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 1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类与自然环境 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平衡的建立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生物能量金字塔 毁林的恶果--洪旱灾害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大地的绿色屏障 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
人类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据估算,现代农业获得的农产品可供养五十亿人口,而原始土地上光合作用产生的绿色植物及其供养的动物,只能供给一千万人的食物。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随着出现在人类面前。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日益恶化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
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大自然中约有200万种生物。它们之间互相结合成生物群落,靠地球表层的空气、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生存和发展。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平衡系统,就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又称无机环境、物理环境)四大部分,这就是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小的如一滴水、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等。池塘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池塘里有各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细菌、真菌以及这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水、底泥、阳光、温度等非生物环境。水生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小型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动物和有根植物又被鱼类作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残体最终被水和底泥中的细菌、真菌及腐食性动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成为自然界的基本活动单元,它的功能就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人类活动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以保持原有状态不受破坏。比如,池塘里的鱼被捕捞后,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天敌减少,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就会迅速繁殖起来,这又对鱼类繁殖大有好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但是,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大规模地干扰,自动调节就变得无济于事,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由于大规模开垦西部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失去保护,终于导致一场"黑风暴"事件,刮走3亿多吨土壤,全国冬小麦一年减产50多亿千克。
随着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日益加强,像原始森林和极地那样的原始生态系统已很少见,人们正以大量的养殖湖、薪炭林和乡村等半人工生态系统及城市、工厂等人工生态系统所取代。不过,人类已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是一个整体,把自己的事和环境联成一个系统来考虑,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以便更好地保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无机界)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并形成整体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单细胞的藻类和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些细菌。绿色植物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且成为地球上一切生物和人类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外界能量和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而以消耗生产者为生。草食动物以植物作为直接食物,称为一级消费者,如蝗虫、蚱蜢等;以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称为二级消费者,如青蛙、蟾蜍等;以肉食动物作为食物的动物,则称为三级消费者,如蛇、猫头鹰等。这些消费者是在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尤其是对生产者的过度生长、繁殖起着控制作用。
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低等原生动物,如土壤线虫、鞭毛虫等。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它们把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非生物环境。如果没有分解者,死亡的有机体就会堆积起来,使营养物质不能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循环,最终使生态系统成为无水之源。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数量十分惊人。有人估计,在一万平方米的农田土壤中,细菌的重量可达8千克。
非生命物质,即无机界,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分工,也有协作。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食物;消费者把生产者的数量控制在非生物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排泄物最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正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生态系统能够不停地发挥作用。
食物链与食物网
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叫做食物链。
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类是捕食性食物链,以植物为基础,由植物到小动物,再到大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青草→蝗虫→蛙→蛇→鹰,就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寄生性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由小动物寄生在大动物身上: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
三是腐生性食物链,也称分解链,在死的动植物残体上,从繁殖细菌、真菌及某些土壤动物开始: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就属于这种类型。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营养级。任何一种生物都属于一定的营养级。任何食物链上,后一种动物只能吃食、同化前一种动物所能提供能量的一部分,并通过新陈代谢等又消耗一部分能量。后一种生物最终只能贮藏从前一种生物中摄取能量的5-20%。这就是说,能量沿着食物链的营养级逐级流动,不断减少。一般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会多于五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取食关系是很复杂的。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不只吃一种食物。各生物成分之间在取食关系上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转化,就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思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多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飞机向猫扫射,并派上百名士兵去捕杀猫。由此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入环境。人们也毫无觉察地通过食物链而把有害物质摄入体内,癌症就选择这条途径暗自潜伏起来。据美国癌症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美国的淡水鱼已患癌症的约有300多种,在鱼体的任何部位都能观察到癌。所以,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必须保护好环境。
