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谋士和武将最多?都有谁?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谋士和武将最多?都有谁?
所谓的谋士和武将都是大争之世的产物,没有战争,谋士和武将就难以发挥他们的价值,也就不可能有青史留名的机会。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大动荡时代的谋士和武将是最多的。
此时期著名武将有:
春秋时期
1、先轸:《左传》第一名将。城濮之战是中国最早的诱敌深入的战例,淆之战是最早的包围歼灭战。晋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先轸是中国兵家谋战的祖师。
2、荀罃:春秋中期难得的名将,晋悼公复霸的头号功臣。三驾服楚,是晋对楚优势最明显的时期。
3、伍员、孙武:这两人实在不好分开。五战拔郢,千里闪击,3W破20W,这样的战例在中国是空前的。其中,孙武著有《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圣”
战国:
1、吴起:战国第一牛人。军政一把抓,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强大,哪个国家失去他就要元气大伤好一阵。吴起历来和孙武齐名,被奉为“亚圣”
2、白起:战国歼灭战第一人,杀人克敌无数,但没有打出过明显的以弱克强、以少克多的战例,稍逊吴起,政治能力也比不上吴起,屈居第二。
3、乐毅:以微弱之燕下齐70余城。诸葛亮的偶像。
4、孙膑:经典的“围魏救赵”,对手庞涓也绝对不弱。围魏救赵,几千年后来看依然是完美无暇的策略,难怪毛主席评:“围魏救赵,千古高手”
5、廉颇:老廉颇确实很厉害,攻必克战必取。长平之战后,靠著赵国残余的兵力竟然可以打到燕国国都!很厉害。
6、李牧:这个人应该很熟了吧。用奇计破匈奴十余W,然后数次打败强秦,是战国后期优秀的将领。
7、魏无忌:无忌公子两次合纵,让六国灭亡的时间推迟几十年。
著名谋臣有:
1甯越
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
甯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
甯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
甯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
2苏秦
效力于 昭王,表面上主张合纵,联合了除秦外的各国,实际上是挑拨各国与齐国的关系,长期蒙蔽齐愍王,挑唆齐国灭宋,消耗国力,最终导致乐毅联军伐齐成功,但他在伐齐前事情败露而被杀。《战国策》中涉及的36篇。
3杜赫
《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4齐名
东周臣,后来到楚、秦、韩寻求发展,纵横家。《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5周最
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
6陈轸
原先效力于秦惠王,但是几乎没有为秦国出过什么力,总是与张仪作对而对秦国不利,被逐后仕楚怀王,多次高瞻远瞩识破张仪计谋,却不被怀王采纳,是能力强而未能发挥效用的人。《战国策》中涉及的19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 *** 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7昭滑:楚国谋士,较有远见,不知为何得到贾谊的特别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3篇。
8苏厉
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9乐毅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国军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10张仪:效力于秦惠文王,主张连横,主要贡献是联合魏国等弱小投向秦国,破坏合纵,败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两欺楚怀王,个人品德遭到非议,惠王死后被排挤出秦国。《战国策》中涉及的53篇。
11公孙衍:可以说是战国最早的纵横家,起先侍奉秦惠王,地位被张仪取代后到魏国,受到陈轸触动而发动五国攻秦,一度号称掌五国相印,惠王死后企图回秦国任相而失败。《战国策》中涉及的32篇。
12甘茂:主要侍奉秦武王,聪明才智超过了号称“智囊”的樗里子和前辈公孙衍,而且很会“留一手”,多次战胜政敌,而且善于用兵,最终武王的逝世也结束了他在秦国的大好前程,却能借苏代的光而重获富贵。《战国策》中涉及的24篇。
3甘罗:继承了祖父的聪慧特质,年仅十二就善于用发问诱导等办法说服吕不韦、张唐,被少年所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4淳于髡:侍奉齐威王,他博辩而不逞辩,举动反常而淡言微中,而且巧设悬念,一语千钧,继承了滑稽派进谏的良好传统,有一批后继者。《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5芒卯:能使诈,侍奉弱小的魏国,能在危险时刻挽回局面,或许还能获得小利。《战国策》中涉及的4篇。
16触龙:得见的仅《说赵太后》一篇,但一篇足以显示其高超的因应能力,和诱导分析能力,姜还是老的辣。《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7鲁仲连:在比春秋还礼崩乐坏的战国,他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只有那么少的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深持高义,正是他的高义感化众人,得以不帝秦。《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8李斯:他侍奉秦始皇,出了名的善于察言观色,极力逢迎主上的心意,深受始皇宠信,但是最后死于赵高手中,罪有应得。事迹不在《战国策》中。
19楼缓: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五十多年,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的10篇。
