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何贡献 5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相同点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都是友好交往,历尽千辛万苦.
不同点是:玄奘是去学习佛法,学成之后还回到了大唐,翻译了许多佛经,写了本书(书名忘了),为大唐做了许多贡献.而鉴真是去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到死也没有回来.
玄奘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 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弟子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葬于长安兴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玄奘法师故事二则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一、 大智大勇降逆徒
玄奘离开长安,艰难地跋涉在西域的雪山荒漠中,偶然遇到一名胡人,是个猎户,名叫石磐陀。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做玄奘的弟子,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感到前途艰险,九死一生,顿时失去信心,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法师正在打坐,石磐陀抽出钢刀,向他逼近。见石磐陀目露凶光,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直到此时,玄奘才开口说:“石磐陀,你为何还不走?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你快回家和妻儿团聚吧。”
在玄奘法师的责难下,石磐陀终于惭愧而去。
二、 大度义服婆罗门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一天,一名婆罗门僧人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不服,纷纷前往观看,但果真无人破解得出任何一条。众僧求助于玄奘,玄奘却淡淡地说:“都是出家人,何必好勇斗狠呢?”遂一连三日不出寺院。
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刚刚走到寺院门前,就被那婆罗门僧扯住。那婆罗门僧骂道:“玄奘,你连一条经义都破解不出,还是滚回大唐去吧!”
玄奘微叹道:“身为出家人,为何还要出言不逊?这五十条经义,我又怎能不解。“说罢,玄奘随口讲解经义,众人听的如同醍醐贯顶,大为欣喜。婆罗门僧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制止道:“你舍命求学,实在难得,说过的话何必当真呢?”婆罗门僧拜倒在地,拜玄奘为师。
不久,玄奘听说那婆罗门僧回讲解《论胜》这部经典,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婆罗门僧惊异地说:“我是弟子,怎敢给师父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婆罗门僧讲解完毕后,玄奘对他说:“以前我是你的师父,现在你给我讲经,又是我的师父,咱们还是不以师徒而论,平起平坐地研究佛法吧。”
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生平文件
生平文件
鉴真
过海传戒的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氏,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中宗嗣圣五年(688年)出生于一个奉佛家庭。父亲曾就扬州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学习禅门。鉴真 14岁时随父亲入寺参拜,见到高大慈祥的佛像,很受感动,要求父亲让他出家。父亲见他年幼志高,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恰好这一年武则天下诏让天下诸州度僧,鉴真便就智满禅师出家,在大云寺里当了一名小沙弥。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在著名律师道岸手下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年)游学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次年三月二十八日于长安实际寺登坛受具足戒,主持受戒的是德高望重的荆州南泉寺弘景律师。
