、树下随处可见。由于终日被雨水浸泡,一些尸体已经肿胀得不成了人形,一看就令人难受。由于饥饿,不少人吃了野芋和芭蕉根全身浮肿而亡。
穿越野人山,第五军军部、军直属部队和新编第二十二师,总人数约在一万五千人左右,而最后越过野人山到达印度者只有三四千人。第五军各部陆续抵达印度后,在印度东北边境进行集结,不久后第五军残留的官兵陆续乘坐飞机回国。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抗日战场也迎来了新的局面。为打通滇缅公路,把日军消灭在缅甸北部,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起反攻,在不宜渡江的雨季强渡怒江,剑指腾冲,揭开了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是中国出缅通道上的要塞,控制腾冲就等于控制了两条运输大动脉,也就意味着控制了滇西全局。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北部进犯我国云南,占领了怒江以西大片国土,并派藏重康美大佐指挥的第148联队,共3000多人驻守在腾冲城。
湍急的怒江和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是护卫腾冲的两道天然屏障。藏重康美似乎预感到中国远征军即将反攻,预先将主力调往高黎贡山,在险峻的隘口设下重重关卡,企图据险阻击中国远征军。
担负滇西反攻作战任务的是中国远征军的4个集团军,约15万人。在中国远征军实施反攻前夕,一名校官乘飞机将密码本送往前线部队,因大雾飞机在腾冲迫降,飞机和人员以及密码全部被日军俘获。
掌握了中国远征军的密码,日军就赢得了先机。中国远征军的往来电报几乎被日军全部破译,因此有了准确的判断和充分的准备。
老天爷好像故意把高黎贡山砍削得最陡峭的一面留给了中国远征军,由于山高路险,大炮一时拉不上去,刚刚战胜了惊涛骇浪的第20集团军数万大军,只能依靠步兵和轻武器,艰难地展开仰攻。战斗最激烈的是通往北公斋房的冷水沟隘口,这里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中国军队的官兵凭着一腔热血,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一个团打光了,另一个团接着冲上去。几天下来,尸体填满了山沟,血水顺着山沟往下淌。面对死亡,中国远征军官兵毫不畏惧,在血泊中顽强地战斗着。负责攻打冷水沟的第198师两个团,战后每个团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从5月12日到6月21日,历时40天,中国远征军伤亡近万人(其中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阵亡),以高昂的代价取得了高黎贡山战斗的胜利。
临阵换将,炮火复仇,中国远征军可以直起腰来打敌人了
天险屏障高黎贡山既克,似乎腾冲唾手可得。但事情并非如想象的那样简单。
腾冲城是1445年明朝15000名戍边将士历时3年筑成的,其周长3500米,四面各有一座高13米的城门。城墙厚6米,高8米多,极其坚固,易守难攻。它的北面是大盈江,东南西三面环绕着数座火山,其中来风山高于全城,控制了来凤山,就等于控制了腾冲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