20齐貌辨:善于讽谏的家臣,侍奉靖郭君使之重得厚待。《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21邹忌:曾利用鼓琴、照镜讽谏齐威王,任齐相多年,后与田忌不和。《战国策》中涉及的6篇。
22虞卿:曾任赵相,能言善辩。《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3范雎:能抓住秦昭王内心的突破口,废四贵以自贵,但太重私人恩怨,导致任人不当而死。《战国策》中涉及的16篇。
24蔡泽:他一样能利用时机寻找到对方的突破口,用日常比喻获得说服的成功,然而威望不足。《战国策》中涉及的2篇。
25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窥视这个时代,成败都因其货可居,也是杂家的代表人物。《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6公仲侈:任韩相多年,为了这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在列强中苟延残喘费尽了心思,当然也有失误,但这怎能责怪一位国君并不言听计从的大臣呢?《战国策》中涉及的30篇。 27泠向:侍奉秦国,罕见的智者。《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8昭奚恤:楚国著名辩士,能在这个腐坏的国家有所作为很难,受到他人攻讦是一定的。《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9惠施:魏国的相国,也是名家中惠家创始人,主张“大同异”。《战国策》中涉及的9篇。
30墨翟:墨家的创始人,这位哲学家兼工程师本不该被定为辩士,但谁让他耐不住去止楚攻宋呢?《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历史上谋士苏哲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上没有苏哲,在《王的女人》的苏哲应是历史人物项伯,秦朝末年的人物。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太监最多
- 明朝太监是最多
-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太监”一词,辽代才出现,明代,太监和宦官才发生联络;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高阶宦官;充任太监的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
公公是对太监的尊称,因为太监,特别是高阶太监最接近皇帝,权势极大,最了解皇帝的心思,在朝为官者有些时候不得不依靠太监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借助大太监的权势往上爬,要是直呼其为太监,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称为公公,以示尊敬。至于“公公”的称谓到底何时开始,由何而来,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
寺人是宦官的早期称谓。曾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寺人”之得名,是因 *** 后的男人,已如寺院中斩断情缘的苦行僧一般,故而以“寺”名之。
历史上哪个将军杀人最多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秦国
白起
长平之战:坑杀赵卒40万
历史上的十大谋士和武将
以下排名只是个人意见:
十大谋士:伊尹、姜尚、孙武、张良、诸葛亮、周瑜、王猛、李靖、赵普、刘基。
十大武将:项羽、卫青、霍去病、吕布、马超、冉闵、斛律光、史万岁、杨再兴、李文忠。
历史上哪个朝代王爷最多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这项规制发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二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子)、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之子)、成亲王岳托(代善之子)、颖亲王萨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后传于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历史上哪个朝代好皇帝最多
汉朝,因为唯有这个朝代有“三祖五宗”,个个都是有口皆碑的好皇帝。
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三祖五宗“指的是西汉、东汉和蜀汉的八位汉朝皇帝,其中”三祖“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五宗“分别是: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汉显宗明皇帝刘庄、汉肃宗章皇帝刘炟。
历史上哪个朝代分封的王最多?
历史上有分封历史的朝代有商朝--西周--西汉(八王之乱的产生)分封制是封建王朝初期,为了维护统治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分封制与封建制度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因为封建制度要求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封制度就恰好相反,分散中央集权.由于建朝初期,皇帝把自己的心腹分封到各地当诸侯,这样就有利于国家的有效统治,但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这样就在朝代中期就会威胁中央的统治,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本人愚见,仅供参考.谢谢!我认为是西周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最多?
自古乱世出英雄,要说数量嘛,就明朝了,元朝到明朝这段时期。梁山好汉都有上百个了。
三国历史上谋士武将哪个最厉害
列一人! 谋士乃郭嘉,辽东一站想必人人都知!
列一人! 武将乃张飞,张翼德在此一句话曾吓死曹操一个手下。
列一人! 军事家乃诸葛亮,利用利弊借刀杀刘封。玩死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