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

74173912011
2011-04-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⑶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抽象的、共性、普遍性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⑷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上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前进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的基本问题
⑵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⑶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评价: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评价: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指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⑷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决定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马克思主义哲学
积极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进步。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⑵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⑹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
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一能动的认识世界:
二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有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3.探索真理的历程
⑴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⑵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
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唯一能够满足检验主观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的,就是在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⑶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使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③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干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⑷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型,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特征: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⑴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⑵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性: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

⑶说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头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⑶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前进性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曲折性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旧事物对新事物的摧残和扼杀;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⑸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以至无穷。
方法论:
①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⑵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含义:盾就是对立统一。
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
②斗争性:
⑶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一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普遍性、特殊性关系:
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⑷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方法论:
①抓重点、抓重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统筹兼顾,解决次要矛盾。
二矛盾主次辩证关系:
原理:
①相互区别:
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看问题要全面,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⑸理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含义:——了解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既看到主要矛盾也看到次要矛盾,既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也看到矛盾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主流。

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重要性: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⑴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含义: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实质: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⑶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分: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发展的规律
⑴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历史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完全同步。

社会生活在本质是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社会历史的主体
⑴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为什么: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⑶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含义:
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价值观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导向作用:
原理:
总:价值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具体: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⑷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什么是价值判断和选择: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会因时间、地点等条件变化而不同,所以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因人而异)。
正确的标准:
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和追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⑸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②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
604743266
2011-04-23 · 超过1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哲学第一单元讲的是哲学的概念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第二单元分为辩证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分为2点:1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2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结合上面两点引出规律——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原理。2:真理观和认识发展原理。
哲学第三单元讲的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分为4大点:1联系:(1)联系普遍性原理(2)联系客观性原理(3)联系多样性原理(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5)系统优化方法
2发展:(1)发展普遍性及其实质原理(2)发展趋势原理(3)发展状态原理(即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3矛盾:(1)矛盾普遍性原理(2)矛盾特殊性原理(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事物主次矛盾(5)矛盾主次方面
4创新:——辩证否定观
总结:哲学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合并为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第四单元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为两大观,即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社会历史观分为以下小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两大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社会发展趋势。4:群众史观
人生价值观分为以下小点:1:价值观的内容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总之,哲学2,3,4单元合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回答政治大题目要按照材料里面提到的关键词来分析需要用到的原理,原理3步走:世界观,方法论,结合材料。选择题也重在分析关键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17d520b
2011-04-23 · TA获得超过2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9.9万
展开全部
唯心主义:一般是人的主观意识,不是根据具体的客观的东西。
典型代表:王阳明
唯物主义:根据具体的客观的东西。
高中哲学这本数分四个大原理。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史观
唯物论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
规律。
认识论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认识是一个过程。
辩证法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联系;
矛盾;
发展。
历史唯物史观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矛盾;
价值;
人民群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