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30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梵高画了10年,就成了大师.原因就在于,他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痛苦,绝望,扭曲的人性和社会
你没看出来他的色彩都是带着很强的个人感情的吗?奔放,浓烈,洒脱,张狂...那些就是他人格的真实照应.爱恨分明.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那些看似幼稚的仿佛像小朋友用油画棒画出来一样的画根本不值得称为名作.
发现你用了欣赏这个词.我想问一句:你了解梵高的身世么,了解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他的生活状态么?如果没有,那建议先去看下关于他的传记.看画,不仅仅只是看些表面,深入地了解其画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你在家里挂上画,仅仅是因为它色彩艳丽,技法高超...虽然无可厚非,但...不是显得太肤浅了么.毕竟,艺术不仅仅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为了解脱.解救太多被的现实所束缚梦想和自由的人.
你看画册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吗?很多画,是直接用不经过调和的颜料画上去的,那些鲜明的色彩便是梵高眼中的风景.自然的,不经过任何修饰的...但是,很多人却看不出.因为他们带了太多世俗的眼光来看.再自以为是地用自己以为独到的眼光来做出批判.这样的被现实打磨出来的人,能看出梵高画中的激情么?
梵高只是个孩子,一个对这个世界持着太多与世人不同观点的单纯的任性的善良的孩子.他的悲喜都表现在画面中.他爱的疯狂,死得决绝,做所有事都凭着自己的感情.当发现他的所做的一切都无法改变残酷的事实,他选择了死亡,用死亡来逃避现实中的绝望.
说了很多自己的一些愚见,见笑了.自己懂得也不多,毕竟只是刚和画打交道没多久.年龄也不大.说这些仿佛有些牵强.但说得再多,还是要你自己去理解他画面的中包含的东西.不仅仅是梵高,其他的也一样.
但愿你能看懂梵高的画.真正得做到欣赏其画.
你没看出来他的色彩都是带着很强的个人感情的吗?奔放,浓烈,洒脱,张狂...那些就是他人格的真实照应.爱恨分明.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那些看似幼稚的仿佛像小朋友用油画棒画出来一样的画根本不值得称为名作.
发现你用了欣赏这个词.我想问一句:你了解梵高的身世么,了解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他的生活状态么?如果没有,那建议先去看下关于他的传记.看画,不仅仅只是看些表面,深入地了解其画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你在家里挂上画,仅仅是因为它色彩艳丽,技法高超...虽然无可厚非,但...不是显得太肤浅了么.毕竟,艺术不仅仅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为了解脱.解救太多被的现实所束缚梦想和自由的人.
你看画册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吗?很多画,是直接用不经过调和的颜料画上去的,那些鲜明的色彩便是梵高眼中的风景.自然的,不经过任何修饰的...但是,很多人却看不出.因为他们带了太多世俗的眼光来看.再自以为是地用自己以为独到的眼光来做出批判.这样的被现实打磨出来的人,能看出梵高画中的激情么?
梵高只是个孩子,一个对这个世界持着太多与世人不同观点的单纯的任性的善良的孩子.他的悲喜都表现在画面中.他爱的疯狂,死得决绝,做所有事都凭着自己的感情.当发现他的所做的一切都无法改变残酷的事实,他选择了死亡,用死亡来逃避现实中的绝望.
说了很多自己的一些愚见,见笑了.自己懂得也不多,毕竟只是刚和画打交道没多久.年龄也不大.说这些仿佛有些牵强.但说得再多,还是要你自己去理解他画面的中包含的东西.不仅仅是梵高,其他的也一样.
但愿你能看懂梵高的画.真正得做到欣赏其画.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元景工艺品
2024-11-15 广告
2024-11-15 广告
深圳市元景工艺品有限公司是集文创设计、工艺品制造、礼品定制、 IP衍生品开发等于一体的研发供应链服务公司。公司致力做“能落地的文创供应商”,业务内容划分三个板块,分别是工艺品工厂、文创设计开发、家居生活产品开发。公司拥有丰富的文博文旅文娱合...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元景工艺品提供
展开全部
梵高画了10年,就成了大师.原因就在于,他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痛苦,绝望,扭曲的人性和社会
你没看出来他的色彩都是带着很强的个人感情的吗?奔放,浓烈,洒脱,张狂...那些就是他人格的真实照应.爱恨分明.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那些看似幼稚的仿佛像小朋友用油画棒画出来一样的画根本不值得称为名作.
发现你用了欣赏这个词.我想问一句:你了解梵高的身世么,了解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他的生活状态么?如果没有,那建议先去看下关于他的传记.看画,不仅仅只是看些表面,深入地了解其画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你在家里挂上画,仅仅是因为它色彩艳丽,技法高超...虽然无可厚非,但...不是显得太肤浅了么.毕竟,艺术不仅仅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为了解脱.解救太多被的现实所束缚梦想和自由的人.
你看画册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吗?很多画,是直接用不经过调和的颜料画上去的,那些鲜明的色彩便是梵高眼中的风景.自然的,不经过任何修饰的...但是,很多人却看不出.因为他们带了太多世俗的眼光来看.再自以为是地用自己以为独到的眼光来做出批判.这样的被现实打磨出来的人,能看出梵高画中的激情么?
