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丁汝昌的指挥错了吗?为何北洋舰队会失败呢?
由于北洋海军在1891年后基本上就停止了发展,各舰艇性能参次不齐,舰队的短板效应突出,这自然而然就成了北洋海军不得不采取雁行阵或斜列阵的阵法。由于各舰艇航速不同,速度快的舰艇,其作用也难以发挥。再反观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非常明智地将本舰队的十二艘军舰,分编成了两个战术编队,也就是航速快的第一游击队和航速比较慢的第二游击队。先是根据“T”字型战法的原则,将北洋海军置于其最佳射击角度之内,继而又采取灵活的机动战术,先打击北洋海军两边最老旧的两艘舰船,再对北洋海军摆出的雁形阵舰队实施分割包抄,最终在黄海海战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战果。
但这些是否就能表明北洋海军的失败是怪丁汝昌一人指挥的失误呢?其实不然,北洋海军的横队阵形是在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的指导下采用的,此阵形是历史上奥地利舰队在利萨海战中使用的著名阵法,日本联合舰队使用的是英国海军军官尹古鲁斯提案和指导的能有效发挥日舰侧面速射炮优势的单纵阵队形。两种阵形基本上都能有效地发挥各自舰队的优势,北洋海军的优势就是具有射程远、口径大的定、镇二舰的主炮,而日联合舰队的优势则是高航速和大量速射火炮,所以说丁汝昌的指挥是没有错的,因为他在两军开战之际,丁汝昌本人就被定远舰开跑震塌了年久失修的飞桥,从而坠落到主甲板上受重伤,而剩下的指挥完全由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代指挥。
19世纪的海战,各自舰队多用旗语信号来指挥,但在开展初期,定远舰的旗语信号装置就被破坏,定远舰也丧失了舰队的指挥功能,整个北洋舰队群龙无首,只能各自寻找可攻击的目标。当然,这也给日本联合舰队带来了充分的攻击优势,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速射炮的优势并稳定住阵形,取得击沉经远、致远、超勇三舰的战果,扬威、广甲自爆沉没,其余各舰重轻伤的战果。
黄海海战中的北洋海军并不是败在丁汝昌失误的指挥当中,而是败在朝廷的腐朽、战前没有明确指定代理旗舰以及舰艇老化、航速参次不齐、炮弹燃煤得不到补充从而影响了整个战局的失败。
而丁汝昌一生从戎,是北洋海军中资历最深的将领,虽然出身陆军,但却是最早使用洋枪洋炮的将领,早在甲午海战爆发之前,丁汝昌就意识到北洋海军已处于落后状态,他一再向朝廷申请,提出添船换炮刻不容缓,但清廷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他的任何请求,当时的北洋海军实际上已经处于装备严重失修,军火供应不足、弹药、煤炭质量极其低劣、战斗力下降的窘境。
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就算北洋海军也摆出T字阵形,甚至战况比这个横队阵形还要惨烈,因为当时的北洋海军除了定、镇二艘巨舰,其他舰的实力均不能跟日本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新式快船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