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的发展历史
具体到中国核电,这几年国家政策鼓励,核电产业迅猛发展,很多核电站同时开工,机遇大大的。但中国核电有几个困境需要解决:缺乏核心技术;设备制造能力不足,关键设备多靠进口,依赖性强;人才匮乏;长期来看原料铀不能自给。
但总的来说,中国核电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只要控制好核安全,按部就班的发展,中国核电产业必然越做越大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欢迎你加入!
至于 蝈蝈天天叫 所说的里面很混乱毫无事实根据,不用理他。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1993年
197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七个具备独立设计、建造核电站能力的国家,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让中国从此用上了核电。但我国核电技术储备不够,能力不足,需要借助国外先进成熟的核电技术,因此在1993和1994年,我国和法国合作,引进了两套核电机组,并建立大亚湾核电站。
2、适度发展阶段1994年~2005年
虽然核电属于洁净能源,但是由于技术不稳定,同时国际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等核电事故,因此我国对于核电发展持谨慎态度,加上当时我国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对核电的需求迫切度不高,因此国家将核电定位为补充能源,核电站发展处于适度发展阶段。
3、积极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开始感受压力,同时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清洁能源的比例开始逐渐加大,核电地位上升。20016年我国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确立了核电在我国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自此,我国核电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扩展资料:
在核能发电占比方面,核电是众多国家的重要电力来源,其中核能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法国(75%),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19%)、俄罗斯(18%)、韩国(30%)、瑞典(38%)等核能发电比例都很高。
2016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56%,核电发电比重排在世界有核国家的末尾,明显低于世界10.8%的平均值。尽管中国核电整体规模并不算小,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巨大的用电需求,中国核电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非常小的。因此,中国核电的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做出了自主设计、建造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和引进建设大亚湾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战略决策。继1991年秦山核电站和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运后,我国又先后建设了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和田湾核电站,形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目前我国已经投运的核电机组11台,总装机容量910万千瓦。2008年,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3%,核电年发电量683.9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左右。
我国已经具备30万—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能力,基本具备了第二代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能力,以及自主批量规模建设的工程设计能力。在核电设备制造方面,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核电站国产化率可达70%以上。
我国核电站投入运行以来,核电发电量和上网电量逐年稳步提高,其运行业绩和管理水平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中核集团核电发电量为376亿千瓦时,相当于当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多万吨。环境监测表明,核电厂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仍保持在核电厂建成前的环境水平。
进入新世纪,国家对核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突破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将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而且经过近30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基本具备了“中外结合,以我为主,发展核电”的能力。随着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站的开工建设,我国核电工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