梵高只是个孩子,一个对这个世界持着太多与世人不同观点的单纯的任性
你没看出来他的色彩都是带着很强的个人感情的吗?奔放,浓烈,洒脱,张狂...那些就是他人格的真实照应.爱恨分明.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那些看似幼稚的仿佛像小朋友用油画棒画出来一样的画根本不值得称为名作.
发现你用了欣赏这个词.我想问一句:你了解梵高的身世么,了解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他的生活状态么?如果没有,那建议先去看下关于他的传记.看画,不仅仅只是看些表面,深入地了解其画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你在家里挂上画,仅仅是因为它色彩艳丽,技法高超...虽然无可厚非,但...不是显得太肤浅了么.毕竟,艺术不仅仅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为了解脱.解救太多被的现实所束缚梦想和自由的人.
你看画册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吗?很多画,是直接用不经过调和的颜料画上去的,那些鲜明的色彩便是梵高眼中的风景.自然的,不经过任何修饰的...但是,很多人却看不出.因为他们带了太多世俗的眼光来看.再自以为是地用自己以为独到的眼光来做出批判.这样的被现实打磨出来的人,能看出梵高画中的激情么?
梵高只是个孩子,一个对这个世界持着太多与世人不同观点的单纯的任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都是日本暴发户炒出来的无上荣耀,其实是讽刺,真正要说一些实际的长处恐怕都不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发条橙子 社会下人性的扭曲-转贴
[档案]英文名:A Clockwork Orange 港台译名:发条橙/发条橘子根据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编导: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约翰。奥尔科特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尔、帕特里克。马吉、迈克尔。贝茨获奖纪录:荣获纽约影评学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禁级:XXXX [剧情]阿历克斯是一个少年犯罪集团的头目,他白天装病逃学,在家睡觉,晚上率领同伙四处寻衅,干些违法犯罪的勾当。这天晚上,一个喝醉了酒的老流浪汉向他们乞讨,结果遭到他们一顿无缘无故的毒打。紧接着,在一座废弃了的赌场里,他们看见自己的死对头“比利仔”正企图轮奸一名少女。于是,两伙小流氓扭打起来,直到警察赶到,才匆匆逃散。阿历克斯和同伙驾车逆行疾驰,造成了好几起交通事故。
阿历克斯一伙儿来到作家亚历山大夫妇家的门外,谎称刚出了一起车祸,朋友受了重伤,想打电话求救。富于同情心的作家把这一伙人让进家里,结果这伙人一进屋便露出了狰狞面目。他们口哼《雨中曲》,掀翻了书架,踢残了作家,最后还兽性大发地当着作家的面强奸了作家的妻子。一伙人尽情宣泄之后,来到一间奶巴里饮奶解乏。深夜,回到家的阿历克斯打开唱机,欣赏着优美的贝多芬音乐,满足地结束了一天的生活。
阿历克斯一伙儿选中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郊外经营健美俱乐部的“猫夫人”。“猫夫人”因为养了一大群猫而得此名。这天,阿历克斯一伙儿来到健美俱乐部门口,准备故伎重演,却被“猫夫人”识破了诡计。后来,他们从窗口偷偷爬进室内,“猫夫人”大吃一惊,因为她刚给警察局打过电话,说暴徒已离去。面对阿历克斯的攻击,“猫夫人”手持一个男性生殖器造型的雕塑艺术品,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不幸惨死在阿历克斯手下。警察赶到,阿历克斯被逮捕。
阿历克斯被判刑,关进了监狱。内政部长到监狱视察,选中阿历克斯作“犯罪纠正法”实验对象。在医疗中心,阿历克斯每天被迫观看各种暴行影片,进行心理改造实验。这使阿历克斯痛苦难熬,产生了强烈的呕吐感。终于,官方的实验大功告成,阿历克斯被改造成了“新人”。
阿历克斯获释回家,但此时家中已难容他。阿历克斯只好流浪街头。在街上,他偶遇曾遭他毒打的老流浪汉,结果遭到痛打,替他解围的警察偏偏又是他得罪过的过去的同伙。他们把拉到郊外,尽情地折磨他。遍体鳞伤的阿历克斯在雨中挣扎,最后爬到一户人家门口,没想到这户人家的主人正是那对曾受过他迫害的作家夫妇。冤家路窄,作家通新闻得知其致命弱点,便将唱机的音量开到最大,强迫阿历克斯听《第九交响乐》。阿历克斯跳楼自杀未遂,受伤住进医院。内政部长为挽回自己的政治影响,专程赶到医院探望,对阿历克斯今后的生活做了妥善安排。
影片最后,阿历克斯重操旧业——哼着《雨中曲》,继续他无法无天的勾当。
[焦点]当观众在《发条橙子》中看到层出不穷的暴力和色情镜头时,大多数人指责库布里克过于宣扬暴力,因此本片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论可想而知。在英国,由于发生了效仿案件,《发条橙子》最终遭到禁演,直到库布里克去世后,才得以在欧洲再次公映。
[背景]《发条橙子》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但是这部小说后来的畅销和轰动,很大程度上却要归功于库布里克的电影。对此,伯吉斯心有不平,在《发条橙子》美国版再版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我不得不继续忍受《发条橙子》的流传——我的后半生确实有大量时间在复印这本书关于创作意图和意图落空的声明,而库布里克和纽约出版商却在无耻地享受肆意歪曲带来的回报。”伯吉斯的原作共21章,并且还有一个看起来光明的结尾——主人公阿历克斯做了发自内心的忏悔。库布里克的电影却摈弃了原作的结尾,使主人公自始至终都以邪恶的灵魂出现。尽管这一改动使得作品的反讽意味更加突出,却没能让人们看到希望,也许,这也是影片一禁30年的原因之一。
