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宋江征讨过方腊吗
宋史上关于方腊的记载见列传二百二十七方腊传。
“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
……,徽宗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以东,且谕贯使作诏罢应奉局。
三年正月,腊将方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已而大军至,合击贼,斩首九千,筑京观五,贼还据杭。
二月,贯、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腊复焚官舍、府库、民居,乃宵遁。
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
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
四年三月,余X悉平。
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 ……, 王师自出至凯旋,四百五十日”。
可见方腊是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起义,宣和三年二月基本败局已定,四月被俘,宣和四年三月余X被彻底平定。
其规模达六州五十二县,涉及人口二百万,(按宋史地理志,北宋末总共有4京,30府,254州,63监,1234县,人口4500多万)。
朝廷动用了15万大军,出动了枢密使童贯才镇压下去的。
其中没提宋江参加了平定方腊。
另据列传一百二十三韩世宗传:“宣和二年,方腊反,江、浙震动,调兵四方,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
……,世忠穷追至睦州清溪峒,贼深据岩屋为三窟,诸将继至,莫知所入。
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
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
从这段看,方腊是被日后的抗金名将韩世忠擒获的,但功劳被辛兴宗抢去。
宋史上有关宋江的记载总共有三段,分别是:
本纪二十二徽宗四,宣和三年有“二月庚午,……癸巳,赦天下。
是月,方腊陷处州。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列传一百十二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列传一百十二侯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从上面的史料可以看出,第一、宋江投降应该是在宣和三年二月以后的事情。
第二、宋江一度还是挺嚣张的,“官军数万无敢抗”,但属于流寇性质。
第三、宋 *** 不会很多,张叔夜用了卧底和千名死士设伏加上少量“轻兵”、“健卒”就搞定了宋江,而宋江则是在副手被擒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才被迫投降的。
第四、侯蒙(时任毫州知州)曾经建议宋江去打方腊,但朝廷似未接纳。
那么宋江到底有没有参加了平定方腊的战争呢?我们再看看其他资料,据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宋记卷九十四,宣和三年所发生的有关事情按时间顺序如下:
正月,“方腊陷婺州,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
二月,“降诏招抚方腊”。
“方腊陷旌德县及处州。
步军都虞候王禀复杭州。”
同月,“淮南盗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
知亳州侯蒙上书,言江才必过人,不若赦之,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命蒙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张叔夜知海州。
江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江径趋海滨,劫巨舟十馀,载卤获。
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所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三月,“方腊再犯杭州,步军都虞候王禀等战于城外,斩首五百级。
官军与贼战于桐庐,败之,遂复睦州。”
四月,“童贯、谭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
方腊焚官舍、府库、民居宵遁,还青溪帮源洞。
贯等合兵击之,腊众尚二十万,与官军力战而败,深据岩屋,诸将莫知所入。
王渊裨将韩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捣其穴,格杀数十人。
庚寅,擒腊以出。
世忠,延安人也。
忠州防御使辛兴宗,领兵截洞口,掠为己功。
诸将并取腊妻子及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洞石穴中,杀贼七万馀人,其X皆溃。
腊之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
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里。”
八月,“方腊伏诛。”
续资治通鉴的记载与宋史完全吻合,有些文字也完全相同。
宋江宣和三年二月投降。
而同月官军对方腊的战事也开始占据主动,“复杭州”,三月“复睦州”,四月方腊被俘,基本被平定,八月伏诛。
没提到宋江同平定方腊有任何关系。
宋会要辑稿有关评定方腊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到宋江。
在野史中倒是有所提及,据李[上直下土]的《皇宋十朝纲要》卷一八,“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
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前半段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符合。
后面则提到六月份辛兴宗同宋江破贼上苑洞。
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都提到了辛兴宗参与平定方腊,却没有提到宋江。
可见即便宋江参加了平乱,这支部队也是可有可无的,最多是一支偏师。
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曾引用《中兴姓氏奸邪录》和《林泉野记》中有关宋江征讨方腊的记载,但这毕竟不是第一手史料,所以不能做数。
而于1939年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铭中,明确记载折可存平定方腊后,“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 。
另外,时任大名府元城县尉的李若水(后官至礼部侍郎,靖康二年与徽、钦二宗一起被俘,拒绝金国高官厚禄劝降,不屈就义,谥“忠愍”)的《忠愍集》卷二有诗一首: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据此考证出,历史上宋江虽曾招安投降,但并无征方腊一事,后又叛,被折可存在平定方腊余X后所镇压。
本人倾向于邓老先生的结论,综合上面的史料,宋江投降不会早于宣和三年二月这点是肯定的,而此时方腊基本大势已去,方腊被俘是在宣和三年四月。
而李若水的诗,有明显的时间要素“去年”、“今年”,也就是说到了宋江投降后的第二年宣和四年,宋江等人的作为是不令朝廷正统看法满意的,否则就不会“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这么说了。
若是宋江投降后,作为主力去镇压方腊,李若水断不会这么写。
从这个角度看,宋江基本上不可能去平定方腊。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水浒上所谓宋江率梁山大军打方腊建功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
即便按野史的说法,宋江投降后参加了这次平乱行动,顶天了也就是在方腊被俘之后带了一支小部队参与镇压方腊的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