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这门课真好吗?
语文这门课真好,可以欣赏美文,可以学习文字技巧,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作家要表达的东西。不需要你去解繁琐的方程式,不需要你去记背不完的单词。这门课一直是我钟爱的课程,它在我心里永远都有无法取代的位置。因为热爱,所以我对那些课文如视珍宝,反复阅读,以至于现在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一,《金色的鱼钩》。
这篇课文取材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老班长为了让战士们有体力继续前进,用缝衣针做了一个鱼钩,在小河里钓鱼给他们吃。所有人都吃到了鱼肉喝到了汤。唯独老班长的碗里是鱼骨,他假装着自己也吃过,却被作者发觉他没吃。当时我特别心疼老班长,加上老师对革命年代的介绍,更让我心生感动。所以一直记得这篇课文,对红军心有敬佩。
二、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原文里是这么描写的: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当我读到“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顿时觉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三、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是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浓厚的爱意。
四、《凡卡》
“亲爱的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我在给您写信,祝您有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当时的语文课文里面,这篇也给我极深的印象。是俄国作家契珂夫的小说节选,可怜的凡卡没有饭吃,睡不好觉,还要被老板娘打骂。我的心里难受极了,一直想知道凡卡为什么不和爷爷住在乡下,而要去城里受苦。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这是小说,并不是真实的故事,是作家揭露时代黑暗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