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模块23:偏见之源
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社会化(权威人格、宗教、从众)。
1)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
主人视奴隶为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缺乏抱负的,正因为他们拥有这些特点,所以他们适合奴役。
社会学家海伦-迈耶-哈克指出了有关黑人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如何促进其社会地位低等地合理化:许多人认为这两个群体智力低下、情绪化、未开化,对他们的从属角色“心安理得”
那些有权力点男性刻板地认为他们的女下属给予了他们许多赞赏,但资源相对较少,因而损害了她们的工作绩效。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使男性维持他们的权力地位。这种对女性看似善意的歧视(暗示女性是弱者,并且需要帮助),通过灌输一些侵入性想法,如自我怀疑、成见、自尊降低,使得女性的认知表现变差了。
2)偏见起源于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家庭社会化对儿童偏见有影响,甚至儿童的内隐种族态度反映的是父母外显的偏见。
德国纳粹顽固分子,便心理学家定义为种族中心主义者,他们普遍拥有权威人格的倾向——不能容忍软弱,具有惩罚性的态度以及服从群体内部的权威。
权威人格的人,在孩提时代往往经历过严苛的管束。这可能导致他们压抑了自己的敌意和冲动,并将这些敌意和冲动“投射”到了外群体身上。权威人格儿童的不安全感,似乎使他们倾向于特别关注权力和地位,容易形成非对即错的僵硬思维方式,难以忍受模糊性。
权威人格者倾向于服从那些权力比自己大的人,攻击或惩罚那些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权威主义倾向在经济衰退、社会巨变、日子变得艰难时,会急剧高涨。
3)宗教和偏见:那些得益于社会不平等的人,在声称“人生而平等”的同时,还需要为让各种事情维持现状而寻求合理化辩解。几乎所有国家领导者,都利用宗教来使当前的秩序神圣化。
宗教和偏见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提问。戈登-奥尔波特总结:“宗教的作用显得自相矛盾。它制造偏见,同时又消除偏见”。
从众:偏见一旦形成,它在很大程度上就会由于惯性而持久存在。如果偏见被社会所接受,那么许多人将会遵循阻力较小的通道,顺从这种潮流。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因为憎恨的需要而产生,但更可能是因为被人喜欢和接受的需要而产生。比如,当人们听到性别歧视的笑话后,对女性的支持就会减少。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和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
1)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痛苦和挫折(目标受阻)常常引起敌意。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尚未可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比如美国内战后,南方对黑人滥用私刑的行为增长,令人闻风丧胆的3k党人就是“替代性攻击”影响的群体。
竞争是挫折的来源之一。当两个群体为工作、住房或社会声望而竞争的时候,一个群体实现了目标,这将成为另一个群体的挫折。因此,现实群体冲突理论认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是一个经济学理论,高斯提供了一个案例,牛吃麦,牛群归畜牧者所有,麦归耕种者,牛群吃麦可以,但耕种者要收取费用,自由当牛群吃麦的边际增值=麦的边际损值,双方才能利益最大化。如果牛群吃麦的边际增值<麦的边际损值,那么畜牧者就会约束牛群吃麦。),就是一个与此有关的生态学原则,它认为有同样需求的物种之间竞争最激烈。
比如,在美国,对黑人偏见最强的白人往往来自最接近黑人的社会经济阶层。比如为什么有这种现象,跟你同一起跑线的人,为什么最看不惯你,歧视和编排你。
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心理学家约翰-特纳和米歇尔-霍格注意到我们还是很自然地以我们的群体来描述自己。
自我概念(即我们感觉自己是谁)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个人同一性(我们对自己的个人特性和态度的感受),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同一性。
我们可能是学生、党员、中国人等,身上肩负着如此多的社会身份,如同玩纸牌,在最恰当的时候打出各张牌。
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表现有3点:
• 我们归类:我们发现将人,包括我们自己,归入类别是很有用的。
• 我们认同:我们讲自己与特定的群体[我们的内群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
• 我们比较:我们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进行比较,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
[我们评价自己的时候,会部分地根据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比如年轻人喜欢加入各种组织。]
[个人同一性(个体成就和自我服务偏见)和社会同一性(群体成就和内群体偏见)共同培育自尊。]
描述自己是谁,意味着描述自己不是谁,被内圈子接纳,有归属感,天然排斥外圈子。
内群体偏见提供积极自我概念,当我们的群体获得成功时,通过强烈地认同于该群体,我们也可以使自己感觉更好。当学校球队赢了,我们会说我们赢了,输了,则会说,他们输了。
内群体偏见滋生偏袒:认为本群体比别的群体好。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而言规模小、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