生态平衡的建立
生态系统也像人一样,有一个从幼年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程。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的结构、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生物数量比例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比如,水塘里的鱼靠浮游动植物生活,鱼死后,水里的微生物把鱼的尸体分解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成为浮游动植物的食物,浮游动物靠浮游植物为生,鱼又吃浮游动物。这样,在水塘里,微生物--浮游动植物--鱼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生态平衡。
在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生态系统内部物种越丰富,食物网就越复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以多渠道进行。如果某一环节受阻,其他环节可以起补偿作用。比如隼以兔、田鼠、麻雀、蛇为食物,当兔、蛇被捕杀,隼就转到吃麻雀、田鼠为主。当然,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危机。欧洲移民刚到澳大利亚时,发现那里青草茵茵,于是大力发展养牛。后来牛粪成灾,造成牧草退化,蝇类滋生,只得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才使牧场恢复原貌。
影响生态平衡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火山爆发、雷击火灾、地震、泥石流等,属于自然因素;过度垦荒、放牧,乱捕滥猎等等,属于人为因素。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如埃及阿斯旺大坝挡住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下游的土地贫瘠化;河里的营养物质减少,使尼罗河三角洲和地中海的渔业生产受影响,埃及沙丁鱼的捕捞量减少。又如印度北部山区由于森林资源全部被砍光,引起1978年的特大洪水,结果两千多人被淹死,4万头牲畜被冲走。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在这种平衡系统内部时时刻刻发生着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虽然这种平衡系统对外界的干扰相当敏感,但这并不是说人类不能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为了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人类完全可以建立新的平衡。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池塘",使桑、蚕、鱼的生产相互促进,是农业生态平衡的成功例子。此外,我国人民把北大荒改造成"北大仓",也是一个重建高质量生态平衡的典型。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生物有机体大约由4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硫、磷是最主要的元素,它们都来源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和生物群落。
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消费者消耗;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及生产者的残体被分解者消化,又转化为无机物,返回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
地球上无数个这样的物质循环,汇合成生物圈的总的物质循环。以生物圈的碳循环为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取走,合成碳水化合物贮存在体内,食草和食肉动物再分别通过食物链吸收这种营养物质。动物的呼吸和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又将碳以二氧化碳形式排入大气。未经完全分解的有机残体埋在地下,堆积在海底,转化成煤、石油和天然气,人类开采化石燃料,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也向大气排入大量二氧化碳。
象碳一样,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流动。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使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协调一致,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人类大规模干扰,物质循环不能畅通进行,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生态失调。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将大量的矿产从地下开采出来,并且人工创造了一些自然环境中本来不存在的物质,使物质循环受到空前影响,某些物质在局部富集或缺乏,产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环境效应。比如,人们大量燃烧石油、煤等燃料,加上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就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聚积在近地表上空,像温室的隔膜一样,阻止地面热量向外层空间散失,产生温室效应。有人估计,如果按目前的速度继续燃烧化石燃料的话,到2050年,全世界的平均气温将要升高3℃,后果不堪设想。
生物能量金字塔
人们在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时,把每个营养级有机体的生物量、能量及个体数量按营养级的顺序排列起来,描绘成图,竟和古建筑--埃及的金字塔的形状相似。人们把这种图形叫做"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表示各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配置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金字塔,是由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沿着营养级逐级上升,能量越来越少,这就造成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够满足后一个营养级少数生物的需要。一般来说,每一级生物的能量仅有10%左右转移到下一级生物。由于能量递减,生物的个体数目也急剧减少。如果在一个池塘里,要有500千克浮游植物才能维持50千克浮游动物的生活,这50千克浮游动物才够5千克鱼的食料,而这5千克鱼只能使18岁的青年人增加0.5千克体重。又如,老虎以羊和鹿为食物,羊、鹿以草为食物,能量则沿着草→羊和鹿→老虎这一食物链很快减少,可供老虎的食物能量不多,老虎的数量也就不多。所以,我国一向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表明在有限的生存环境条件中不可能供养许多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老虎。
无论是从生物量看,还是从能量来看,或者从生物的个体数目来看,它们都呈金字塔形递减。这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特点。
毁林的恶果--洪旱灾害
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如果没有森林,就会出现有雨洪水泛滥,无雨干旱成灾的状况。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然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态资源(恒定资源),如光、热、水、风力、潮汐等;二是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三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资源退化了,枯竭了,就要阻碍生产的发展。采矿工业如果实行盲目开采,就会带来矿产资源枯竭。一个人不能离开水、空气、阳光、土地等等,这些资源一旦缺少,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如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可是每人的占有量却低于很多国家。又如水资源,每人平均仅2700立方米,大大低于世界每人平均11000立方米的占有量。再如占有林地,人均只有1.7亩,而世界人均占有林地面积是15.5亩。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势必要影响和改变环境;同时,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较低,又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不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就是对环境的最好保护。对此,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观点,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就某一种资源来说,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期内,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人估计,如果世界各国都仿照美国消耗矿物,那么,世界的锌半年耗尽,石油7年耗尽,天然气5年耗尽,铜矿9年耗尽,铅矿4年耗尽。所以,珍惜各种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
