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题 目:试论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英语和汉语均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它们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大量的习语,其中包括含数字的习语。数字习语是指含有基数词和序数词的习语,是习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含数字的习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空前的多了起来,英汉习语研究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气象。作为英汉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数字的习语也成了中外学者着力研究的对象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含数字习语的翻译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探讨与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习语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习语研究通常以L. P. Smith于1925年发表的《词与习语》(Words and Idioms)一书作为开始。他探讨了习语的来源与结构,根据习语的意象进行分类,并指出习语的基本特征:习语的意义不是它组成词的意义的总和。他指出:“习语的含义是不透明的,可以用来表达决心,愤怒,谩骂的内心情感,体现了英语词汇在习语中的巧妙用处” 。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C. F. Hockett强调了语境在识别和解释习语中的重要地位,解释了习语的深层结构和语义特征,使得习语的定义开始走向规范化。到了20世纪60年代,具有整体性、凝固性的习语受到Chomsky 生产语法理论的影响,其研究陷入了僵局,但始终没有停止。直到以B. Fras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了习语固定性等级理论,承认习语的固定性,但认为习语仍具有转换潜力 ,习语的研究再次得到了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习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语言学家们开始探讨习语在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开辟了习语在交际环境里的功能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语言学家C. Fernando,她的代表作为《习语与习语特征》(Idioms and Idiomaticity)。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言的文化背景角度来研究
习语的形成,Nida(1993)曾说过:“文化对习语、习语的意义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没有认真地研究背景,就难以透彻理解习语的深刻含义” 。所以,要研究含数字的习语,首先要了解其数字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方面,研究成绩最为卓著的应属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 A. Nida和英国杰出的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20世纪60年代,E. A. Nida 出版了《翻译的科学探讨》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把语言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在2003年出版的《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E. A. Nida从多学科角度研究翻译。他指出:“要想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仅仅会说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1981年,Peter Newmark在第一部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新概念。1999年,在其论著的《论翻译》一书中,他提出了全新概念的“翻译关联法” 。 翻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习语的翻译更是翻译中的难点。Mona Baker在《换言之:翻译教程》(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中指出了一种语言中的习语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习语的翻译难点在于,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习语翻译,所引起的联想是不同的。书中列出了其翻译的难点:(a)没有对等的习语。(b)有相似的习语,但使用的情景不同,两个成语的内涵也不同。(c)译出语中字面意义和含义同时有效,有双重含义,而到了译入语中只能选择其一。也就是说,两者并不是形式和内容都能做到对等。Mona Baker在本书中还指出了习语翻译的策略:(a)使用意义对等、形式相似的习语。(b)使用意思相近但形式不同的习语。(c)使用释译。(d)略去不译 。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数字文化研究方面,刘明阁认为:“数字不独属于数字王国,还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在不同民族、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作用下,被赋予特殊的联想意义,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 。他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英汉语中的偏好数字以及汉英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
包惠南在其所著的《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分析了数字“四”、“六”、“七”、“八”、“九”的文化内涵,特别提到了西方人对数字“十三”的忌讳,反映了东西文化中不同的数字观念 。成昭伟在其所著的《英语语言文化导论》一书中对英语数字的表义功能和文化色彩进行了简要剖析,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丽在“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中重点研究英语数字的文化背景,对其中的“3”和“13”,“6”和“7”,“5”和单数崇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宗教文化,古希腊罗马神话和文化思维方式影响了英语数字习语的形成 。
在含数字习语的翻译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翻译的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早在1989年,由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所著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对数字习语就有所提及 。刘明阁认为:“东西方语言文字、习语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含有许多数字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知识” 。在其2003年出版的《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一书中,用一个章节的内容描写了数字在习语中的应用和翻译,并将它们按数字进行分类研究。此外,全国各级报刊相继刊登了不少与此有关的研究文章。1998年,陈琳霞在“英汉数字习语互译方法中”一文中提出了7中翻译方法——对应直译、不等值翻译、习语套用法、夸张数字略译法、译特定含义、删略重复词义、采用引申义 。唐丽在2008年发表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初探”一文中探讨了数字与习语的关系及其翻译策略,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等值译法或直译法、注释法、借代法、意译法、归化译法 。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息息相关,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研究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时,学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有关中西方数字文化的知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其次,对英汉含数字习语互译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研究含数字习语的翻译对英汉语的教学与学习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2.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研究英汉语中含数字的习语有利于学者积累大量的习语词汇,提高学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习语。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表达习语,消除误会,避免分歧。其次,有效地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者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懂得将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的翻译方法具体地应用于含数字习语的互译中。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快速地辨别出文章中的习语及其含义,有助于正确翻译全文。掌握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能够提高学者的整体水平,不仅包括语言水平,还包括文化素养。由于目前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论方面,实际应用方面还不是很多,所以,笔者应该更侧重于实例研究,同时结合数字文化的理论知识,从两方面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高学者的语言水平。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含数字习语的介绍
