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的失败有哪些原因?
陈涉起义失败的最终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纵观各朝各代,农民阶级掌握政权的几乎没有。纵使掌握,那也是短暂的。
其次,陈涉起义时的背景:当时,秦军主力尚在,各路诸侯蠢蠢欲动,蓄势待发。枪打出头鸟,起义军皆是些未受过正式训练的农民,势力还很弱小,怎能与受过正规训练的秦军抗衡。
再次,陈涉不爱惜士卒,不能选贤任能,致使身边的朋友亲信皆离他而去。他称王,这个错误是致命的。这样做,他成了活靶子,众矢之的。
扩展资料:
一方面,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比如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
因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不久有人对陈胜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自此以后,各位陈胜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胜的人了。
另一方面,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革命队伍内部的离心倾向也在滋生蔓延。陈胜派往各地的将领各存异心,争相称王,起义军内部公开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
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魏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与此同时,群起响应的各地英豪也不再听陈胜节制,直接孤立了作为反秦主力的陈胜“张楚”政权,给了秦军反扑的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胜
1、陈胜并非是将略之才。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拥有明确目标时,他往往会奋发有为,为了目标而排除万难,但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就会意志消沉,贪图安乐。这是人性的弱点,而陈胜在没有真正功成名就,摆脱困境时,就已经开始滋长了骄傲情绪,听信谗言,诛杀故人,正如楼上所说。
2、也正因为陈胜难当重任,他为起义军所制造的革命路线也发生了错误——没有凭坚固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秦国兵力强大,战斗力强,起义军则刚好相反。
3、陈胜,吴广言而无信。在起义前说公子符苏或者项燕的后人,号为“张楚”。但最后,陈胜在革命事业还未成功的时候就自称为王,能得人心吗?
4、秦将章邯实在厉害。章邯的厉害是众人皆知,他一直无敌,直到巨鹿之战才败给项羽,投降了。陈胜能打得赢这样的人吗?
二、解析:
1、急于称王
陈胜从“兴”到亡,一共仅6个月,可是已经称王了,还给自己修建了宫殿,设置了百官,却不愿借助楚国旧王室在楚人心中的惯性权威。过早暴露野心、私心,只能带来英雄豪杰们的离心,到最后,陈胜身边只剩下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和投机分子。最后他死在自己的车夫手里,这也不是偶然的。
所以,后来朱元璋采取“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战略,最后成功了;洪秀全却走上陈胜的老路,结果后人都看到了。
2、偏信、专断。
陈胜称王、选官、拜将,全用“心腹”,当然都是一些小人、野心家。陈胜本人没有什么才能,但在他下面带兵的却有不少枭雄、大盗。怎么驾御他们呢?陈胜搞了一批“特派员”,监督众将。他任命了一个叫朱房的为“中正”,一个叫胡武为“司过”,负责统领这批专员,挑毛病、打小报告。各路将领作战,如果失礼或违抗“王命”,立即就地收押、处决。陈胜至死都把朱房、胡武之流认作忠臣,可是这些忠臣擅作威服,携私枉法——其实也没有“法”。总之,影响极坏,大失众心。
三、人物简介: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阳城人(今河南商水西南)。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广为后人所熟知。
其兴起和失败的迅速及其原因,值得玩味,研究。
秦在灭了六国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
可以说是从制度上除了始皇帝一家,彻底消灭了贵族世袭,
秦的爵秩里虽然还有关内侯和彻侯,但那都是靠军功和事功取得的俸禄称号,没有地方行政权,而且一般不许世袭,即使有个别世袭者也要累世递降。
可以说,秦朝的出现,等于已经去掉了旧时代王侯将相的“种”。
陈胜的起义口号,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
然而他所说的不是反对王侯们的血统论,而是号召大家想做王侯就去做,
这与之前诸侯间的厮杀不同,那个时期推翻正统王侯统治取代,是为主流社会文化不接受的!政权基本是在权贵间更替的!有个统治的合法性存在。
可以说,是秦的郡县制度,给了还有王侯企图的底层人民的一种造反借口,
也给了六国落魄贵族企图复辟的机会,
于是陈胜登高一呼,响应者如云,各路心怀叵测的野心家纷纷登场!
这也是,陈胜初期势力迅速扩大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陈胜就犯了第一个战略性错误,就是自己急着称王了!
还给自己修建了宫殿,设置了百官,却不愿借助楚国旧王室在楚人心中的惯性权威。过早暴露野心、私心,只能带来英雄豪杰们的离心,到最后,陈胜身边只剩下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和投机分子。
很简单,其他也想当王的人不与你合作了,而且把你当作竞争对手,
而秦军肯定要把率先称王的他,当作最主要消灭的目标!
所以,后来的朱元璋吸取教训,采取了缓称王的策略,是十分明智的!
没吸取这教训的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结局也是惨败!
第二个错误,就是用人不当,偏听专断!
陈胜本人没什么能力,身边被一些投机者,野心家所包围,
这些人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影响极坏,大失人心。
此间,吴广被同样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的部将谋杀夺旗,陈胜却封赏了那个部将,可见,他已经昏聩,不明是非远近了。
陈胜委任派去与秦军决战的统帅,竟然不是懂军事的将领,而是个叫周文的算命先生,
结果被秦将章邯率领的刚刚被赦免的大批刑徒、奴隶所击败!
同时,陈胜还派人去平定北方,结果派去的人相继自立为赵王、燕王。
这就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了,部下纷纷效仿他,自立为王去了!
犯了这两大错误,陈胜焉能不败?
于是在他起义半年后,他就被自己的车夫杀了,去领赏去了,可悲啊!
更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后来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大汉朝的时候,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被汉高祖斩钉截铁的回答了!!
刘邦与开国元勋们杀了匹白马盟誓:“妈了个巴子的,将来有谁不是姓刘而敢称王的,天下共诛之!”
历史在这里被刘邦开了把倒车,回到了分封制度,给自己的儿孙们留下了祸害!
陈胜吴广起义为何失败?明明受到百姓支持,只因忘了辅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