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进步的标尺。
自然保护区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重要自然历史遗迹及重要水源地带等划出界限,加以保护的自然地域。它包括生态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特定自然对象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禁伐区、禁渔区、禁猎区;冰川遗迹、温泉、化石群等。
自然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它的具体内容,一是保护基本上处在原始状态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如我国吉林长白山温带山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二是保护、恢复受人类破坏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如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三是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生态系统,如珍稀动物、文物古迹、化石产地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公园。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从此之后,各种各样的自然保护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建立。现在,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10%以上的有日本、美国、德国、肯尼亚等。
我国从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划定自然保护区。到1987年,全国共有自然保护区481个,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47%。其中,属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30个。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特殊自然风景为主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5平方千米;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是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第一个水源保护区是云南松华坝水源水系保护区;唯一的特殊地质地貌保护区是黑龙江五大莲池自然保护区,人们称为"火山自然博物馆"。
自然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能使自然资源得到保护、繁殖、引种、发展,并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对促进生产、教育、医疗、科研等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成千上万的物种,生长在其中的红松林就好像一座水库,把雨水涵蓄在土壤中,即使连续下暴雨两个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也不会造成水分流失。又因为保护区内有上百种天然医生--益鸟益虫,所以大片的松树、杉树、杨树、桦树很少受到虫害。
保护大地的绿色屏障
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在保护环境方面,森林的生态效益大大高于直接经济效益。芬兰一年生产价值17亿马克的木材,而森林的生态效益提供的价值达53亿马克。美国森林直接提供的价值和生态效益的价值之比是1∶9。
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据测定,一亩森林一般每天产生氧气48.7千克,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1公顷的柳杉林,每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女贞、丁香、梧桐、垂柳、桧柏、洋槐等对减轻氟化氢有很好作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水冲刷干净,林地需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46年,裸地为18年。这说明,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森林能涵养水源。
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贮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我国一向有"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的说法。树木好像抽水机一样,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洒到大气环境中去。一亩杉木林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可蒸腾170吨水。在同一纬度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森林比海洋蒸发的水分多一半。此外,树木还能防风固沙、降低噪声。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想到了利用森林植被的一面,忽视了保护的一面,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翠柏烟峰,清泉灌顶",森林覆盖率在西周时期达53%。现在森林被毁,高原被流水切割得支离破碎,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年从三门峡下泄的泥沙平均达16亿吨,带走的氮、磷、钾肥分别约4千多万吨,相当于我国化肥年产量的近四倍。森林减少又导致沙漠化土地日益扩大。现在,全世界每年有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为沙漠。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00年,全世界沙漠化土地将扩大20%,耕地将损失1/3。森林减少也使气候恶化,灾情剧增,农业减产。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另一方面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让森林成为大地的绿色屏障,在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野生动物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医药以及皮革一类的工业原料;渔业发展离不开水生动物,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益鸟、益虫的保护,农业生产也难以正常进行。
为人类提供肉食和奶类的家禽家畜只有几十种,而地球上的动物种类至少有100万种,为我们提供了能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 。野生癞蛤蟆由于肉味异常鲜美,已经成了智利人民的佳肴;中美洲和南美洲出产的水豚,可以养到猪一般大,成了委内瑞拉人民食用的牛肉的代用品。
丰富多采的野生动物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天然"基因库",它可以为我们培育新品种提供多种多样的自然种源。许多野生动物还是仿生学的起点。如响尾蛇导弹,是受响尾蛇用热定位器捕捉猎物的启发,制成的一种红外制导导弹。有些动物如大熊猫、扬子鳄等被称为活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许多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
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现在,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森林被毁,剥夺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污染又给它们带来死亡;还有人类大量捕杀,使许多珍贵种类濒临灭亡。据报道,欧洲大雷鸟正在急剧衰落,美洲白鹭只剩下几十只,非洲犀牛濒临灭绝边缘,澳洲鸭嘴兽所剩无几,阿拉伯长角羚羊已接近绝种,鲸类正苟延残喘,夏威夷雁也大量减少。
现在,保护野生动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早在1962年就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并且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起到很好的作用。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生物能量金字塔 毁林的恶果--洪旱灾害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大地的绿色屏障 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
