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建国大业观后
——印象最深的镜头
《建国大业》在刚刚上映时,我们就已经看过,但只是把它作为普通的新电影来看的,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如今,我以十分庄重、严肃的态度来重新欣赏这部电影时,才觉得它是如此的寓意深厚。《建国大业》是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以及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而专门拍摄的贺岁大片,它将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重演,让我们这些并非出生于那段难忘岁月的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战争之艰,建国之难。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会因为国共局势紧张而感到担心,会因为国民党的卑劣行为感到愤怒,会因为民主人士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而痛心,会因为共产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胜利而感到兴奋和喜悦,会因为伟大祖国的建立而热血沸腾,骄傲自豪。在这部影片中,有几个镜头给我的印象最深。
镜头一:
在国民党对毛泽东所在地保定城南庄进行轰炸时,为毛泽东主席做饭的郭师傅不顾自身生死,跑回厨房为主席拿早餐,不幸牺牲。毛主席得知后,伤心与感动萦绕于心,一句话没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为郭师傅上坟时,毛主席把自己的烟给郭师傅,希望他一路走好。从这个镜头可以看出,毛主席最最人性的一面,他的心是时时刻刻与老百姓拴在一起的。老百姓为了主席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毛主席也要为了这些老百姓早日实现新中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镜头二:
毛主席在得知冯玉祥将军在受邀回国的途中葬身于大海,正在洗脚的毛主席愤怒的将洗脚盆踢翻。此时此刻,他内心的愧疚、自责和伤心无比强烈。冯将军五十年戎马生涯,身经百战而不死,但为了中国民主的实现而英勇牺牲,新中国少了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正义的将军,毛主席从心底里感到心痛。冯玉祥将军之死,更加坚定了毛主席实现民主建国的信念。
镜头三:
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为了治理混乱的经济秩序,来到上海。但没有想到,孔家竟然是买空卖空,与黑市交易的最大头目。蒋经国来到孔家,面对着自己的姨妈和兄弟,严厉谴责孔令侃扰乱国家经济的行为,愤怒之中带着深深地心痛和绝望,眼泪久久徘徊不能落下。之后,他的父亲蒋介石告诉他“后院不能起火”时,蒋经国眉头紧皱,泪水盈眶。“反,要亡党;不反,要亡国”这是蒋经国最不愿面对的事实。从这可以看出,蒋经国是一个爱家爱党爱国的正义君子。为了国家,为了党,他必须大义灭亲,虽然他很不忍心。
镜头四:
蒋介石退位之后,准备退守台湾为自己部署后路。蒋家父子二人在石阶上,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看到苍老的父亲从先前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颓废沮丧,还有即将面对的亡党亡国,不禁哽咽起来。父亲让他也去台湾,他看着父亲,因为他不希望离开这片土地,不想离开大陆,但又不得不这样做。这足以看出,他对父亲的爱和崇敬永不变,他对国家的爱永不变。
镜头五:
中央迁往北平,毛泽东在机场进行阅兵式。他站在汽车上,看着站在面前的红军老兵,他读懂了这个老兵乃至上千万军队每个人内心的激动,给了活着的和死了的敬礼。阅兵队伍齐声呐喊:毛主席万岁!听着这呐喊声,他想起了曾经的艰苦岁月,还有牺牲的那些同志们,想起了革命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看到今天的成就,毛主席不禁落泪。
镜头六:
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希望李济深和表老能担任政府的副主席。李济深表情凝重,因他杀过共产党人而深深自责,羞愧难当。但当毛主席说出那番感人肺腑,既往不咎的话,让李济深深深感动,他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无法言语内心的感激与感动。二位满含热泪望着对方,感动的热流在心中久久萦绕。这体现了一个作为国家领袖博大胸襟以及非凡的气度,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人心。
镜头七:
上海解放战争刚结束,宋庆龄一大早来到街上。当她看到共产党军队整齐划一的躺在街道上休息时,她被震撼了,被感动了。即使战争使他们再累,他们也没有作出任何扰民的行为,而是整齐的安静的躺在冰冷的街道上。如此为百姓着想的军队怎么会不取得战争的胜利呢?比起贪污腐败的国民党军队,她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这部影片中,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主线,国民党军队坚持一党专政,中共及各民主党派为建立民主国家而与其做艰难斗争。结果是必然的,中共取得了胜利。眼泪的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正是这部影片中感情最细腻的部分。
——印象最深的镜头