《发条橙子》是一部着眼于社会现实的“问题电影”,它将青少年的青春期躁动夸大到极致,把人生这一阶段可能发生的破坏图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然而,由于影片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电影;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英国政府因而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年出生于纽约,少年时代酷爱摄影,长大后先在一家杂志当摄影记者,25岁时开始自己投资拍摄电影处女作《恐惧与欲望》。库布里克虽然是美国著名导演,但却定居英国,并且自投身电影之日起便对好莱坞不屑一顾。成名后,库布里克的电影都自己担任制片人,他一直被视为是“作者电影”的大师,但他又不走极端。他的影片不仅在艺术上有追求有创新,在商业上也有较高的票房价值。
从1953年拍摄第一部故事片《恐惧与欲望》起,到1999年临终前完成最后一部遗作《紧闭双眼》止,库布里克一生只拍了十四部电影,数量不多,但除了早期的两部影片外,几乎部部都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他的影片题材广泛,他1960年拍摄的历史巨片《斯巴达克斯》曾在我国公映,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他的另一部古装片《巴里。林顿》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他的代表作是包括《发条橙子》在内的著名的“幻想电影三部曲”(另两部影片是拍摄于1963年的《奇爱博士》和拍摄于1968年的《2001年漫游太空》),这三部影片都探讨了困扰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奇爱博士》是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反战影片,描写一场偶然触发的美苏间的假想战争,涉及了二战后的冷战问题;《2001年漫游太空》被公认是现代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影片描绘了从类人猿开始到太空旅行的人类进化过程,触及了当代人关心的太空问题;《发条橙子》揭示了青少年犯罪这一严重社会问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执政当局,是一部以寓言风格表现社会问题的影片,影片展示给观众的荒诞的纠正暴力行为的办法,反映了导演对未来社会的悲观看法。
此外,由于题材大胆,在电影中往往对人类本性及社会体制提出质疑,库布里克的电影总是充满了争议。
[欣赏]本片是科幻电影史上第一部关于人类精神领域的影片,立意新颖,寓意深刻,制作精美。它通过主人公从一个无恶不作的歹徒变成白痴,进而成为社会道德牺牲品的遭遇,对社会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嘲弄,形象化地预演了暴力肆虐、以“朋克”文化为标志的20世纪末人类社会景象,探讨了道德和行为的关系、教育和禁制的矛盾、人性善恶和社会法制等复杂的社会问题。暴力是当代社会的顽症,库布里克从社会学角度深刻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在片中,库布里克大胆而直接地表明了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他说:“本片探讨的是自由意志的问题。”《发条橙子》堪称是电影史上最肆无忌惮的电影之一。在本片中,库布里克不仅表现了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而且流露出他的“人性恶”的主观论调。
性与暴力是困扰当代西方社会的严重问题,库布里克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将目光投向未来,对暴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本片的暴力场面比比皆是,其中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作家妻子被强奸的场面。阿历克斯戴着酷似阳具的面具,哼着《雨中曲》,当着作家的面强奸了作家的妻子。库布里克用手提摄影机对强奸动作近距离跟拍,使观众清楚地看到阿历克斯疯狂的施暴和作家妻子痛苦挣扎的全过程,残酷得令人发指。
《发条橙子》不仅仅局限于暴力的表现,影片还深入思考了一个具有哲学高度的命题,即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权力。阿历克斯被迫接受治疗后,对色情、暴力产生了生理上的排斥,丧失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权力。阿历克斯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已丧失了做人的意义,成为了政客手中的玩具发条橙子。《发条橙子》的片名便寓意着,人的自由意志是邪恶的,操纵人的自由选择更为邪恶。官方荒诞的实验表明,一旦人被剥夺了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力,失去了个性,就变成了一台政府的机器,这也是一种非人道的暴行。本片原著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在谈到他的小说的主题时叶根友说:“人就像上帝手中转动着的脏臭不堪的玩具发条橙子,尤其是青年人,更是身不由己地横冲直撞,其中性与暴力自然成为少年犯罪难以逃脱的噩梦,竞争社会崇尚的弱肉强食的森林规则使孩子们过早地懂得了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在影片里,库布里克把社会批判的视野,从单纯的社会犯罪扩展到面对这种犯罪的政府行为,进而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制止犯罪是否应以放弃人权为代价。影片后半部阿历克斯的一系列遭遇恰是前半部的翻版——暴力并没有消除,只不过施暴者与受害者的位置发生了互换