鉴真的菩萨戒师道岸和具足戒师弘景都是律学名僧。尤其是道岸,在江淮一带大力宣扬道宣开创的南山律宗,终于使一向奉行《十诵律》的江淮地区改行《四分律》。他多次主持结坛受戒之事,被誉为天下400余州的受戒之主。鉴真在这些律学名僧的影响下,潜心研究三藏,尤其致力于律学的探讨。受具足戒后有了正式僧人的身份,也取得了讲授学问的资格。经过数年的苦心研讨,他精通了道宣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羯磨疏》、《星处轻重仪》和法砺的《四分律疏》等律学著作,遂于开元元年(713年)开始讲授律疏,时年26岁。
不久之后,他回到淮南。道岸律师于开元五年(717年)逝世后,鉴真接替了老师留下的重担,继续在江淮地区传播律学,登坛授戒,为整顿教团弘扬佛法而不遗余力。30多年中,他一共讲律、疏40遍,律钞70遍,轻重仪及羯磨疏各10遍;又组织发动建寺、造像、开元遮大会供养十方众僧,缝制袈裟3000领赠送五台山僧,抄写《一切经》三部,各11000卷。经他剃度得戒的共有4万余人,江淮奉持戒律的人,都尊他为授戒大师。
鉴真的名声远扬,也传到正在长安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耳中。当时,日本国还处在奴隶社会的阶段,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寺院享有免赋免役的特权,不堪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人民纷纷逃进寺院,或自戒为僧,或连人带产投靠寺院当僧祗户。这样,寺院的势力不断扩展,世俗奴隶主的剥削利益则受到损害。代表世俗奴隶主利益的朝廷急欲整顿教团,肃清僧尼伪滥的状况,但政令屡颁,收效却很小。于是有人提议要向中国学习,严格受戒的条件和程序,立刻得到朝廷的批准,决定派人赴唐朝招聘高僧前来传戒。荣睿和普照就是肩负着招聘的使命,于日本天平五年(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随第十次遣唐使入唐留学的。
荣睿和普照在长安一边学习,一边留意物色适宜的招聘对象。最初他们请到了东都大福先寺的道璿律师和婆罗门僧菩提等,乘坐副遣唐使中臣名代的船,先赴日本,拟为传戒师。后来听到鉴真的大名,认为是更理想的传戒者,便决定设法邀鉴真东渡日本传戒。天宝元年(742年),他们事先请到了长安大安国寺僧道航、澄观,洛阳僧德清和高丽僧如海,又约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玄朗、玄法,一齐来到扬州。当时,鉴真正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睿和普照至大明寺向鉴真顶礼膜拜,具述来意说:“佛法东流到日本,有寺有僧,却没有传法受戒之人。敝国先前有位圣德太子,曾预言:‘200年后,圣教兴于日本。’如今200年之期已到,希望和尚东游兴化。”鉴真听了二僧的陈述,觉得他们很有诚心,便答道:“我曾听说往昔南岳慧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为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听说日本长屋王崇敬佛法,造了千领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话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看来日本确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啊。那么,我的法众当中,有谁肯应此远请,到日本国传授戒法的呢?”堂上济济众僧,对于鉴僧的发问,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一时陷于冷场。过了好一会儿,鉴真的弟子祥彦才打破沉默,答道:“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以此之故,众僧都默然无对。”鉴真一听,不觉动气,斩截地说:“我们此去,是为了传播大法,何惜身命?你们大家不去,那我就自己去吧!”祥彦连忙说:“如果师傅要去,我也跟着去。”结果道兴、道航、如海、澄观、德清、思托等21僧也都表示愿随鉴真同赴日本。
鉴真见众多门徒愿意追随自己赴日本传法,转怒为喜,于是共同在佛像面前立下宏愿,并商议了准备东渡的策略和步骤。鉴于朝廷海防甚严,他们决定暂不公开渡海目的,宣称准备供具往天台山国清寺供养众僧,在这一幌子下,加紧打造船只,备办干粮。荣睿、普照在长安时曾求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的书信,请他们在扬州任仓曹参军的侄儿李凑帮助造船,所以造船工作得到了李凑的支持,进展顺利。
时值天宝二年(743年),东南沿海海盗横行,台州(今浙江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县地)、温州(今浙江温州市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明州(今浙江甬江流域及慈溪、舟山群岛等地)海边都遭受其害,海路堙塞,公私断行。在此形势下,鉴真一行的动向,格外引人注目。为了减少阻力,避免误会,他们亟须加强团结,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此,道航提议:“今向他国,为传戒法,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海等人学道未久,是否可以暂留国内,不预此行?”
