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礼泉县简介
展开全部
礼泉县,咸阳市辖县。位于省境中部,面积1 017平方公里,辖5镇15乡。县府驻城关镇,距咸阳市区35公里。隋开皇十八年(598)置醴泉县,唐初废,贞观十年(636)复置醴泉县。宋时醴泉县治在今骏马乡旧县村。明初治迁今址。1958年并入乾县,1961年复置醴泉县,1963年改为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泾河沿东北边界流向东南,其支流泔河自西向东横贯中部。礼泉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史德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建陵镇、叱干镇、南坊镇、石潭镇、药王洞乡、新时乡、骏马乡、昭陵乡。礼泉县位于东经108度17分40秒-108度41分46秒和北纬34度20分50-34度50分02秒之间,东邻泾阳,西邻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
礼泉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摄氏度,无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北部山区又有30万亩天然草场,待开发的荒山、荒坡、荒沟面积8万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适生区。中部是黄土丘陵区,海拔在580-85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16%,南部属黄土台原区,海拔在450-560米之间,为川原平地,占全县总面积50%。
县内主要河流有泾河、泔河、小河与泥河,可利用的水面积5000亩,水能资源100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1.2亿立方米。北部山区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是得天独厚的苹果优生区,并有森林4.1万亩,天然草场30万亩;中部九嵕山系矿藏丰富,现已探明,石灰石贮藏量达10亿立方米,大理石贮藏量100万立方米,出于石灰岩底层的富锶矿泉水,天然纯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南部平原土地肥沃,为宝鸡峡灌区,渠井双保险,灌溉方便,盛产粮、棉、油和苹果、酥梨、蜜桃等。是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礼泉美食
礼泉烙面(音:li quan luo mian)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ao,一声)”,即将面盛在碗中,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泡油糕
因表面呈乳白色松泡而得名。明、清时期,城内的“宝和园”、“聚仙园”已有制作。民国时期,明德亭制作最好。
疙瘩面
系光绪年间城内“悦来馆”的伙计,绰号“帽盖李”者创制。其特点是:面条细长柔韧,臊子油而不腻,浇酸而香。细品慢咽,回味悠长。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约50克)。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
笼笼肉
系礼泉县独创的风味小吃。晚清创制。经老市场生产的最佳。该品在吸取川菜荷叶蒸肉,米粉蒸肉、香炸蒸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制而成。以生鲜肉佐以辅料蒸成,色泽红亮,咸辣兼备,肥而不腻,营养实惠。现已推广到西安及附近各县;本农村已普遍用于宴席就食。
驴蹄子
系礼泉独创的、几乎将近失传的特色小吃,乃是将揉好的面团切成小拇指粗的条状,随之用两手一拉,拉成长条状,往沸腾的开水中煮熟即可。待到熟后,加以调料调制即可。
礼泉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摄氏度,无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北部山区又有30万亩天然草场,待开发的荒山、荒坡、荒沟面积8万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适生区。中部是黄土丘陵区,海拔在580-85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16%,南部属黄土台原区,海拔在450-560米之间,为川原平地,占全县总面积50%。
县内主要河流有泾河、泔河、小河与泥河,可利用的水面积5000亩,水能资源100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1.2亿立方米。北部山区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是得天独厚的苹果优生区,并有森林4.1万亩,天然草场30万亩;中部九嵕山系矿藏丰富,现已探明,石灰石贮藏量达10亿立方米,大理石贮藏量100万立方米,出于石灰岩底层的富锶矿泉水,天然纯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南部平原土地肥沃,为宝鸡峡灌区,渠井双保险,灌溉方便,盛产粮、棉、油和苹果、酥梨、蜜桃等。是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礼泉美食
礼泉烙面(音:li quan luo mian)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ao,一声)”,即将面盛在碗中,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泡油糕
因表面呈乳白色松泡而得名。明、清时期,城内的“宝和园”、“聚仙园”已有制作。民国时期,明德亭制作最好。
疙瘩面
系光绪年间城内“悦来馆”的伙计,绰号“帽盖李”者创制。其特点是:面条细长柔韧,臊子油而不腻,浇酸而香。细品慢咽,回味悠长。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约50克)。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
笼笼肉
系礼泉县独创的风味小吃。晚清创制。经老市场生产的最佳。该品在吸取川菜荷叶蒸肉,米粉蒸肉、香炸蒸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制而成。以生鲜肉佐以辅料蒸成,色泽红亮,咸辣兼备,肥而不腻,营养实惠。现已推广到西安及附近各县;本农村已普遍用于宴席就食。
驴蹄子
系礼泉独创的、几乎将近失传的特色小吃,乃是将揉好的面团切成小拇指粗的条状,随之用两手一拉,拉成长条状,往沸腾的开水中煮熟即可。待到熟后,加以调料调制即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