1.1.数与数字习语的关系
1.2.含数字习语的定义:回顾学者以往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探讨他们提出的定义
2.含数字习语的文化因素
2.1.中国数字的文化内涵
2.2.西方数字的文化内涵
2.3.英汉含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
3.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理论
3.1.含数字习语的直译法
3.2.含数字习语的意译法
4.含数字习语的具体翻译策略
4.1.含数字的汉语习语的英译探讨
4.1.1.列举一些含数字的汉语习语,根据不同的习语特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4.2.含数字的英语习语的汉译探讨
4.2.2.列举一些含数字的英语习语,根据不同的习语特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5.结论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习语是文化的积淀,是语言的精华。整个学习语言的过程都离不开对习语的学习。要想真正掌握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首先就应该了解两种语言中的数字文化内涵,包括数字的特点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译者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敏感度。其次,译者要跳出仅局限于了解数字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应该具体到在含数字习语中针对数字的文化根源和对比翻译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要注意语境对其翻译的影响。此外,学者要多积累英汉含数字的习语,多度相关读物,试着比较出英汉两种语言语中含数字习语的表达差异,探讨出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的方法
1)参考文献法:对相关文献等理论依据进行详实地参考,为论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比较与对照法:通过比较和对照,分析不同翻译方法对含数字习语翻译的优缺点。
3)理论思辨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针对现状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适合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4)调查法:调查不同的翻译方法所得出的不同译文对读者的接受度和欣赏效果。
5)归纳法: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概括总结英汉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
2. 技术路线
1)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书籍、文献资料。
2)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对比、归纳,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常与导师联系和交流,接受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日期 毕业论文各阶段名称 备注
20XX.10.8—20XX.11.30 搜集相关资料、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20XX.11.1—20XX.1.31 认真撰写,完成论文初稿。
20XX.2.1.—20XX.3.30 完成论文二稿和三稿。开展中期检查
20XX.4.1—20XX.4.30 完成论文修改与定稿,将论文装订成册上交
20XX.5.1—20XX.5.23 审查验收,评阅教师给出成绩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含优秀论文的评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Fernando, Chitra.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http://baike.baidu.com/view/1803112.htm(accessed November 14, 201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2008):155。
陈琳霞,“英汉数字习语互译方法”,《浙江师大学报》,2(1998):66-69。
成昭伟,周丽红,《英语语言文化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李丽,王成,“英语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4(2005):55-57。
刘明阁,《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唐丽,“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初探”,《南宁技术学院学报》,4(2008)88-90。
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英语和汉语均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它们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大量的习语,其中包括含数字的习语。数字习语是指含有基数词和序数词的习语,是习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含数字的习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空前的多了起来,英汉习语研究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气象。作为英汉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数字的习语也成了中外学者着力研究的对象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含数字习语的翻译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探讨与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习语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习语研究通常以L. P. Smith于1925年发表的《词与习语》(Words and Idioms)一书作为开始。他探讨了习语的来源与结构,根据习语的意象进行分类,并指出习语的基本特征:习语的意义不是它组成词的意义的总和。他指出:“习语的含义是不透明的,可以用来表达决心,愤怒,谩骂的内心情感,体现了英语词汇在习语中的巧妙用处” 。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C. F. Hockett强调了语境在识别和解释习语中的重要地位,解释了习语的深层结构和语义特征,使得习语的定义开始走向规范化。到了20世纪60年代,具有整体性、凝固性的习语受到Chomsky 生产语法理论的影响,其研究陷入了僵局,但始终没有停止。直到以B. Fras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了习语固定性等级理论,承认习语的固定性,但认为习语仍具有转换潜力 ,习语的研究再次得到了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习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语言学家们开始探讨习语在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开辟了习语在交际环境里的功能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语言学家C. Fernando,她的代表作为《习语与习语特征》(Idioms and Idiomaticity)。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言的文化背景角度来研究
习语的形成,Nida(1993)曾说过:“文化对习语、习语的意义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没有认真地研究背景,就难以透彻理解习语的深刻含义” 。所以,要研究含数字的习语,首先要了解其数字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方面,研究成绩最为卓著的应属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 A. Nida和英国杰出的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20世纪60年代,E. A. Nida 出版了《翻译的科学探讨》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把语言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在2003年出版的《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E. A. Nida从多学科角度研究翻译。他指出:“要想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仅仅会说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1981年,Peter Newmark在第一部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新概念。1999年,在其论著的《论翻译》一书中,他提出了全新概念的“翻译关联法” 。 翻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习语的翻译更是翻译中的难点。Mona Baker在《换言之:翻译教程》(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中指出了一种语言中的习语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习语的翻译难点在于,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习语翻译,所引起的联想是不同的。书中列出了其翻译的难点:(a)没有对等的习语。(b)有相似的习语,但使用的情景不同,两个成语的内涵也不同。(c)译出语中字面意义和含义同时有效,有双重含义,而到了译入语中只能选择其一。也就是说,两者并不是形式和内容都能做到对等。Mona Baker在本书中还指出了习语翻译的策略:(a)使用意义对等、形式相似的习语。(b)使用意思相近但形式不同的习语。(c)使用释译。(d)略去不译 。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数字文化研究方面,刘明阁认为:“数字不独属于数字王国,还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在不同民族、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作用下,被赋予特殊的联想意义,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 。他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英汉语中的偏好数字以及汉英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
