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旗人是什么?
首先要消除一个误区,旗人并不是特指的女真人或者满族,旗人的组成来自多民族,主要是满,汉,蒙三族。
其次呢旗人是八旗制度下八旗中的人对自己的简称,到了后期人们也都习惯这么称呼了,当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统一建州女真后,将部众分为黄,白,红,蓝四旗,后来由于发展壮大,人数不断增加,在这四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选定他的兄弟子侄分别任每旗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即旗主,八旗制度由此最终定下来。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的根本制度,伴随着清王朝的始终,八旗军是清王朝的绝对主力部队,他们平时生产,战时作战,与明朝的军户制度相似。清朝入关后,清政府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即将军队按照民族划分,最后分为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共约二十二万人,这些部队统称为八旗并承担了大清王朝大部分的驻防和作战任务,而旗人就是这些人的后代。 八旗兵采取世袭兵制,他们无需种地经营即可按时领取政府发给他们的丰厚的饷银。
八旗子弟因为社会地位较高,生活养尊处优,清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长时间不接触战争,再加上军事训练较少,渐渐就丧失了战斗力,因而到了清朝晚期面对清政府对内对外战争八旗军的屡屡战败,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大臣分分放弃八旗军队重新组建军队,这才有了湘军,淮军等地方部队。不得不说的是,八旗军队在清政权初期确实作战勇猛,威慑天下,但任何的军事制度都要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若停滞不前必会被历史所淘汰。就像晚期的旗人,他们只会遛鸟,斗鸡,吸食鸦片,逛窑子,不说丧失战斗力,连基本的自食其力也没有了,“旗人”在当时成了混混的代名词,旗人像吸血虫一样吸附在摇摇欲坠的大清这个即将腐烂毁灭的躯体上,难怪老舍的《茶馆》里旗人常四爷说:“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这道出了多少旗人的心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