人类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据估算,现代农业获得的农产品可供养五十亿人口,而原始土地上光合作用产生的绿色植物及其供养的动物,只能供给一千万人的食物。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随着出现在人类面前。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日益恶化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
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大自然中约有200万种生物。它们之间互相结合成生物群落,靠地球表层的空气、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生存和发展。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平衡系统,就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又称无机环境、物理环境)四大部分,这就是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小的如一滴水、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等。池塘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池塘里有各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细菌、真菌以及这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水、底泥、阳光、温度等非生物环境。水生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小型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动物和有根植物又被鱼类作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残体最终被水和底泥中的细菌、真菌及腐食性动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成为自然界的基本活动单元,它的功能就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人类活动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以保持原有状态不受破坏。比如,池塘里的鱼被捕捞后,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天敌减少,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就会迅速繁殖起来,这又对鱼类繁殖大有好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但是,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大规模地干扰,自动调节就变得无济于事,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由于大规模开垦西部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失去保护,终于导致一场"黑风暴"事件,刮走3亿多吨土壤,全国冬小麦一年减产50多亿千克。
随着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日益加强,像原始森林和极地那样的原始生态系统已很少见,人们正以大量的养殖湖、薪炭林和乡村等半人工生态系统及城市、工厂等人工生态系统所取代。不过,人类已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是一个整体,把自己的事和环境联成一个系统来考虑,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以便更好地保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无机界)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并形成整体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单细胞的藻类和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些细菌。绿色植物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且成为地球上一切生物和人类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外界能量和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而以消耗生产者为生。草食动物以植物作为直接食物,称为一级消费者,如蝗虫、蚱蜢等;以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称为二级消费者,如青蛙、蟾蜍等;以肉食动物作为食物的动物,则称为三级消费者,如蛇、猫头鹰等。这些消费者是在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尤其是对生产者的过度生长、繁殖起着控制作用。
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低等原生动物,如土壤线虫、鞭毛虫等。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它们把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非生物环境。如果没有分解者,死亡的有机体就会堆积起来,使营养物质不能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循环,最终使生态系统成为无水之源。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数量十分惊人。有人估计,在一万平方米的农田土壤中,细菌的重量可达8千克。
非生命物质,即无机界,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分工,也有协作。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食物;消费者把生产者的数量控制在非生物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排泄物最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正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生态系统能够不停地发挥作用。
食物链与食物网
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叫做食物链。
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类是捕食性食物链,以植物为基础,由植物到小动物,再到大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青草→蝗虫→蛙→蛇→鹰,就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寄生性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由小动物寄生在大动物身上: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
三是腐生性食物链,也称分解链,在死的动植物残体上,从繁殖细菌、真菌及某些土壤动物开始: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就属于这种类型。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营养级。任何一种生物都属于一定的营养级。任何食物链上,后一种动物只能吃食、同化前一种动物所能提供能量的一部分,并通过新陈代谢等又消耗一部分能量。后一种生物最终只能贮藏从前一种生物中摄取能量的5-20%。这就是说,能量沿着食物链的营养级逐级流动,不断减少。一般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会多于五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取食关系是很复杂的。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不只吃一种食物。各生物成分之间在取食关系上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转化,就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思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多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飞机向猫扫射,并派上百名士兵去捕杀猫。由此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入环境。人们也毫无觉察地通过食物链而把有害物质摄入体内,癌症就选择这条途径暗自潜伏起来。据美国癌症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美国的淡水鱼已患癌症的约有300多种,在鱼体的任何部位都能观察到癌。所以,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必须保护好环境。
生态平衡的建立