[档案]英文名:A Clockwork Orange 港台译名:发条橙/发条橘子根据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编导: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约翰。奥尔科特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尔、帕特里克。马吉、迈克尔。贝茨获奖纪录:荣获纽约影评学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禁级:XXXX [剧情]阿历克斯是一个少年犯罪集团的头目,他白天装病逃学,在家睡觉,晚上率领同伙四处寻衅,干些违法犯罪的勾当。这天晚上,一个喝醉了酒的老流浪汉向他们乞讨,结果遭到他们一顿无缘无故的毒打。紧接着,在一座废弃了的赌场里,他们看见自己的死对头“比利仔”正企图轮奸一名少女。于是,两伙小流氓扭打起来,直到警察赶到,才匆匆逃散。阿历克斯和同伙驾车逆行疾驰,造成了好几起交通事故。
阿历克斯一伙儿来到作家亚历山大夫妇家的门外,谎称刚出了一起车祸,朋友受了重伤,想打电话求救。富于同情心的作家把这一伙人让进家里,结果这伙人一进屋便露出了狰狞面目。他们口哼《雨中曲》,掀翻了书架,踢残了作家,最后还兽性大发地当着作家的面强奸了作家的妻子。一伙人尽情宣泄之后,来到一间奶巴里饮奶解乏。深夜,回到家的阿历克斯打开唱机,欣赏着优美的贝多芬音乐,满足地结束了一天的生活。
阿历克斯一伙儿选中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郊外经营健美俱乐部的“猫夫人”。“猫夫人”因为养了一大群猫而得此名。这天,阿历克斯一伙儿来到健美俱乐部门口,准备故伎重演,却被“猫夫人”识破了诡计。后来,他们从窗口偷偷爬进室内,“猫夫人”大吃一惊,因为她刚给警察局打过电话,说暴徒已离去。面对阿历克斯的攻击,“猫夫人”手持一个男性生殖器造型的雕塑艺术品,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不幸惨死在阿历克斯手下。警察赶到,阿历克斯被逮捕。
阿历克斯被判刑,关进了监狱。内政部长到监狱视察,选中阿历克斯作“犯罪纠正法”实验对象。在医疗中心,阿历克斯每天被迫观看各种暴行影片,进行心理改造实验。这使阿历克斯痛苦难熬,产生了强烈的呕吐感。终于,官方的实验大功告成,阿历克斯被改造成了“新人”。
阿历克斯获释回家,但此时家中已难容他。阿历克斯只好流浪街头。在街上,他偶遇曾遭他毒打的老流浪汉,结果遭到痛打,替他解围的警察偏偏又是他得罪过的过去的同伙。他们把拉到郊外,尽情地折磨他。遍体鳞伤的阿历克斯在雨中挣扎,最后爬到一户人家门口,没想到这户人家的主人正是那对曾受过他迫害的作家夫妇。冤家路窄,作家通新闻得知其致命弱点,便将唱机的音量开到最大,强迫阿历克斯听《第九交响乐》。阿历克斯跳楼自杀未遂,受伤住进医院。内政部长为挽回自己的政治影响,专程赶到医院探望,对阿历克斯今后的生活做了妥善安排。
影片最后,阿历克斯重操旧业——哼着《雨中曲》,继续他无法无天的勾当。
[焦点]当观众在《发条橙子》中看到层出不穷的暴力和色情镜头时,大多数人指责库布里克过于宣扬暴力,因此本片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论可想而知。在英国,由于发生了效仿案件,《发条橙子》最终遭到禁演,直到库布里克去世后,才得以在欧洲再次公映。
[背景]《发条橙子》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但是这部小说后来的畅销和轰动,很大程度上却要归功于库布里克的电影。对此,伯吉斯心有不平,在《发条橙子》美国版再版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我不得不继续忍受《发条橙子》的流传——我的后半生确实有大量时间在复印这本书关于创作意图和意图落空的声明,而库布里克和纽约出版商却在无耻地享受肆意歪曲带来的回报。”伯吉斯的原作共21章,并且还有一个看起来光明的结尾——主人公阿历克斯做了发自内心的忏悔。库布里克的电影却摈弃了原作的结尾,使主人公自始至终都以邪恶的灵魂出现。尽管这一改动使得作品的反讽意味更加突出,却没能让人们看到希望,也许,这也是影片一禁30年的原因之一。
《发条橙子》是一部着眼于社会现实的“问题电影”,它将青少年的青春期躁动夸大到极致,把人生这一阶段可能发生的破坏图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然而,由于影片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电影;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英国政府因而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年出生于纽约,少年时代酷爱摄影,长大后先在一家杂志当摄影记者,25岁时开始自己投资拍摄电影处女作《恐惧与欲望》。库布里克虽然是美国著名导演,但却定居英国,并且自投身电影之日起便对好莱坞不屑一顾。成名后,库布里克的电影都自己担任制片人,他一直被视为是“作者电影”的大师,但他又不走极端。他的影片不仅在艺术上有追求有创新,在商业上也有较高的票房价值。
从1953年拍摄第一部故事片《恐惧与欲望》起,到1999年临终前完成最后一部遗作《紧闭双眼》止,库布里克一生只拍了十四部电影,数量不多,但除了早期的两部影片外,几乎部部都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他的影片题材广泛,他1960年拍摄的历史巨片《斯巴达克斯》曾在我国公映,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他的另一部古装片《巴里。林顿》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他的代表作是包括《发条橙子》在内的著名的“幻想电影三部曲”(另两部影片是拍摄于1963年的《奇爱博士》和拍摄于1968年的《2001年漫游太空》),这三部影片都探讨了困扰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奇爱博士》是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反战影片,描写一场偶然触发的美苏间的假想战争,涉及了二战后的冷战问题;《2001年漫游太空》被公认是现代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影片描绘了从类人猿开始到太空旅行的人类进化过程,触及了当代人关心的太空问题;《发条橙子》揭示了青少年犯罪这一严重社会问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执政当局,是一部以寓言风格表现社会问题的影片,影片展示给观众的荒诞的纠正暴力行为的办法,反映了导演对未来社会的悲观看法。
