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工龄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从转正定级那天开始吗?
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的工龄(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也称为工作年限,下同),是在该毕业生离校后,按照《就业报到证》上规定的有效期时间内去用人单位报到上班,自报到之日并根据享有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开始计算工龄的。
而不是从转正定级那天开始的,具体以人力社保局核定为准,但起始时间最早是不会早于派遣日期的。
工龄是指干部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干部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在一般情况下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扩展资料: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以前,连续工龄又称为“本企业工龄”。1987年以后它的范围不限于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而是包括职工在各个单位按规定应计入的全部工作时间。)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
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工龄就是本企业工龄。国务院1978年6月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将“本企业工龄”改叫为“连续工龄”。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的"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正定级
工龄是指干部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干部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在一般情况下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龄对于一个人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如今已经是市场经济社会了,“跳槽”成了比较常见的事,工龄似乎没有多大用处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工龄在当前各项劳动人事管理事务中的作用仍不可低估。首先,工龄关系着一个人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同时,工龄与各种福利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如职工年休假是根据工龄长短决定天数的,患病或工伤的医疗期也是根据累计工龄确定的,病假工资又是按照累计工龄计发的,职工探亲假也是根据工龄审批次数和假期的。
2015-07-1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