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的文言文21篇

 我来答
正香教育
2022-10-02 · TA获得超过553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4万
展开全部

1. 中考必考的十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2. 中考必背19篇文言文(全文内容)

1、《论语》十则 (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 陶渊明 (八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三峡 郦道元 (八上)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马说 韩愈 (八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八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3. 中考复习哪22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

2.《孟子》两章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曹刿论战 左传

4.出师表 诸葛亮

5.岳阳楼记 范仲淹

6.醉翁亭记 欧阳修

7.与朱元思书 吴均

8.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9.《诗经》两首 关雎;蒹葭

10.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11.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13.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14.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15.饮酒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16.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9.己亥杂诗 龚自珍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1.赤壁 杜牧

22.过零丁洋 文天祥

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4.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25.使至塞上 王维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木兰诗 乐府民歌

29.观沧海 曹操

30.次北固山下 王湾

3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33.月下独酌 李白

3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35.雁门太守行 李贺

36.卜算子?咏梅 陆游

37.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3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3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4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4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4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5.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

46.长歌行 汉乐府

4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48.黄鹤楼 崔颢

49.秋词 刘禹锡

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51.竹里馆 王维

52.滁州西涧 韦应物

53.约客 赵师秀

54.论诗 赵翼

55.过故人庄 孟浩然

56.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57.夜雨寄北 李商隐

5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5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60.观书有感 朱熹

包括古诗词

4.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5. 中考古文61篇,其中古诗歌40篇,文言文21篇,请给我准确的题目、

一、文言文阅读。

(共8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略无阙处( ) ②不见曦月( ) ③素湍绿潭( ) ④清荣峻茂(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同时找出本文中能印证理由的原句抄写在横线上。

(4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出师表(选段)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⑴性行淑均( ) ⑵汉室之隆(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⑴志虑忠纯 ⑵裨补阙漏 ⑶优劣得所 6.文中回忆了先帝在世时“叹息痛恨”的情形,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2分)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 凄神寒骨 ( )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 c、(1)潭中鱼可百许头(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 9.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10.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判断流入小石潭的溪水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12.选出下面几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1分)(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故意 b.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即使 c.皆以美于徐公 以:把 d.火齐之所及也 之:的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①闻寡人之耳者 翻译: ②皆朝于齐 翻译: 14.桓侯丧命,齐国强盛,两个故事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9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6. 中考必考文言文篇目

Well

我有本09年的广东省中考必考篇目

目录如下

上篇 文言文

1《论语》十九则

2 鱼我所欲也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曹刿论战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6 出师表

7 桃花源记

8 三峡

9 马说

10 陋室铭

11 小石潭记

12 岳阳楼记

13 醉翁亭记

14 爱莲说

15 记承天寺夜游

16 送东阳马生序

17 愚公移山

18 与朱元思书

19 口技

下篇 古代诗歌

1 关雎

2 蒹葭

3 观沧海

4 饮酒

5 木兰诗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次北固山下

8 过故人庄

9 使至塞上

10 黄鹤楼

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 行路难

13 望岳

14 春望

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 观刈麦

20 钱塘湖春行

21 雁门太守行

22 赤壁

23 泊秦淮

24 夜雨寄北

25 无题

26 相见欢

27 渔家傲

28 浣溪沙 (晏殊

29 登飞来峰

30 江城子.密州出猎

31 水调歌头

32 浣溪沙(苏轼

33 游山西村

34 西江月

35 破阵子

36 过零丁洋

37 天净沙.秋思

38 山坡羊.潼关怀古

39 己亥杂诗

7. 中考必背文言文24首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9.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0.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13.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1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中考有多重要?

16. 中考和高考一样,是一个人群的分水岭,考上了普高就意味着需要向大学进发,而没考上就会进入专职学校,两种人的发展轨迹就会变化,从而改变一生。

17. 中考相对于高考来说不是太难,因为中考是学业水平考试,而高考则是人才选拔考试,所以如果中考没有考好就意味着读书上大学这条路也许不适合自己。

8. 中考语文必考19篇文言文的总结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1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编辑本段](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薛谭乃射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编辑本段](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编辑本段](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朗诵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 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编辑本段](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