此外,由于题材大胆,在电影中往往对人类本性及社会体制提出质疑,库布里克的电影总是充满了争议。
[欣赏]本片是科幻电影史上第一部关于人类精神领域的影片,立意新颖,寓意深刻,制作精美。它通过主人公从一个无恶不作的歹徒变成白痴,进而成为社会道德牺牲品的遭遇,对社会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嘲弄,形象化地预演了暴力肆虐、以“朋克”文化为标志的20世纪末人类社会景象,探讨了道德和行为的关系、教育和禁制的矛盾、人性善恶和社会法制等复杂的社会问题。暴力是当代社会的顽症,库布里克从社会学角度深刻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在片中,库布里克大胆而直接地表明了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他说:“本片探讨的是自由意志的问题。”《发条橙子》堪称是电影史上最肆无忌惮的电影之一。在本片中,库布里克不仅表现了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而且流露出他的“人性恶”的主观论调。
性与暴力是困扰当代西方社会的严重问题,库布里克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将目光投向未来,对暴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本片的暴力场面比比皆是,其中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作家妻子被强奸的场面。阿历克斯戴着酷似阳具的面具,哼着《雨中曲》,当着作家的面强奸了作家的妻子。库布里克用手提摄影机对强奸动作近距离跟拍,使观众清楚地看到阿历克斯疯狂的施暴和作家妻子痛苦挣扎的全过程,残酷得令人发指。
《发条橙子》不仅仅局限于暴力的表现,影片还深入思考了一个具有哲学高度的命题,即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权力。阿历克斯被迫接受治疗后,对色情、暴力产生了生理上的排斥,丧失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权力。阿历克斯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已丧失了做人的意义,成为了政客手中的玩具发条橙子。《发条橙子》的片名便寓意着,人的自由意志是邪恶的,操纵人的自由选择更为邪恶。官方荒诞的实验表明,一旦人被剥夺了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力,失去了个性,就变成了一台政府的机器,这也是一种非人道的暴行。本片原著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在谈到他的小说的主题时叶根友说:“人就像上帝手中转动着的脏臭不堪的玩具发条橙子,尤其是青年人,更是身不由己地横冲直撞,其中性与暴力自然成为少年犯罪难以逃脱的噩梦,竞争社会崇尚的弱肉强食的森林规则使孩子们过早地懂得了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在影片里,库布里克把社会批判的视野,从单纯的社会犯罪扩展到面对这种犯罪的政府行为,进而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制止犯罪是否应以放弃人权为代价。影片后半部阿历克斯的一系列遭遇恰是前半部的翻版——暴力并没有消除,只不过施暴者与受害者的位置发生了互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尽管由于时间的距离带来对梵高研究和评价上的各执己见,但梵高被美术史归纳为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并在近代美术史上扮演着不亚于塞尚、高更的重要角色,足以说明梵高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仅仅37年的生命历程,而绘画创作又不超过10年,却形成了印象派中区别于塞尚、高更绘画风格的强调主观世界的表现主义形态。
100年来,人们对梵高的热爱越来越强烈,对梵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梵高也由于人们对他的挚爱而在绘画史上享有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这一切正好验证了梵高所说的“我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如果把梵高和我国历代与其有相似之处的艺术家诸如张旭、怀素、米芾、徐渭、朱耷以及当代的石鲁等并列起来看的话,梵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人。我认为梵高其实是死于孤独,死于无人对他的理解和认识,绝不是“由于精神病发作而开枪自杀”之类的原因。因为梵高的最终结局完全是他预料中的,他曾说:“创造新东西的艺术家,都会遭到嘲笑,并且被当做精神病看待,艺术家无法忍受冷酷的环境,到了最后就会走上毁灭自己的悲剧之路。”梵高的孤独几乎与所有被褒或贬的孤独都不同。苏东坡的一生虽颠沛流离,但有生之年还是体会到了名满天下的快意,所以才有“高处不胜寒”这样内在与深刻的孤独。李白郁郁寡欢是源自于胸怀大志却无人赏识,才能得不到施展,故“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在吟诗作赋上体现出的才华得到举世公认并有诸多知音,杜甫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李白才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孤独。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源自于他不屑于、不肯与众人同“醉”,他忧国忧民、慨叹人生,所以才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大彻大悟,这是一种高雅、富贵、充实的孤独。