如海听了道航的话,愤怒异常,当即裹头入州,上采访使衙门诬告道:“有僧道航造舟入海,与海盗勾结。总共若干人,已备好干粮,分布在既济、开元、大明寺,又有100名海盗已经入城。”采访使得报,即发兵搜捕鉴真一行。经过推问,证明鉴真等清白无辜,但所造舟船被没收入官,日本僧人被囚禁了四个月,奉旨送还本国。玄朗、玄法就此回国去了,荣睿、普照不愿官送,留了下来。如海因诬告之罪,被断还俗,决杖60,送还新罗。但第一次东渡的计划,终究是被他破坏了。
荣睿、普照两僧矢志不移,经此磨难,毫不气馁,辗转找到鉴真,商量再次东渡之事。鉴真安慰他们说:“不用发愁,等到合适时机,必遂本愿。”并拿出上好官币 80贯钱,买到岭南道采访使刘巨鳞的军船一只,雇得水手等18人,又采办了各种食物、用具、经卷、佛像、法物、香料、衣物,备足钱帛,携带僧祥彦、道兴、德清、思托等,连同荣睿共17人,玉匠、画师和其他各类工匠85人,于天宝二年十二月再度扬帆东下。但船刚出长江口即被飓风击破,只得上岸修理船只,一个月后第三次东渡,又因航程中风浪险恶,航道艰危,船被打破,历尽苦辛,飘泊至明州,被明州太守安置于鄮县(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歇息。
天宝三载,鉴真先后应越州(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流域大部分、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县地,治所在今绍兴)、杭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僧众之请,往各地巡游、开讲、授戒,最后还至鄮县阿育王寺。越州僧人得知鉴真欲往日本国,为了留住鉴真,便向州官告发说:“日本国僧荣睿诱大和上欲往日本国。”致使荣睿再次被捕,械送京城,途经杭州时诈称病死,才得脱身。
荣睿、普照二人为了求法,前后所历艰难难以形容,然而坚固之志,毫无退悔。鉴真深受感动,也一往无前地要实现东渡传戒的愿望。因此又遣僧法进和两位侍从,携带钱帛往福州买船,并采购粮食杂物,作第四次东渡的准备。自身则率祥彦、荣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翻山越岭,餐风宿露,从陆路向福州进发。但在台州始丰县境,被江东道采访使派人追及,护送回扬州。原来鉴真的弟子灵佑和其他一些僧人,担心鉴真渡海遇到不测,具公文向官府报告了鉴真一行的动向,故使此次东渡计划又告夭折。
天宝七载春,荣睿、普照两僧从安徽来到扬州,与鉴真筹划第五次东渡事宜。此次东渡同行者有僧祥彦、神仑、光演、德清、荣睿、普照、思托等14人,水手18 人,六月二十七日从扬州崇福寺出发,经瓜州运河入海向南。一路上风急浪高,水米断绝,九死一生,飘泊至振州(今海南崖县)地界始得靠岸。这样,第五次航海又失败了。鉴真等受到当地地方官的供养,在各地做了些佛事,便被资送回扬州。归途中,日僧荣睿和鉴真的高足弟子祥彦先后逝世,鉴真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加上不适应海南炎热的气候,患了眼病,视力大受损害。
天宝十二载(75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日本国遣唐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右麿和吉备真备,以及留学中国多年已任中国秘书监兼卫尉卿的阿倍仲麻吕,来到扬州延光寺拜访鉴真。他们告诉鉴真,日本遣唐使已正式向唐玄宗奏请让鉴真到日本传戒,但被玄宗拒绝了。鉴于这种情况,请鉴真自己决定是否随遣唐使的船只东渡日本。此时鉴真已有66岁高龄,眼睛又不好,而唐朝官府对于私自过关出国又有明文禁止,但鉴真坚持渡海传法的初衷,不顾千难万阻,欣然允诺随遣唐使船赴日本。经过一番安排,鉴真和尚终于在十月十九日离开了扬州龙兴寺,踏上了第六次征程;并于十一月十六日乘上日本遣唐副使大伴的船,从扬子江口驶向日本。此次随鉴真同行的有弟子思托等14人,还有尼僧智首等3人,以及几位居士:扬州的潘仙童,西域人安如宝,东南亚人军法力,越南人善听等,总共24人。携带的物品除各种佛像、菩萨像、舍利、经卷、律典、幡幢之外,还有各种金、玉器皿、饰物、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的字帖等。
十二月二十日,鉴真所乘之船到达鹿儿岛秋目浦,正式踏上了日本国土,实现了鉴真12年来的心愿。次年二月四日,鉴真经过日本太宰府、大阪而到达了当时日本的首都奈良。所到之处,都受到统治者和道俗群众的隆重欢迎和热情招待。在奈良,他被迎入东大寺安置。日本国王下诏慰劳鉴真,并授予鉴真传灯大法师之位,宣布“自今已后,授戒传律,一任和尚。”
同年四月,鉴真初于东大寺卢舍那殿前立戒坛,登坛为日本圣武上皇、光明太后、孝谦天皇等授菩萨戒。不久又为沙弥澄修等400多人受戒。已受过戒的日僧灵福等80多人也纷纷舍旧戒,重新从鉴真受戒。这年九月,东大寺戒坛院成立,由鉴真担任戒和尚,为众僧受具足戒。
