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如何操纵利润的?
2021-08-18 · 百度认证:平安银行官方账号
1、股票质押
上市公司向一些金融公司进行股票质押操作,获取一定的现金流,股票质押一般用于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一家商业银行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一家证券公司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并且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2、减持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减持操作,上市公司大股东任意连续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3、增发
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股票,来获得一定的现金,其中定向增发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80%。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8-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4-05-27 广告
操纵利润是一种既不合法又不合规的做法,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无非有两个:
为了保地位,有意做高利润;
为了少缴税,有意做低利润。
调节利润,其实就是简单的加减,简化一下,净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损益。在这里面做文章,可以有很多种(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1、固定资产延迟折旧。
这种手段对于制造业这种固定资产庞大的企业来说特别好用。我拿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例子打比方,笨笨花血本,大手笔买了一件2000块的大衣,想着过年回去见岳父岳母的。但你这么一算:笨笨10号回老家,21号回深圳,总共11天,这件大衣是为了见家长而买的,每穿一天就折旧2000/11=182块,假设笨笨月薪9000,平均每天收入300块(为了方便,按30天算),而过年回去这件大衣每天的折旧近200,想想还有点小心疼呢。
但是,如果你把大衣的折旧期延长,比如笨笨打算这件大衣穿2个冬天呢?1季按3个月算,90天*2年冬天=180天。2000/180=11块。每天才折旧11块有木有?!买的时候一点也不心疼。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大衣例子”。这家上市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8年调整至8-15年,预计可减少折旧约3.5亿,增加净利润约3亿!
2、坏账准备少计提。
这种多发生在那些行业地位不是很高的企业,因为应收款是人家先拿货,后付款,你不确定人家到底会不会还,为了充胖子,只能自嗨:少计提坏账准备。
比如这家上市公司将1-2年期的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由10%下调至5%。
也就是说,如果它有1亿的应收款,这一下子将增加500万(1亿*(10%-5%))的利润。
3、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
这个容易理解,比如一家企业2010年买了10套房,共1000万。到现在这些房子已经涨到了5000万。如果按照成本计量,那账面上依然是1000万,那如果改为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所谓的市价,那么账面上将是5000万,平白无故地增加4000万。
4、利息处理的猫腻。
在利息处理中,分为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比如说房企经常要贷款拿地盖房子,这里就会涉及到长期借款。如果房子还没盖好,这里又欠着银行的钱,这时的利息支出是算作资本化的,即算作房屋的价值,不影响利润;如果房子盖好了,开始出售,那就要费用化处理,应该算作出售价格的一部分。但这时就要把原来没算的利息算做费用,冲减利润。
因此,很多企业为了不减少利润,在账面上迟迟拖着不把在建工程确认为固定资产,因此利息也就迟迟不会影响到利润,间接地增加当期利润。但这种方法并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调节利润的手段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说明。但最后笨笨想提几个自己遇见比较奇葩的利润调节大法。
1、会计中俗称“垃圾箱”——应收款
感觉好像这钱收不回来了,但又对未来回款带有一丝幻想,这么纠结咋办?!没关系,放进应收账款吧!你看,既不影响利润,又不确认损失,多好!
2、商誉减值准备。
根据会计新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应当在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这其中就很有意思了。商誉的定价是很难界定的,你说值10亿,他说值百亿。因此很多企业会利用商誉为利润大洗澡,甚至破罐子破摔,反正今年扭亏无望,干脆多减值一些,减轻未来几年利润的压力。
3、投资收益。
还是拿买房子举例,比如你2010年买了A楼盘1套100平的房子,花了100万,现在2017年你又买了A楼盘1套100平的房子,花了500万;这时,你原来的那套房投资收益就是400万,利润也多了400万。是不是很神奇,买买买也能做利润。
讲真,如果你有扎实的会计基础,你去深挖财务报表其实比小说都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