《建国大业》在刚刚上映时,我们就已经看过,但只是把它作为普通的新电影来看的,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如今,我以十分庄重、严肃的态度来重新欣赏这部电影时,才觉得它是如此的寓意深厚。《建国大业》是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以及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而专门拍摄的贺岁大片,它将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重演,让我们这些并非出生于那段难忘岁月的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战争之艰,建国之难。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会因为国共局势紧张而感到担心,会因为国民党的卑劣行为感到愤怒,会因为民主人士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而痛心,会因为共产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胜利而感到兴奋和喜悦,会因为伟大祖国的建立而热血沸腾,骄傲自豪。在这部影片中,有几个镜头给我的印象最深。
镜头一:
在国民党对毛泽东所在地保定城南庄进行轰炸时,为毛泽东主席做饭的郭师傅不顾自身生死,跑回厨房为主席拿早餐,不幸牺牲。毛主席得知后,伤心与感动萦绕于心,一句话没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为郭师傅上坟时,毛主席把自己的烟给郭师傅,希望他一路走好。从这个镜头可以看出,毛主席最最人性的一面,他的心是时时刻刻与老百姓拴在一起的。老百姓为了主席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毛主席也要为了这些老百姓早日实现新中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镜头二:
毛主席在得知冯玉祥将军在受邀回国的途中葬身于大海,正在洗脚的毛主席愤怒的将洗脚盆踢翻。此时此刻,他内心的愧疚、自责和伤心无比强烈。冯将军五十年戎马生涯,身经百战而不死,但为了中国民主的实现而英勇牺牲,新中国少了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正义的将军,毛主席从心底里感到心痛。冯玉祥将军之死,更加坚定了毛主席实现民主建国的信念。
镜头三:
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为了治理混乱的经济秩序,来到上海。但没有想到,孔家竟然是买空卖空,与黑市交易的最大头目。蒋经国来到孔家,面对着自己的姨妈和兄弟,严厉谴责孔令侃扰乱国家经济的行为,愤怒之中带着深深地心痛和绝望,眼泪久久徘徊不能落下。之后,他的父亲蒋介石告诉他“后院不能起火”时,蒋经国眉头紧皱,泪水盈眶。“反,要亡党;不反,要亡国”这是蒋经国最不愿面对的事实。从这可以看出,蒋经国是一个爱家爱党爱国的正义君子。为了国家,为了党,他必须大义灭亲,虽然他很不忍心。
镜头四:
蒋介石退位之后,准备退守台湾为自己部署后路。蒋家父子二人在石阶上,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看到苍老的父亲从先前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颓废沮丧,还有即将面对的亡党亡国,不禁哽咽起来。父亲让他也去台湾,他看着父亲,因为他不希望离开这片土地,不想离开大陆,但又不得不这样做。这足以看出,他对父亲的爱和崇敬永不变,他对国家的爱永不变。
镜头五:
中央迁往北平,毛泽东在机场进行阅兵式。他站在汽车上,看着站在面前的红军老兵,他读懂了这个老兵乃至上千万军队每个人内心的激动,给了活着的和死了的敬礼。阅兵队伍齐声呐喊:毛主席万岁!听着这呐喊声,他想起了曾经的艰苦岁月,还有牺牲的那些同志们,想起了革命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看到今天的成就,毛主席不禁落泪。
镜头六:
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希望李济深和表老能担任政府的副主席。李济深表情凝重,因他杀过共产党人而深深自责,羞愧难当。但当毛主席说出那番感人肺腑,既往不咎的话,让李济深深深感动,他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无法言语内心的感激与感动。二位满含热泪望着对方,感动的热流在心中久久萦绕。这体现了一个作为国家领袖博大胸襟以及非凡的气度,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人心。
镜头七:
上海解放战争刚结束,宋庆龄一大早来到街上。当她看到共产党军队整齐划一的躺在街道上休息时,她被震撼了,被感动了。即使战争使他们再累,他们也没有作出任何扰民的行为,而是整齐的安静的躺在冰冷的街道上。如此为百姓着想的军队怎么会不取得战争的胜利呢?比起贪污腐败的国民党军队,她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这部影片中,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主线,国民党军队坚持一党专政,中共及各民主党派为建立民主国家而与其做艰难斗争。结果是必然的,中共取得了胜利。眼泪的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正是这部影片中感情最细腻的部分。
展开全部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追问
字数不够呀 1500呀 哎 纠结啊
不过谢谢你的帮忙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