翌年五月,日本朝廷任命鉴真为大僧都,规定日本僧徒非经其授戒不予承认。但不久日本统治者就发生了矛盾,原来日本最高统治者尊崇鉴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他把僧尼直接控制起来,而鉴真弘法的指导思想却是想让佛法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因此在圣武天皇死后不久,日廷就托词免去了鉴真大僧都之任,尊之为大和尚。从此鉴真摆脱了纲统众僧的行政事务,专事教化僧尼之职。为了排除干扰,他利用日本朝廷施给自己的田园,自立一所唐律招提,从东大寺迁住此地,大事传律弘道。在他和他的弟子思托、如宝等的惨淡经营下,日后唐律招提被收为官寺,成为日本律宗的祖庙。而鉴真本人则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
鉴真除了在日本开创了南山律宗外,对于日后日本佛教界的两大流派天台宗和真言密宗的创立也很有贡献。他东渡时所携经疏中有不少是属于天台和真言两宗的。日本天台宗的开创者最澄,真言密宗之祖弘法在年轻时都受过鉴真遗泽,他们在事后的追述中还不断感怀这遗德。
鉴真对于日本佛典的整理也有杰出贡献。在鉴真到来之前,日本寺院中所用的经典,都是从朝鲜半岛传入,只凭口口相承而传袭下来,所以各本间歧异和错误很多。鉴真一行到达后,日本政府就把校正经疏中的错误一事,委给他们。经过鉴真及其弟子们的辛勤努力,这些经卷大都得到了订正。
此外,鉴真对于日本的医药学、书法、建筑、雕塑、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巨大促进作用。传说他曾用鼻嗅的方法,把正仓院所藏药物一一加以辨证,并说明它的用途,著有《鉴上人秘方》一书传世。江户时期以前,日本的药商一直把他当作医药之祖奉祀。鉴真携至日本的二王真迹法帖,及带有能写一手漂亮王体书法的弟子,对以后日本书法界流行王书有极大关系。鉴真携来的乾漆夹纻像,及其弟子技工们指导下完成的唐招提寺木雕群,可以说是日本雕刻史上的起点。其弟子设计的唐招提寺建筑和西大寺佛塔,则在日本的建筑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现代日本学者推崇鉴真是一位站在奈良文化最高峰的人,同时也是替以后平安文化开道的人,是恰如其分的。日本天平宝宗七年(唐广德元年,763年)五月六日,鉴真于所住唐招提寺宿房结跏趺坐,安然寂化,享年76岁。他的一生对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六次东渡,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不同点是:玄奘是去学习佛法,学成之后还回到了大唐,翻译了许多佛经,写了本书(书名忘了),为大唐做了许多贡献.而鉴真是去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到死也没有回来.
玄奘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 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弟子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葬于长安兴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玄奘法师故事二则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一、 大智大勇降逆徒
玄奘离开长安,艰难地跋涉在西域的雪山荒漠中,偶然遇到一名胡人,是个猎户,名叫石磐陀。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做玄奘的弟子,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感到前途艰险,九死一生,顿时失去信心,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法师正在打坐,石磐陀抽出钢刀,向他逼近。见石磐陀目露凶光,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直到此时,玄奘才开口说:“石磐陀,你为何还不走?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你快回家和妻儿团聚吧。”
在玄奘法师的责难下,石磐陀终于惭愧而去。
二、 大度义服婆罗门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一天,一名婆罗门僧人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不服,纷纷前往观看,但果真无人破解得出任何一条。众僧求助于玄奘,玄奘却淡淡地说:“都是出家人,何必好勇斗狠呢?”遂一连三日不出寺院。
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刚刚走到寺院门前,就被那婆罗门僧扯住。那婆罗门僧骂道:“玄奘,你连一条经义都破解不出,还是滚回大唐去吧!”