生态系统也像人一样,有一个从幼年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程。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的结构、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生物数量比例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比如,水塘里的鱼靠浮游动植物生活,鱼死后,水里的微生物把鱼的尸体分解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成为浮游动植物的食物,浮游动物靠浮游植物为生,鱼又吃浮游动物。这样,在水塘里,微生物--浮游动植物--鱼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生态平衡。
在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生态系统内部物种越丰富,食物网就越复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以多渠道进行。如果某一环节受阻,其他环节可以起补偿作用。比如隼以兔、田鼠、麻雀、蛇为食物,当兔、蛇被捕杀,隼就转到吃麻雀、田鼠为主。当然,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危机。欧洲移民刚到澳大利亚时,发现那里青草茵茵,于是大力发展养牛。后来牛粪成灾,造成牧草退化,蝇类滋生,只得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才使牧场恢复原貌。
影响生态平衡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火山爆发、雷击火灾、地震、泥石流等,属于自然因素;过度垦荒、放牧,乱捕滥猎等等,属于人为因素。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如埃及阿斯旺大坝挡住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下游的土地贫瘠化;河里的营养物质减少,使尼罗河三角洲和地中海的渔业生产受影响,埃及沙丁鱼的捕捞量减少。又如印度北部山区由于森林资源全部被砍光,引起1978年的特大洪水,结果两千多人被淹死,4万头牲畜被冲走。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在这种平衡系统内部时时刻刻发生着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虽然这种平衡系统对外界的干扰相当敏感,但这并不是说人类不能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为了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人类完全可以建立新的平衡。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池塘",使桑、蚕、鱼的生产相互促进,是农业生态平衡的成功例子。此外,我国人民把北大荒改造成"北大仓",也是一个重建高质量生态平衡的典型。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生物有机体大约由4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硫、磷是最主要的元素,它们都来源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和生物群落。
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消费者消耗;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及生产者的残体被分解者消化,又转化为无机物,返回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
地球上无数个这样的物质循环,汇合成生物圈的总的物质循环。以生物圈的碳循环为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取走,合成碳水化合物贮存在体内,食草和食肉动物再分别通过食物链吸收这种营养物质。动物的呼吸和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又将碳以二氧化碳形式排入大气。未经完全分解的有机残体埋在地下,堆积在海底,转化成煤、石油和天然气,人类开采化石燃料,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也向大气排入大量二氧化碳。
象碳一样,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流动。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使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协调一致,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人类大规模干扰,物质循环不能畅通进行,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生态失调。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将大量的矿产从地下开采出来,并且人工创造了一些自然环境中本来不存在的物质,使物质循环受到空前影响,某些物质在局部富集或缺乏,产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环境效应。比如,人们大量燃烧石油、煤等燃料,加上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就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聚积在近地表上空,像温室的隔膜一样,阻止地面热量向外层空间散失,产生温室效应。有人估计,如果按目前的速度继续燃烧化石燃料的话,到2050年,全世界的平均气温将要升高3℃,后果不堪设想。
生物能量金字塔
人们在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时,把每个营养级有机体的生物量、能量及个体数量按营养级的顺序排列起来,描绘成图,竟和古建筑--埃及的金字塔的形状相似。人们把这种图形叫做"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表示各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配置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金字塔,是由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沿着营养级逐级上升,能量越来越少,这就造成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够满足后一个营养级少数生物的需要。一般来说,每一级生物的能量仅有10%左右转移到下一级生物。由于能量递减,生物的个体数目也急剧减少。如果在一个池塘里,要有500千克浮游植物才能维持50千克浮游动物的生活,这50千克浮游动物才够5千克鱼的食料,而这5千克鱼只能使18岁的青年人增加0.5千克体重。又如,老虎以羊和鹿为食物,羊、鹿以草为食物,能量则沿着草→羊和鹿→老虎这一食物链很快减少,可供老虎的食物能量不多,老虎的数量也就不多。所以,我国一向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表明在有限的生存环境条件中不可能供养许多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老虎。
无论是从生物量看,还是从能量来看,或者从生物的个体数目来看,它们都呈金字塔形递减。这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特点。
毁林的恶果--洪旱灾害
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如果没有森林,就会出现有雨洪水泛滥,无雨干旱成灾的状况。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然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态资源(恒定资源),如光、热、水、风力、潮汐等;二是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三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资源退化了,枯竭了,就要阻碍生产的发展。采矿工业如果实行盲目开采,就会带来矿产资源枯竭。一个人不能离开水、空气、阳光、土地等等,这些资源一旦缺少,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如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可是每人的占有量却低于很多国家。又如水资源,每人平均仅2700立方米,大大低于世界每人平均11000立方米的占有量。再如占有林地,人均只有1.7亩,而世界人均占有林地面积是15.5亩。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势必要影响和改变环境;同时,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较低,又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不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就是对环境的最好保护。对此,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观点,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就某一种资源来说,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期内,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人估计,如果世界各国都仿照美国消耗矿物,那么,世界的锌半年耗尽,石油7年耗尽,天然气5年耗尽,铜矿9年耗尽,铅矿4年耗尽。所以,珍惜各种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
