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兵器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是指十八种兵器。至于究竟是哪十八种,历来说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在这十八种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经演变,像钺,原是古代的一种大斧,现在却变成一种小巧兵器,有刃有钩,双手可各持一个,如子午钺。 实际上,中国武术中的兵器远不止十八种,如果加上各种奇门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总数恐不下百种。我们在这里只介绍一些常见的长短兵器,而于暗器介绍稍多一些,以供读者了解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侧面。
短兵器
所谓短兵器,是指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常人的眉际,分量较轻,使用时常单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见的短兵器是刀和剑。 刀的套路有单刀和双刀两种,均以劈砍为主。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双刀更富于观赏性,好手舞起,犹如团雪滚滚,不见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张兴德以双刀著称,人称“双刀张”。当时山中多狼,为害行旅,张兴德携刀而往,三日之内连杀九狼,传为佳话。同治年间,捻军中有一少妇名刘三姑娘,也以双刀闻名,但后来率众投降清军。 剑为双刃,以撩刺为主,风格轻灵潇洒。剑术也分单剑与双剑两种,以单剑为多。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南开封有一少妇杜宪英精于剑术,曾因事乘船于长江,群盗乘夜色登船抢劫,杜宪英挥剑格斗,连杀三盗,群盗 鼠窜而去。更早一些,江苏宜兴有一位名叫周济(1781年-1839年)的著名的词人,武功卓绝,曾击杀盗匪多人。有两个大盗衔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周济因事北上,路过山东,两盗尾随其后,准备在旅店下手,而周济毫无察觉。当夜,两盗扑入周 室,举刀便砍,周济仓猝应战,手无兵刃。正危急间,一位少女执双剑飞步而入,双剑“夭矫若长虹”,片刻之间,已将二盗刺死。周济见此女武功远胜自己,拜问姓名,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红蛾,原来她早就认出这两个强盗,于是暗中加意提防,在危急之际出手救人。 有的剑在剑柄上配有剑穗(又称“剑袍”),称为“文剑”。无剑穗的剑称为“武剑”。剑穗长者较为难练。有人又在剑穗上串有铁珠,随剑穗飞舞,可击人致伤。 武当剑、达摩剑、太极剑、青萍剑、龙行剑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剑术套路。 斧在今天也是一种短兵器。古代作战时用的斧多是长柄,俗称“大斧”,属于长兵器,今武林中已极少有人练习。另一种短柄斧,俗称“板斧”,即《水浒传》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时,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术,曾以双板斧震慑群盗。至今仍有板斧套路传世,以抡劈为主。 鞭有软硬两种。硬鞭为钢制,共十三节,俗称“竹节钢鞭”,末端尖锐,以劈砸为主,亦可挑刺。软鞭俗称“九节鞭”,由九节细钢棒或细铜棒连缀在一起,长度略次于身高,其动作以缠绕和抡圆为主。九节鞭便于携带,目前仍很流行,演练者多在鞭的两端系上绸块,抡动时可呼呼作响,以增添观赏性。 锏为长条状钢质兵器,多为四棱,无刃,末端无尖,长约0.8米,也属劈砸兵器。另有双锏,每根长约0.6-0.7米。 钩是一种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为钩状,护手处作月牙状,有尖有刃。武术中常见的是双钩,比较难练。相传清代中期河北献县人窦尔墩曾以双钩闻名。 拐是一种木质兵器,有短拐、长拐两种,短拐长约0.7米,长拐长约1.3米。拐的特点是在木棒靠近末端处置一横柄,成“丁”字形。拐可用来击砸,又可用来钩拉锁拿对方兵器。 杖与拐相近,但其横柄置于木棒末端尽头,亦成“丁”字形。杖长约1.2米,可单手使用,也可双手使用,其技法有钩、挂、崩、点、拨、撩、戳、劈、扫、击等。少林武功中有“达摩杖”一路。 鞭杆是一种木质短棒,长约1.3米,杆梢略细,据说是从马鞭杆衍化而来。鞭杆短而无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流行于西北地区。 古代还有一种短兵器叫“铁尺”,长约0.6米,细长而扁,无尖无刃,以劈砸点戳为主,清代时还比较流行,目前已极为罕见。
长兵器
武林中最常见的长兵器是枪、棍、大刀三种。 在武林中,枪被誉为“百器之王”。俗语说“枪扎一条线”,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谓“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防”。枪法以拦、拿、扎为主,兼有劈、崩、挑、拨、带、拉、圈、架诸法。唐末名将王彦章擅使铁枪,人称“王铁枪”。宋代名将岳飞、杨再兴均是枪术名家。南宋时,山东潍州(今莱州市)人杨四娘以枪法纵横南北,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但戚继光曾指出杨家梨花枪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枪法又曾冠绝一时。清咸丰年间,江苏无锡人陶某善枪,人称“陶家枪”,不料竟败于无锡守备蒋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蒋志善持枪起舞,“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蒋志善令陶某向他泼水,谁知竟水泼不进,反弹如雨,将陶某全身淋湿,而蒋志善身上毫无水迹。 