玄奘微叹道:“身为出家人,为何还要出言不逊?这五十条经义,我又怎能不解。“说罢,玄奘随口讲解经义,众人听的如同醍醐贯顶,大为欣喜。婆罗门僧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制止道:“你舍命求学,实在难得,说过的话何必当真呢?”婆罗门僧拜倒在地,拜玄奘为师。
不久,玄奘听说那婆罗门僧回讲解《论胜》这部经典,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婆罗门僧惊异地说:“我是弟子,怎敢给师父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婆罗门僧讲解完毕后,玄奘对他说:“以前我是你的师父,现在你给我讲经,又是我的师父,咱们还是不以师徒而论,平起平坐地研究佛法吧。”
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生平文件
生平文件
鉴真
过海传戒的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氏,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中宗嗣圣五年(688年)出生于一个奉佛家庭。父亲曾就扬州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学习禅门。鉴真 14岁时随父亲入寺参拜,见到高大慈祥的佛像,很受感动,要求父亲让他出家。父亲见他年幼志高,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恰好这一年武则天下诏让天下诸州度僧,鉴真便就智满禅师出家,在大云寺里当了一名小沙弥。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在著名律师道岸手下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年)游学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次年三月二十八日于长安实际寺登坛受具足戒,主持受戒的是德高望重的荆州南泉寺弘景律师。
鉴真的菩萨戒师道岸和具足戒师弘景都是律学名僧。尤其是道岸,在江淮一带大力宣扬道宣开创的南山律宗,终于使一向奉行《十诵律》的江淮地区改行《四分律》。他多次主持结坛受戒之事,被誉为天下400余州的受戒之主。鉴真在这些律学名僧的影响下,潜心研究三藏,尤其致力于律学的探讨。受具足戒后有了正式僧人的身份,也取得了讲授学问的资格。经过数年的苦心研讨,他精通了道宣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羯磨疏》、《星处轻重仪》和法砺的《四分律疏》等律学著作,遂于开元元年(713年)开始讲授律疏,时年26岁。
不久之后,他回到淮南。道岸律师于开元五年(717年)逝世后,鉴真接替了老师留下的重担,继续在江淮地区传播律学,登坛授戒,为整顿教团弘扬佛法而不遗余力。30多年中,他一共讲律、疏40遍,律钞70遍,轻重仪及羯磨疏各10遍;又组织发动建寺、造像、开元遮大会供养十方众僧,缝制袈裟3000领赠送五台山僧,抄写《一切经》三部,各11000卷。经他剃度得戒的共有4万余人,江淮奉持戒律的人,都尊他为授戒大师。
鉴真的名声远扬,也传到正在长安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耳中。当时,日本国还处在奴隶社会的阶段,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寺院享有免赋免役的特权,不堪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人民纷纷逃进寺院,或自戒为僧,或连人带产投靠寺院当僧祗户。这样,寺院的势力不断扩展,世俗奴隶主的剥削利益则受到损害。代表世俗奴隶主利益的朝廷急欲整顿教团,肃清僧尼伪滥的状况,但政令屡颁,收效却很小。于是有人提议要向中国学习,严格受戒的条件和程序,立刻得到朝廷的批准,决定派人赴唐朝招聘高僧前来传戒。荣睿和普照就是肩负着招聘的使命,于日本天平五年(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随第十次遣唐使入唐留学的。
荣睿和普照在长安一边学习,一边留意物色适宜的招聘对象。最初他们请到了东都大福先寺的道璿律师和婆罗门僧菩提等,乘坐副遣唐使中臣名代的船,先赴日本,拟为传戒师。后来听到鉴真的大名,认为是更理想的传戒者,便决定设法邀鉴真东渡日本传戒。天宝元年(742年),他们事先请到了长安大安国寺僧道航、澄观,洛阳僧德清和高丽僧如海,又约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玄朗、玄法,一齐来到扬州。当时,鉴真正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睿和普照至大明寺向鉴真顶礼膜拜,具述来意说:“佛法东流到日本,有寺有僧,却没有传法受戒之人。敝国先前有位圣德太子,曾预言:‘200年后,圣教兴于日本。’如今200年之期已到,希望和尚东游兴化。”鉴真听了二僧的陈述,觉得他们很有诚心,便答道:“我曾听说往昔南岳慧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为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听说日本长屋王崇敬佛法,造了千领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话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看来日本确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啊。那么,我的法众当中,有谁肯应此远请,到日本国传授戒法的呢?”堂上济济众僧,对于鉴僧的发问,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一时陷于冷场。过了好一会儿,鉴真的弟子祥彦才打破沉默,答道:“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以此之故,众僧都默然无对。”鉴真一听,不觉动气,斩截地说:“我们此去,是为了传播大法,何惜身命?你们大家不去,那我就自己去吧!”祥彦连忙说:“如果师傅要去,我也跟着去。”结果道兴、道航、如海、澄观、德清、思托等21僧也都表示愿随鉴真同赴日本。
鉴真见众多门徒愿意追随自己赴日本传法,转怒为喜,于是共同在佛像面前立下宏愿,并商议了准备东渡的策略和步骤。鉴于朝廷海防甚严,他们决定暂不公开渡海目的,宣称准备供具往天台山国清寺供养众僧,在这一幌子下,加紧打造船只,备办干粮。荣睿、普照在长安时曾求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的书信,请他们在扬州任仓曹参军的侄儿李凑帮助造船,所以造船工作得到了李凑的支持,进展顺利。
时值天宝二年(743年),东南沿海海盗横行,台州(今浙江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县地)、温州(今浙江温州市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明州(今浙江甬江流域及慈溪、舟山群岛等地)海边都遭受其害,海路堙塞,公私断行。在此形势下,鉴真一行的动向,格外引人注目。为了减少阻力,避免误会,他们亟须加强团结,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此,道航提议:“今向他国,为传戒法,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海等人学道未久,是否可以暂留国内,不预此行?”