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进步的标尺。
自然保护区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重要自然历史遗迹及重要水源地带等划出界限,加以保护的自然地域。它包括生态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特定自然对象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禁伐区、禁渔区、禁猎区;冰川遗迹、温泉、化石群等。
自然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它的具体内容,一是保护基本上处在原始状态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如我国吉林长白山温带山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二是保护、恢复受人类破坏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如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三是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生态系统,如珍稀动物、文物古迹、化石产地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公园。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从此之后,各种各样的自然保护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建立。现在,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10%以上的有日本、美国、德国、肯尼亚等。
我国从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划定自然保护区。到1987年,全国共有自然保护区481个,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47%。其中,属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30个。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特殊自然风景为主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5平方千米;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是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第一个水源保护区是云南松华坝水源水系保护区;唯一的特殊地质地貌保护区是黑龙江五大莲池自然保护区,人们称为"火山自然博物馆"。
自然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能使自然资源得到保护、繁殖、引种、发展,并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对促进生产、教育、医疗、科研等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成千上万的物种,生长在其中的红松林就好像一座水库,把雨水涵蓄在土壤中,即使连续下暴雨两个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也不会造成水分流失。又因为保护区内有上百种天然医生--益鸟益虫,所以大片的松树、杉树、杨树、桦树很少受到虫害。
保护大地的绿色屏障
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在保护环境方面,森林的生态效益大大高于直接经济效益。芬兰一年生产价值17亿马克的木材,而森林的生态效益提供的价值达53亿马克。美国森林直接提供的价值和生态效益的价值之比是1∶9。
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据测定,一亩森林一般每天产生氧气48.7千克,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1公顷的柳杉林,每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女贞、丁香、梧桐、垂柳、桧柏、洋槐等对减轻氟化氢有很好作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水冲刷干净,林地需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46年,裸地为18年。这说明,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森林能涵养水源。
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贮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我国一向有"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的说法。树木好像抽水机一样,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洒到大气环境中去。一亩杉木林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可蒸腾170吨水。在同一纬度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森林比海洋蒸发的水分多一半。此外,树木还能防风固沙、降低噪声。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想到了利用森林植被的一面,忽视了保护的一面,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翠柏烟峰,清泉灌顶",森林覆盖率在西周时期达53%。现在森林被毁,高原被流水切割得支离破碎,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年从三门峡下泄的泥沙平均达16亿吨,带走的氮、磷、钾肥分别约4千多万吨,相当于我国化肥年产量的近四倍。森林减少又导致沙漠化土地日益扩大。现在,全世界每年有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为沙漠。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00年,全世界沙漠化土地将扩大20%,耕地将损失1/3。森林减少也使气候恶化,灾情剧增,农业减产。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另一方面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让森林成为大地的绿色屏障,在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野生动物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医药以及皮革一类的工业原料;渔业发展离不开水生动物,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益鸟、益虫的保护,农业生产也难以正常进行。
为人类提供肉食和奶类的家禽家畜只有几十种,而地球上的动物种类至少有100万种,为我们提供了能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 。野生癞蛤蟆由于肉味异常鲜美,已经成了智利人民的佳肴;中美洲和南美洲出产的水豚,可以养到猪一般大,成了委内瑞拉人民食用的牛肉的代用品。
丰富多采的野生动物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天然"基因库",它可以为我们培育新品种提供多种多样的自然种源。许多野生动物还是仿生学的起点。如响尾蛇导弹,是受响尾蛇用热定位器捕捉猎物的启发,制成的一种红外制导导弹。有些动物如大熊猫、扬子鳄等被称为活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许多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
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现在,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森林被毁,剥夺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污染又给它们带来死亡;还有人类大量捕杀,使许多珍贵种类濒临灭亡。据报道,欧洲大雷鸟正在急剧衰落,美洲白鹭只剩下几十只,非洲犀牛濒临灭绝边缘,澳洲鸭嘴兽所剩无几,阿拉伯长角羚羊已接近绝种,鲸类正苟延残喘,夏威夷雁也大量减少。
现在,保护野生动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早在1962年就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并且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 http://zhxxx.zhedu.net.cn/jbweb/student/zhangchao/1.htm
北京吉安得尔科技有限公司
2023-08-01 广告
2023-08-01 广告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它旨在探索和理解动物如何适应和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这个学科结合了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吉安得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