棍是历史最悠久的长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时的殳有棱无刃)。棍有多种,从形制上分,有 冷兵器 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性,较轻便。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三节棍是将三节短木棍用铁环连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矫多变。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铁环连一短棍,在应敌时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节棍和梢子棍都比较难练,稍有不慎,容易伤着自身。 大刀是将刀身后装上长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长刀”。唐代大刀全长达3米,重7.5公斤,两面有刃,称为“陌刀”,当时军中专门组建有陌刀队。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种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长,也是双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传。 在长兵器中另外还有几种。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种流行兵器,有长柄单戟和知柄双戟两类。短柄双戟属于短兵器。长柄单戟又分两种:在末端置有左右两个月牙的,叫“方天戟”;仅有一侧有月牙的,叫“青龙戟”。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练者。 叉是一种常见的兵器,古代多为猎户所用。末端分两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头叉”或“三角叉”,俗称“虎叉”。叉法本于枪法,重在中平一势,也可锁拿对方兵器。晚近以来,练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铁环,演练时可哗哗作响。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滚动,俗称“滚叉”,颇具观赏性。 冷兵器 铲是一种不多见的兵器,最早是农村用的除草工具。铲杆的前后都装有兵刃,前端是一个弯月形的铲,内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相传铲最初是佛门兵器,又名“方便铲”或“月牙铲”,演练时身法轻盈而别致,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击法,其招式命名也多与佛教有关。 钯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末端装九齿铁钯,齿锋利如钉。钯全长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击,亦可防御,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 镋属于罕见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称为正锋,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镋柄长达2.5米,尾端装有棱状铁钻,称为 “钅尊”。镋可用于击刺架格。由于这种兵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暗器
所谓“暗器”,是指那种便于在暗中实施突袭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创造出来的,它们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掷出十几米乃至几十米之远,速度快,隐蔽性强,等于常规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较大威力。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上,暗器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古代战将很少有练暗器的。武林中讲究的是一对一的打斗,双方距离很近,于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场。中国武术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达于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极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后,暗器才逐渐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习练此技。 所谓暗器,是指那些乘敌不备暗中施发的武器,特点是短小灵活、隐蔽性好。暗器起源于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原始人猎杀野兽所用的武器许多就是暗器的祖师爷,如澳大利亚土人所用的“飞去来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抛石皮囊都是暗器的一种。华夏民族先秦时期在娱乐时的“投壶”所用的短箭也是抛掷武器的变种。专诸刺杀吴王所用的“鱼肠剑”及荆轲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国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后,暗器的使用有所扩展。三国时代手戟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掷布”,幸亏吕布躲闪迅速,差一点被击中。这种手戟很短小,在直刃一侧有一个横出的斜枝,手柄缠绕细绳,单手掷击,“严锋劲枝,擒锷耀芒”,威力确实很大。