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地需要:社会地位是相对的,要感觉自己有地位,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因此,从偏见或任何社会地位等级系统中可以获得的一种心理优势就是高人一等的感觉。
有着稳定社会地位的人对于优越感的需求相对弱一些,这就是为什么贵族比暴发户的优越感需求弱,社会地位低的女生联谊会比社会地位高的女生联谊会更喜欢攻击其他女生联谊会的原因,通过攻击获得优越感。
蔑视外群体还可以满足另一种需要:对一个内群体的归属需要。知觉到共同的敌人会使一个群体团结起来,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派别精神就减少。当员工都感到与管理层对立,员工之间的同事情谊最浓。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和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
刻板信念和偏见态度的存在,是正常思维过程的副产品,许多刻板印象,与其说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怨恨,还不如说产生于心理活动机制。
错觉是我们解释世界过程的副产品,刻板印象也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副产品。
1)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 自发类别化:种族和性别,是当今世界最有效的对人进行分类的方式。
• 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我们把外群体看作相似的,更可以发现内群体的差异性。比如,欧洲以外的人将瑞士人看成很相似的人,但对瑞士人来说,瑞士人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的群体。
•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独特的人、极端事件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歪曲我们的判断。
• 独特的人:独特性形成自我意识,一群人中的男性会时刻察觉女性针对他的独特之处所作出的反应。少数群体的个体独特性越高,多数群体就会越高估这一群体的人数。
• 独特事件:非典型群体中的某个人只做出了一次不常见的行为,便可以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虚假相关,大众媒体反映并助长了这种现象。比如一个同性恋虐杀,人们往往会提到同性恋,相反异性恋虐杀,人们会选择忽略性取向。
2)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在解释别人行为时,我们常犯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而忽视了重要的情境力量。之所以犯这类错误,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人而非情境。
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讨论:公正世界现象!
• 比如丽江女生被划破脸蛋,有吃瓜群众说她不自爱,这么晚出去,肯定做了什么不好的行为之类。
• 心理学实验表明,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
• 有人对社会不公正漠不关心,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不公正,他们相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相信受害者的一切都是罪有应得。
• 这些信念使得成功者确信他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完全应该得到的,获得幸运的人自豪的同时,也不必对不幸者承担责任。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和刻板印象的威胁。
1)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偏见是一种预先判断,其能引导我们对事件的解释
只要群体成员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我们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此类行为开脱。
也许你也能回忆起过去某个时刻,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摆脱不了某人对你的评价,当时你无论做什么,始终被人误解。一旦某人预期与你见面不会愉快时,误解就很有可能产生。
威廉-伊克斯的实验:他们正对的几组正处于大学的男士,当这些难事来到实验室时,两两配对成一组,实验者向每对当中的一个人预先给予虚假的告诫:另外那个人是“我近来交谈过的人当中最不友好的人之一”。随后介绍两个人相互认识,并让他们单独相处5分钟。在实验的另一条件下,引导这些学生,让他们参与的另一方特别友善。
两种条件下,对方对新结识的人都非常友好。事实上,预期对方不友好的人,异乎寻常地试图表现出友好,而且他们的微笑及其他友好举止激起了热烈的回应。但与有积极偏见的学生有所不同,这些预期自己会遇到不友好伙伴的人,把这种互相友好归结于是他们自己“小心翼翼”地对待对方的结果,他们事后表现出对对方更多的不信任和不喜欢,并认为对方的行为不那么友好,尽管实际上,搭档是很友好的。
2)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歧视,感觉黑人搬进社区会不好,一旦发生任何事情就会跟黑人扯上关系,证明自我预言的正确性。
3)刻板印象的威胁:当一个白人住进黑人社区,这种陌生环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导致我们心理和生理机能下降。媒体能激起刻板印象威胁,比如海报中的无脑女性,导致女性在数学等领域表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