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古诗解释意思是什么?

 我来答
梧桐树下尽相思

2023-08-06 · TA获得超过753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3万
展开全部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全诗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以及拟人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的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作品原文】:

《小池》

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词句注释】:

  • 泉眼:泉水的出口。

  • 惜:吝惜。

  • 照水:映在水里。

  •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作品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小池》载于《诚斋集·江湖集》卷七,此集中所录之诗基本上按任职时间及季节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小池》诗其前第八个诗题是《丙申岁朝》。“丙申”即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岁朝”是指农历正月初一,由此可知《小池》诗当作于当年春节之后。《小池》诗其前第一、二个诗题分别是《夏日绝句》《暮春小雨》,可见这两首诗是创作于是春末夏初。《小池》诗其后第五个诗题是《极暑题钓雪舟》,表明当年极热之日作者仍在吉水“钓雪舟”书斋居住。吉水乃至江西、湖南境内,荷花首次开花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依据《小池》诗中的“树阴”“小荷”“尖尖角”等词汇,由此可以推论,此诗的创作时间应是淳熙三年(1176)五月初。其创作地点在吉水县境内,题中的“小池”当指杨万里故居“父子侯第”正前方的大水塘。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帐号已注销
2023-08-04 · TA获得超过422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00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6.6万
展开全部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

全诗原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珍惜,爱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喜气洋洋p

2023-08-02 · 还签啥名呀
q喜气洋洋p
采纳数:22826 获赞数:4552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首先,我们来看看原文:

《小池》

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阴 一作:荫)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 …… …… …… …… …… ……

然后,我们来看看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 …… …… …… …… …… …… ……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 …… …… …… …… …… …… ……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 …… …… …… …… …… …… ……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教育小百科达人
2021-02-24 · TA获得超过15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2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71万
展开全部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全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

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扩展资料: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夜枫游戏解读

2023-08-04 · 游戏领域创作者
个人认证用户
夜枫游戏解读
采纳数:837 获赞数:783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小池》古诗解释意思是:

泉眼无声珍惜细流,树阴照水钟爱晴柔。

小荷刚刚露出尖尖角,早已有蜻蜓立在上方。


《小池》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全文、译文、出处、创作背景、使用环境和作者简介:

全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处:

《小池》出自杨万里的诗作,他是宋代文学家,以山水田园题材的诗歌著称。这首诗被收录在《清嘉录》中。

创作背景:

《小池》描绘了一处小池塘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和赞赏之情。诗中概括了一幅自然画面:清澈的泉水流淌,树荫投射在水面上,小荷初露出嫩嫩的叶尖,蜻蜓盘旋在上空。通过这幅画面,展现了恬静、宁和的田园风光。

使用环境:

《小池》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充满了田园情趣,适合用于文学欣赏、修身养性、自然哲学的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的教材。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能够引发人们对于自然景物的关注和向往。

作者简介:

杨万里(1597年-1672年),字希孟,号牧斋,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文人、诗人。他的作品主要以田园山水和自然物象为题材,以真实、质朴的风格著称。杨万里的诗作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牧斋诗话》和《临安牧斋笔记》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文学史上,他被誉为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山水诗人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