如海听了道航的话,愤怒异常,当即裹头入州,上采访使衙门诬告道:“有僧道航造舟入海,与海盗勾结。总共若干人,已备好干粮,分布在既济、开元、大明寺,又有100名海盗已经入城。”采访使得报,即发兵搜捕鉴真一行。经过推问,证明鉴真等清白无辜,但所造舟船被没收入官,日本僧人被囚禁了四个月,奉旨送还本国。玄朗、玄法就此回国去了,荣睿、普照不愿官送,留了下来。如海因诬告之罪,被断还俗,决杖60,送还新罗。但第一次东渡的计划,终究是被他破坏了。
荣睿、普照两僧矢志不移,经此磨难,毫不气馁,辗转找到鉴真,商量再次东渡之事。鉴真安慰他们说:“不用发愁,等到合适时机,必遂本愿。”并拿出上好官币 80贯钱,买到岭南道采访使刘巨鳞的军船一只,雇得水手等18人,又采办了各种食物、用具、经卷、佛像、法物、香料、衣物,备足钱帛,携带僧祥彦、道兴、德清、思托等,连同荣睿共17人,玉匠、画师和其他各类工匠85人,于天宝二年十二月再度扬帆东下。但船刚出长江口即被飓风击破,只得上岸修理船只,一个月后第三次东渡,又因航程中风浪险恶,航道艰危,船被打破,历尽苦辛,飘泊至明州,被明州太守安置于鄮县(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歇息。
天宝三载,鉴真先后应越州(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流域大部分、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县地,治所在今绍兴)、杭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僧众之请,往各地巡游、开讲、授戒,最后还至鄮县阿育王寺。越州僧人得知鉴真欲往日本国,为了留住鉴真,便向州官告发说:“日本国僧荣睿诱大和上欲往日本国。”致使荣睿再次被捕,械送京城,途经杭州时诈称病死,才得脱身。
荣睿、普照二人为了求法,前后所历艰难难以形容,然而坚固之志,毫无退悔。鉴真深受感动,也一往无前地要实现东渡传戒的愿望。因此又遣僧法进和两位侍从,携带钱帛往福州买船,并采购粮食杂物,作第四次东渡的准备。自身则率祥彦、荣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翻山越岭,餐风宿露,从陆路向福州进发。但在台州始丰县境,被江东道采访使派人追及,护送回扬州。原来鉴真的弟子灵佑和其他一些僧人,担心鉴真渡海遇到不测,具公文向官府报告了鉴真一行的动向,故使此次东渡计划又告夭折。
天宝七载春,荣睿、普照两僧从安徽来到扬州,与鉴真筹划第五次东渡事宜。此次东渡同行者有僧祥彦、神仑、光演、德清、荣睿、普照、思托等14人,水手18 人,六月二十七日从扬州崇福寺出发,经瓜州运河入海向南。一路上风急浪高,水米断绝,九死一生,飘泊至振州(今海南崖县)地界始得靠岸。这样,第五次航海又失败了。鉴真等受到当地地方官的供养,在各地做了些佛事,便被资送回扬州。归途中,日僧荣睿和鉴真的高足弟子祥彦先后逝世,鉴真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加上不适应海南炎热的气候,患了眼病,视力大受损害。
天宝十二载(75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日本国遣唐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右麿和吉备真备,以及留学中国多年已任中国秘书监兼卫尉卿的阿倍仲麻吕,来到扬州延光寺拜访鉴真。他们告诉鉴真,日本遣唐使已正式向唐玄宗奏请让鉴真到日本传戒,但被玄宗拒绝了。鉴于这种情况,请鉴真自己决定是否随遣唐使的船只东渡日本。此时鉴真已有66岁高龄,眼睛又不好,而唐朝官府对于私自过关出国又有明文禁止,但鉴真坚持渡海传法的初衷,不顾千难万阻,欣然允诺随遣唐使船赴日本。经过一番安排,鉴真和尚终于在十月十九日离开了扬州龙兴寺,踏上了第六次征程;并于十一月十六日乘上日本遣唐副使大伴的船,从扬子江口驶向日本。此次随鉴真同行的有弟子思托等14人,还有尼僧智首等3人,以及几位居士:扬州的潘仙童,西域人安如宝,东南亚人军法力,越南人善听等,总共24人。携带的物品除各种佛像、菩萨像、舍利、经卷、律典、幡幢之外,还有各种金、玉器皿、饰物、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的字帖等。