然而梵高却是孤独得可怜、痛苦,他对亲情渴望,但只有弟弟对他给予过理解;对爱情向往,但只有妓女与之往来;对友情珍视,但高更后来还是离他远去。这一切让梵高体会到了死亡是最彻底的孤独,也是能够寻找到的最彻底的自由。梵高的孤独还体现在,上帝造就了一个超越于时间与空间的旷世奇才,却没有造就出能够理解他的亲人、认识他的朋友、欣赏他的观众,所以他的艺术知音非常寥落。梵高一生是在被误解、被忽视并且被遗忘和几乎无人理睬中度过的。像雷诺阿、莫奈等能够被别人讥讽、嘲笑和咒骂都使梵高非常羡慕。他不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不知道自己是位艺术家,他的心声只能向唯一能够理解和珍爱他的弟弟提奥倾诉。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我不需要故意表达凄凉和极端孤独的心情,我希望你能马上看到这些画,我觉得这些画会把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告诉你……”当弟弟扑到即将死去的梵高身上泣不成声时,梵高却非常平静地说:“兄弟,不要伤心,我是为大家着想才这么做的。”从这两段话分析,梵高是非常理智和清醒的。但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麦田上的乌鸦》却是—种无序笔触的堆砌,占画面几乎1/2的黑蓝色天空,挤压着金黄色的麦田,一条小路伸向远方但没有到天边就已到了尽头。而翻滚的麦浪好像恐惧空中的袭击,无数只象征着死神的乌鸦在画面上空翻飞盘旋,人们仿佛能听到恐怖的哀鸣。通过这幅画不难看出,梵高在做出最后抉择之际头脑是清醒的,情绪非常稳定,他已经不再激动、不再冲动、不再感动了,创作激情已经完全失去。就在这时梵高永远忧郁的眼神可能有了瞬间的喜悦,因为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孤独比死亡更痛苦。
尼采曾说:“在人世间遭受最深苦恼、吃过最多痛苦的人才算伟人。”那么,梵高一生与苦恼抗争不懈,而且总是在超越身心最大承受极限之上痛苦挣扎,为艺术燃烧了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一生,无疑是充实和伟大的一生。
童年的梵高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孤独与任性,他“不喜欢家里炉火的温暖,而喜欢徘徊在荷兰荒芜的原野间”。他对生活的感受是超乎常理的,比如当他看到闪烁在夜空的星星时,却认为晚上比白天还明亮……梵高成人以后,作为美术商店的服务人员,在一位顾客表示要买一幅客厅挂的画时,梵高竟然顶撞顾客说:“画虽然有好有坏,却没有什么挂客厅、挂餐厅之分。”当客人认为有一幅画稍微大了一些时,梵高很不客气地嚷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根据大小来买画的?”当梵高成为一名私立学校的临时教员时,经常和校长发生冲突。除了最后从事的绘画,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一事无成。
梵高是在传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美好。看到矿工生活条件恶劣、缺吃少穿并有疾病缠身的情况,他把自己的衣服施舍给矿工,甚至把自己的床位借给病人而使自己没有住的地方。梵高也同样在传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世间隐藏在美好背后的丑恶。那就是梵高所有的慈善友好行为,都被教会视为过分、过火并不能忍受而对其提起申诉。从这时起,一颗炽热的心灵仿佛被浇了一盆凉水。梵高对宗教的信仰开始动摇,对基督开始怀疑,他发现宗教是富人的宗教,适合于有钱人,而与贫苦人没有太大联系。最后他还是选定了绘画,他认为绘画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远大抱负,于是“梵高从眼睛的神色到喉咙的声音都变了”,他开始向自己新开辟的美的世界勇往直前。
梵高没有一点绘画基础,也没进过美术学院。当受过严格的学院派教学训练的画家表哥毛佛劝说梵高“应该画些石膏素描之类的画”时,梵高反驳:“这种没有生命的东西根本没有画的价值。”并将石膏像碾碎丢在垃圾堆里。梵高刚开始画就把目光投向了穷苦劳作的庶民而非王侯贵族、大富翁和贵夫人等。他说:“我拼命地画画,画那些雪地里挖人参的女人,这是为了表现农夫的工作状态,我反复不停地画,专画这些本质上现代的人物画,至于希腊时代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或荷兰的古画等等,我都不曾画。”这也恰恰使梵高没有受到任何画家对他的影响。所以才能够以区别他人的方式接近生活、以完全个性化的内心感受去认识生活,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表现生活。这体现出梵高自始至终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技能、技巧的提高上,而是要充分表达情感和意志;没有把目标放在画匠的标准上,而是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不可否认,在艺术上的高度自我是成就梵高最主要的原因,但也曾经有一段时期他的艺术创作确实受到了来自生活中的喜悦心情的影响。那就是生活在位于欧洲南部的阿尔乡村小镇的那些日子。这里与他长期生活的荷兰完全不同,下雪的时候透过寒冷的天气仍然会有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在这里他总是忘却寒冷而漫步在明朗的山野之中,长期以来一直遭受打击的身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精神也分外清新爽朗,这时的梵高像复活了一样。在这个小镇子上,他有三个朋友,其中一位是镇上的妓女,这个女人给梵高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愉悦。这段时间是梵高创造力最旺盛、作品数量最多的时期。他这时的作品多以明亮、华丽、富贵的黄色、红色、橙色为主调,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梵高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阿尔附近的吊桥》、《盛开的桃花》、《向日葵》和最具代表性的《戴麦杆帽的自画像》。