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是什么时辰
上午十点是巳时。巳时指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巳时又称隅中。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上午十点是巳时。巳时指上午9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上午十点是巳时,十二地支代表的时间具体分别如下: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
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子时:23点--1点
丑时:1点--3点
寅时:3点--5点
卯时:5点--7点
辰时:7时--9点
巳时:9点--11点
午时:11点--13点
未时:13点--15点
申时:15点--17点
酉时:17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
亥时:21点--23点
属于巳时
十二时辰如下: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iknow-pic.cdn.bcebos.com/6609c93d70cf3bc792025d04df00baa1cc112ad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609c93d70cf3bc792025d04df00baa1cc112ad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609c93d70cf3bc792025d04df00baa1cc112ad3"/>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