包惠南在其所著的《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分析了数字“四”、“六”、“七”、“八”、“九”的文化内涵,特别提到了西方人对数字“十三”的忌讳,反映了东西文化中不同的数字观念 。成昭伟在其所著的《英语语言文化导论》一书中对英语数字的表义功能和文化色彩进行了简要剖析,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丽在“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中重点研究英语数字的文化背景,对其中的“3”和“13”,“6”和“7”,“5”和单数崇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宗教文化,古希腊罗马神话和文化思维方式影响了英语数字习语的形成 。
在含数字习语的翻译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翻译的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早在1989年,由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所著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对数字习语就有所提及 。刘明阁认为:“东西方语言文字、习语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含有许多数字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知识” 。在其2003年出版的《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一书中,用一个章节的内容描写了数字在习语中的应用和翻译,并将它们按数字进行分类研究。此外,全国各级报刊相继刊登了不少与此有关的研究文章。1998年,陈琳霞在“英汉数字习语互译方法中”一文中提出了7中翻译方法——对应直译、不等值翻译、习语套用法、夸张数字略译法、译特定含义、删略重复词义、采用引申义 。唐丽在2008年发表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初探”一文中探讨了数字与习语的关系及其翻译策略,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等值译法或直译法、注释法、借代法、意译法、归化译法 。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息息相关,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研究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时,学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有关中西方数字文化的知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其次,对英汉含数字习语互译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研究含数字习语的翻译对英汉语的教学与学习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2.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研究英汉语中含数字的习语有利于学者积累大量的习语词汇,提高学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习语。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表达习语,消除误会,避免分歧。其次,有效地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者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懂得将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的翻译方法具体地应用于含数字习语的互译中。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快速地辨别出文章中的习语及其含义,有助于正确翻译全文。掌握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能够提高学者的整体水平,不仅包括语言水平,还包括文化素养。由于目前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论方面,实际应用方面还不是很多,所以,笔者应该更侧重于实例研究,同时结合数字文化的理论知识,从两方面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高学者的语言水平。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含数字习语的介绍
1.1.数与数字习语的关系
1.2.含数字习语的定义:回顾学者以往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探讨他们提出的定义
2.含数字习语的文化因素
2.1.中国数字的文化内涵
2.2.西方数字的文化内涵
2.3.英汉含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
3.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理论
3.1.含数字习语的直译法
3.2.含数字习语的意译法
4.含数字习语的具体翻译策略
4.1.含数字的汉语习语的英译探讨
4.1.1.列举一些含数字的汉语习语,根据不同的习语特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4.2.含数字的英语习语的汉译探讨
4.2.2.列举一些含数字的英语习语,根据不同的习语特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5.结论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习语是文化的积淀,是语言的精华。整个学习语言的过程都离不开对习语的学习。要想真正掌握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首先就应该了解两种语言中的数字文化内涵,包括数字的特点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译者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敏感度。其次,译者要跳出仅局限于了解数字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应该具体到在含数字习语中针对数字的文化根源和对比翻译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要注意语境对其翻译的影响。此外,学者要多积累英汉含数字的习语,多度相关读物,试着比较出英汉两种语言语中含数字习语的表达差异,探讨出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的方法
1)参考文献法:对相关文献等理论依据进行详实地参考,为论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比较与对照法:通过比较和对照,分析不同翻译方法对含数字习语翻译的优缺点。
3)理论思辨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针对现状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适合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4)调查法:调查不同的翻译方法所得出的不同译文对读者的接受度和欣赏效果。
5)归纳法: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概括总结英汉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
2. 技术路线
1)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书籍、文献资料。
2)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对比、归纳,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常与导师联系和交流,接受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日期 毕业论文各阶段名称 备注
20XX.10.8—20XX.11.30 搜集相关资料、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20XX.11.1—20XX.1.31 认真撰写,完成论文初稿。
20XX.2.1.—20XX.3.30 完成论文二稿和三稿。开展中期检查
20XX.4.1—20XX.4.30 完成论文修改与定稿,将论文装订成册上交
20XX.5.1—20XX.5.23 审查验收,评阅教师给出成绩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含优秀论文的评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Fernando, Chitra.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http://baike.baidu.com/view/1803112.htm(accessed November 14, 201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2008):155。
陈琳霞,“英汉数字习语互译方法”,《浙江师大学报》,2(1998):66-69。
成昭伟,周丽红,《英语语言文化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李丽,王成,“英语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4(2005):55-57。
刘明阁,《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唐丽,“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初探”,《南宁技术学院学报》,4(2008)88-90。
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