《社会的自杀者》一书的作者安东尼·亚尔特通过这幅画给予梵高极高的评价。他说:“梵高的眼睛是伟大的天才之眼,从画布里发出的炯炯目光,好像在对我们进行解剖。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这幅画所表现的主人早已经不是画家的梵高,简直就是永恒不朽的天才哲学家。连苏格拉底也没有这种眸子,大概在梵高以前的伟大人物中只有悲剧性人物尼采表现过这种灵魂之窗,这是从精神的出口赤裸裸地来表现人间肉体的眼神。”我认为这段话与其说是对画的评价,不如说是对人的评价,是对梵高真正意义上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一个天才不带一点疯狂。”约翰·德莱顿还说:“天才与疯子比邻,其间只有一纸屏风。”我认为这话似乎就是说给梵高的。如果把成功的画家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他们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另一类如张旭、怀素、米芾、徐渭及当代的石鲁等,他们都时而大喜大悲,时而痴癫疯狂,时而喜怒无度。这两类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就可以放在一个平面上类比,但人格完善上则无法相比,梵高应属于后者。 对梵高的评价与其说是“向日葵”因为一位画家的挚爱而在绘画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不如说一位画家因为一种花而被无数普通人认识、理解和怀念。因为这种花是梵高创造的伟大艺术。“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梵高的艺术创造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当世俗形骸消亡之日,就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100年来,人们对梵高的热爱越来越强烈,对梵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梵高也由于人们对他的挚爱而在绘画史上享有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这一切正好验证了梵高所说的“我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如果把梵高和我国历代与其有相似之处的艺术家诸如张旭、怀素、米芾、徐渭、朱耷以及当代的石鲁等并列起来看的话,梵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人。我认为梵高其实是死于孤独,死于无人对他的理解和认识,绝不是“由于精神病发作而开枪自杀”之类的原因。因为梵高的最终结局完全是他预料中的,他曾说:“创造新东西的艺术家,都会遭到嘲笑,并且被当做精神病看待,艺术家无法忍受冷酷的环境,到了最后就会走上毁灭自己的悲剧之路。”梵高的孤独几乎与所有被褒或贬的孤独都不同。苏东坡的一生虽颠沛流离,但有生之年还是体会到了名满天下的快意,所以才有“高处不胜寒”这样内在与深刻的孤独。李白郁郁寡欢是源自于胸怀大志却无人赏识,才能得不到施展,故“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在吟诗作赋上体现出的才华得到举世公认并有诸多知音,杜甫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李白才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孤独。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源自于他不屑于、不肯与众人同“醉”,他忧国忧民、慨叹人生,所以才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大彻大悟,这是一种高雅、富贵、充实的孤独。然而梵高却是孤独得可怜、痛苦,他对亲情渴望,但只有弟弟对他给予过理解;对爱情向往,但只有妓女与之往来;对友情珍视,但高更后来还是离他远去。这一切让梵高体会到了死亡是最彻底的孤独,也是能够寻找到的最彻底的自由。梵高的孤独还体现在,上帝造就了一个超越于时间与空间的旷世奇才,却没有造就出能够理解他的亲人、认识他的朋友、欣赏他的观众,所以他的艺术知音非常寥落。梵高一生是在被误解、被忽视并且被遗忘和几乎无人理睬中度过的。像雷诺阿、莫奈等能够被别人讥讽、嘲笑和咒骂都使梵高非常羡慕。他不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不知道自己是位艺术家,他的心声只能向唯一能够理解和珍爱他的弟弟提奥倾诉。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我不需要故意表达凄凉和极端孤独的心情,我希望你能马上看到这些画,我觉得这些画会把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告诉你……”当弟弟扑到即将死去的梵高身上泣不成声时,梵高却非常平静地说:“兄弟,不要伤心,我是为大家着想才这么做的。”从这两段话分析,梵高是非常理智和清醒的。但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麦田上的乌鸦》却是—种无序笔触的堆砌,占画面几乎1/2的黑蓝色天空,挤压着金黄色的麦田,一条小路伸向远方但没有到天边就已到了尽头。而翻滚的麦浪好像恐惧空中的袭击,无数只象征着死神的乌鸦在画面上空翻飞盘旋,人们仿佛能听到恐怖的哀鸣。通过这幅画不难看出,梵高在做出最后抉择之际头脑是清醒的,情绪非常稳定,他已经不再激动、不再冲动、不再感动了,创作激情已经完全失去。就在这时梵高永远忧郁的眼神可能有了瞬间的喜悦,因为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孤独比死亡更痛苦。
尼采曾说:“在人世间遭受最深苦恼、吃过最多痛苦的人才算伟人。”那么,梵高一生与苦恼抗争不懈,而且总是在超越身心最大承受极限之上痛苦挣扎,为艺术燃烧了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一生,无疑是充实和伟大的一生。