东吴名将孙策就精于用手戟击敌。 暗器的广泛发展,是在宋元以后。北方女真、契丹等游牧民族在对宋战争中,骑兵相逐,长兵使用不便,因此发明了很多马上使用的暗器,如飞抓、背弩、犁花枪种种。蒙古人的到来更将暗器进行了充分发挥,如短标枪、套索、飞刀及乾坤圈等兵器,在征宋、西征等战争中,这些暗器得到了广泛运用,效果明显,穆斯林和欧洲骑士的长枪弯刀对付这些灵活的武器特别力不从心,在其历史记录中大多对此心有余悸。 明清两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暗器由军队作战进入民间的开始。特别是清代,暗器更加盛行,士农工商多以暗器相炫耀。清代暗器大约可分四个类别:手掷、机射、索系、药喷。 手掷暗器,如标枪、飞镖、掷箭、飞刀及乾坤圈等。标枪,也叫投枪。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作为通用的武器装备。但那种标枪很长很重,与现今体育竞技中的标枪差不多,尚不属于暗器范围。中国的标枪来源一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梭枪,也称梭标,大多为竹制。另一种是蒙古人在马上使用一种短标枪,一米多长,数杆插于马侧囊袋中,在近战搏斗中较弓箭更加灵活。这种兵器后来到清代更加短小精悍。一般侠客所用大多重不过一斤半,长不过一米。枪杆用木制成,尖端用铁打制,也有用通身用纯铁打制的,但也不会重过三斤,一般人可身带四枝,技艺高超者可在50步内击中目标,威力很大。 在手掷暗器中,镖久盛不衰。镖有脱手镖、金钱镖等多种。脱手镖分三棱、七棱等,是镖客常用的暗器。一般长10厘米,重四两半至半斤。又可分带衣镖与光膘。带衣镖是用绸布系于镶尾,掷出时绸衣如箭后的羽,起稳定飞行方向的作用。光镖则不带镖衣,更加隐蔽,只是飞行的稳定性较差,要命中目标更需技巧。镖一般系在腰间,共9至10枝,其中有一支较其他大的叫绝手膘,在镖将用尽而敌情不减时使用。另外,除脱手镖外,金钱镖也是常见的,它是以大制钱磨光边缘而成。此镖易于制造,可大量携带,使用隐蔽,可攻击敌之眼、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镖飞行姿态难掌握,练习较难,而且攻击距离有限。 在手掷暗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掷箭。这种暗器有三种样式。第一种是用纯铁打成,长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后面逐渐变粗,重约七两半,适于初学者使用。第二种是用铁竹混制,铁头竹杆,尾部无羽,像箭而形体稍小,长30厘米左右,重约二两。第三种是用竹制成,整体为竹,前细后粗,前端尖锐,为技艺成熟者使用。
编辑本段另类冷兵器
铜铍
铍(皮),金属元素,符号Be,灰白色,质硬而轻,用于原子能工业中,铍铝合金用来制造飞机、火箭等;铍,做长针、长矛讲,属于矛的一种变形兵器,也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 铜铍,首为尖锋,平脊两刃,通常长30CM左右,形制极象短剑;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它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秦俑坑中的铜铍,其首和短剑相同,长约30厘米,后装长约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装有铜樽,还有保护刃部的鞘。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铍是古代长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这件铜铍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铍身柄同模合铸,铍格分铸,格含于铍身,并有刻铭。 此种兵器似乎当时的中下级军官颇爱使用。
吴钩
铜制,长约65CM左右,宽2.2-2.5CM。其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边有刃,是一种推、钩两用的兵器。因出现在“吴国”,故称之为“吴钩”。以前笔者一直以为吴钩是一种宝剑的别称,现在看来应该两种意思兼有。此种兵器笔者推测似乎在攻城时作用比较大,可以很方便地钩伤城头守军。
钩镶
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约长25CM,下钩约长15CM,中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钩为圆柱形的长铁铤,均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推挡,钩用以钩束。此种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战斗时一般用左手的钩镶将敌方长兵器钩住(对戟头横出的小枝特别有效),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敌面门。有的武侠小说中将它描述为护手钩类的兵器,则纯属无稽之谈了。
戚
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后有方形的内,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做仪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又《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
钺戟
近年来,河南考古出土了汉代一些顶上带刺的铁钺,形制和西方斧矛一体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献中从无记载,故专家暂定名为“钺戟”。现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铍与钺结合的铁兵器,属于戟类;它刺长25CM、钺宽10CM、钺长 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为主要功能。
铩