十二月二十日,鉴真所乘之船到达鹿儿岛秋目浦,正式踏上了日本国土,实现了鉴真12年来的心愿。次年二月四日,鉴真经过日本太宰府、大阪而到达了当时日本的首都奈良。所到之处,都受到统治者和道俗群众的隆重欢迎和热情招待。在奈良,他被迎入东大寺安置。日本国王下诏慰劳鉴真,并授予鉴真传灯大法师之位,宣布“自今已后,授戒传律,一任和尚。”
同年四月,鉴真初于东大寺卢舍那殿前立戒坛,登坛为日本圣武上皇、光明太后、孝谦天皇等授菩萨戒。不久又为沙弥澄修等400多人受戒。已受过戒的日僧灵福等80多人也纷纷舍旧戒,重新从鉴真受戒。这年九月,东大寺戒坛院成立,由鉴真担任戒和尚,为众僧受具足戒。
翌年五月,日本朝廷任命鉴真为大僧都,规定日本僧徒非经其授戒不予承认。但不久日本统治者就发生了矛盾,原来日本最高统治者尊崇鉴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他把僧尼直接控制起来,而鉴真弘法的指导思想却是想让佛法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因此在圣武天皇死后不久,日廷就托词免去了鉴真大僧都之任,尊之为大和尚。从此鉴真摆脱了纲统众僧的行政事务,专事教化僧尼之职。为了排除干扰,他利用日本朝廷施给自己的田园,自立一所唐律招提,从东大寺迁住此地,大事传律弘道。在他和他的弟子思托、如宝等的惨淡经营下,日后唐律招提被收为官寺,成为日本律宗的祖庙。而鉴真本人则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
鉴真除了在日本开创了南山律宗外,对于日后日本佛教界的两大流派天台宗和真言密宗的创立也很有贡献。他东渡时所携经疏中有不少是属于天台和真言两宗的。日本天台宗的开创者最澄,真言密宗之祖弘法在年轻时都受过鉴真遗泽,他们在事后的追述中还不断感怀这遗德。
鉴真对于日本佛典的整理也有杰出贡献。在鉴真到来之前,日本寺院中所用的经典,都是从朝鲜半岛传入,只凭口口相承而传袭下来,所以各本间歧异和错误很多。鉴真一行到达后,日本政府就把校正经疏中的错误一事,委给他们。经过鉴真及其弟子们的辛勤努力,这些经卷大都得到了订正。
此外,鉴真对于日本的医药学、书法、建筑、雕塑、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巨大促进作用。传说他曾用鼻嗅的方法,把正仓院所藏药物一一加以辨证,并说明它的用途,著有《鉴上人秘方》一书传世。江户时期以前,日本的药商一直把他当作医药之祖奉祀。鉴真携至日本的二王真迹法帖,及带有能写一手漂亮王体书法的弟子,对以后日本书法界流行王书有极大关系。鉴真携来的乾漆夹纻像,及其弟子技工们指导下完成的唐招提寺木雕群,可以说是日本雕刻史上的起点。其弟子设计的唐招提寺建筑和西大寺佛塔,则在日本的建筑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现代日本学者推崇鉴真是一位站在奈良文化最高峰的人,同时也是替以后平安文化开道的人,是恰如其分的。日本天平宝宗七年(唐广德元年,763年)五月六日,鉴真于所住唐招提寺宿房结跏趺坐,安然寂化,享年76岁。他的一生对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六次东渡,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展开全部
贡献是: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唐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祎,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我国的文明留传到周边国家,也加深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有时真的难以想象他们为什么那样伟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