童年的梵高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孤独与任性,他“不喜欢家里炉火的温暖,而喜欢徘徊在荷兰荒芜的原野间”。他对生活的感受是超乎常理的,比如当他看到闪烁在夜空的星星时,却认为晚上比白天还明亮……梵高成人以后,作为美术商店的服务人员,在一位顾客表示要买一幅客厅挂的画时,梵高竟然顶撞顾客说:“画虽然有好有坏,却没有什么挂客厅、挂餐厅之分。”当客人认为有一幅画稍微大了一些时,梵高很不客气地嚷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根据大小来买画的?”当梵高成为一名私立学校的临时教员时,经常和校长发生冲突。除了最后从事的绘画,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一事无成。
梵高是在传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美好。看到矿工生活条件恶劣、缺吃少穿并有疾病缠身的情况,他把自己的衣服施舍给矿工,甚至把自己的床位借给病人而使自己没有住的地方。梵高也同样在传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世间隐藏在美好背后的丑恶。那就是梵高所有的慈善友好行为,都被教会视为过分、过火并不能忍受而对其提起申诉。从这时起,一颗炽热的心灵仿佛被浇了一盆凉水。梵高对宗教的信仰开始动摇,对基督开始怀疑,他发现宗教是富人的宗教,适合于有钱人,而与贫苦人没有太大联系。最后他还是选定了绘画,他认为绘画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远大抱负,于是“梵高从眼睛的神色到喉咙的声音都变了”,他开始向自己新开辟的美的世界勇往直前。
梵高没有一点绘画基础,也没进过美术学院。当受过严格的学院派教学训练的画家表哥毛佛劝说梵高“应该画些石膏素描之类的画”时,梵高反驳:“这种没有生命的东西根本没有画的价值。”并将石膏像碾碎丢在垃圾堆里。梵高刚开始画就把目光投向了穷苦劳作的庶民而非王侯贵族、大富翁和贵夫人等。他说:“我拼命地画画,画那些雪地里挖人参的女人,这是为了表现农夫的工作状态,我反复不停地画,专画这些本质上现代的人物画,至于希腊时代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或荷兰的古画等等,我都不曾画。”这也恰恰使梵高没有受到任何画家对他的影响。所以才能够以区别他人的方式接近生活、以完全个性化的内心感受去认识生活,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表现生活。这体现出梵高自始至终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技能、技巧的提高上,而是要充分表达情感和意志;没有把目标放在画匠的标准上,而是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不可否认,在艺术上的高度自我是成就梵高最主要的原因,但也曾经有一段时期他的艺术创作确实受到了来自生活中的喜悦心情的影响。那就是生活在位于欧洲南部的阿尔乡村小镇的那些日子。这里与他长期生活的荷兰完全不同,下雪的时候透过寒冷的天气仍然会有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在这里他总是忘却寒冷而漫步在明朗的山野之中,长期以来一直遭受打击的身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精神也分外清新爽朗,这时的梵高像复活了一样。在这个小镇子上,他有三个朋友,其中一位是镇上的妓女,这个女人给梵高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愉悦。这段时间是梵高创造力最旺盛、作品数量最多的时期。他这时的作品多以明亮、华丽、富贵的黄色、红色、橙色为主调,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梵高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阿尔附近的吊桥》、《盛开的桃花》、《向日葵》和最具代表性的《戴麦杆帽的自画像》。《社会的自杀者》一书的作者安东尼·亚尔特通过这幅画给予梵高极高的评价。他说:“梵高的眼睛是伟大的天才之眼,从画布里发出的炯炯目光,好像在对我们进行解剖。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这幅画所表现的主人早已经不是画家的梵高,简直就是永恒不朽的天才哲学家。连苏格拉底也没有这种眸子,大概在梵高以前的伟大人物中只有悲剧性人物尼采表现过这种灵魂之窗,这是从精神的出口赤裸裸地来表现人间肉体的眼神。”我认为这段话与其说是对画的评价,不如说是对人的评价,是对梵高真正意义上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一个天才不带一点疯狂。”约翰·德莱顿还说:“天才与疯子比邻,其间只有一纸屏风。”我认为这话似乎就是说给梵高的。如果把成功的画家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他们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另一类如张旭、怀素、米芾、徐渭及当代的石鲁等,他们都时而大喜大悲,时而痴癫疯狂,时而喜怒无度。这两类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就可以放在一个平面上类比,但人格完善上则无法相比,梵高应属于后者。 对梵高的评价与其说是“向日葵”因为一位画家的挚爱而在绘画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不如说一位画家因为一种花而被无数普通人认识、理解和怀念。因为这种花是梵高创造的伟大艺术。“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梵高的艺术创造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当世俗形骸消亡之日,就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