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绝迹。铩也属于矛类兵器。
啄
属于戈类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仅具有啄击功能,晋代未见记载,但唐代又成为骑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时期为青铜质地,用銎孔装柄,啄体较戈援窄,长约25CM。
鋋
音“蝉”,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埤苍》云“鋋,小矛铁矜”。其形制较一般矛头稍微细长,身扁平,两侧有刃,下有铁柄,柄下再接积竹矜,流行于西汉,刃长25-30CM,柄长120-180CM,笔者窃以为其战斗作用应如标枪。
镰:
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吴钩的作用相反。
戣
于戈的一种变形兵器,商周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区,青铜制,也称为戳,援部较宽,呈等腰三角形。
短兵器
所谓短兵器,是指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常人的眉际,分量较轻,使用时常单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见的短兵器是刀和剑。 刀的套路有单刀和双刀两种,均以劈砍为主。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双刀更富于观赏性,好手舞起,犹如团雪滚滚,不见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张兴德以双刀著称,人称“双刀张”。当时山中多狼,为害行旅,张兴德携刀而往,三日之内连杀九狼,传为佳话。同治年间,捻军中有一少妇名刘三姑娘,也以双刀闻名,但后来率众投降清军。 剑为双刃,以撩刺为主,风格轻灵潇洒。剑术也分单剑与双剑两种,以单剑为多。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南开封有一少妇杜宪英精于剑术,曾因事乘船于长江,群盗乘夜色登船抢劫,杜宪英挥剑格斗,连杀三盗,群盗 鼠窜而去。更早一些,江苏宜兴有一位名叫周济(1781年-1839年)的著名的词人,武功卓绝,曾击杀盗匪多人。有两个大盗衔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周济因事北上,路过山东,两盗尾随其后,准备在旅店下手,而周济毫无察觉。当夜,两盗扑入周 室,举刀便砍,周济仓猝应战,手无兵刃。正危急间,一位少女执双剑飞步而入,双剑“夭矫若长虹”,片刻之间,已将二盗刺死。周济见此女武功远胜自己,拜问姓名,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红蛾,原来她早就认出这两个强盗,于是暗中加意提防,在危急之际出手救人。 有的剑在剑柄上配有剑穗(又称“剑袍”),称为“文剑”。无剑穗的剑称为“武剑”。剑穗长者较为难练。有人又在剑穗上串有铁珠,随剑穗飞舞,可击人致伤。 武当剑、达摩剑、太极剑、青萍剑、龙行剑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剑术套路。 斧在今天也是一种短兵器。古代作战时用的斧多是长柄,俗称“大斧”,属于长兵器,今武林中已极少有人练习。另一种短柄斧,俗称“板斧”,即《水浒传》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时,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术,曾以双板斧震慑群盗。至今仍有板斧套路传世,以抡劈为主。 鞭有软硬两种。硬鞭为钢制,共十三节,俗称“竹节钢鞭”,末端尖锐,以劈砸为主,亦可挑刺。软鞭俗称“九节鞭”,由九节细钢棒或细铜棒连缀在一起,长度略次于身高,其动作以缠绕和抡圆为主。九节鞭便于携带,目前仍很流行,演练者多在鞭的两端系上绸块,抡动时可呼呼作响,以增添观赏性。 锏为长条状钢质兵器,多为四棱,无刃,末端无尖,长约0.8米,也属劈砸兵器。另有双锏,每根长约0.6-0.7米。 钩是一种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为钩状,护手处作月牙状,有尖有刃。武术中常见的是双钩,比较难练。相传清代中期河北献县人窦尔墩曾以双钩闻名。 拐是一种木质兵器,有短拐、长拐两种,短拐长约0.7米,长拐长约1.3米。拐的特点是在木棒靠近末端处置一横柄,成“丁”字形。拐可用来击砸,又可用来钩拉锁拿对方兵器。 杖与拐相近,但其横柄置于木棒末端尽头,亦成“丁”字形。杖长约1.2米,可单手使用,也可双手使用,其技法有钩、挂、崩、点、拨、撩、戳、劈、扫、击等。少林武功中有“达摩杖”一路。 鞭杆是一种木质短棒,长约1.3米,杆梢略细,据说是从马鞭杆衍化而来。鞭杆短而无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流行于西北地区。 古代还有一种短兵器叫“铁尺”,长约0.6米,细长而扁,无尖无刃,以劈砸点戳为主,清代时还比较流行,目前已极为罕见。
长兵器
武林中最常见的长兵器是枪、棍、大刀三种。 在武林中,枪被誉为“百器之王”。俗语说“枪扎一条线”,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谓“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防”。枪法以拦、拿、扎为主,兼有劈、崩、挑、拨、带、拉、圈、架诸法。唐末名将王彦章擅使铁枪,人称“王铁枪”。宋代名将岳飞、杨再兴均是枪术名家。南宋时,山东潍州(今莱州市)人杨四娘以枪法纵横南北,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但戚继光曾指出杨家梨花枪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枪法又曾冠绝一时。清咸丰年间,江苏无锡人陶某善枪,人称“陶家枪”,不料竟败于无锡守备蒋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蒋志善持枪起舞,“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蒋志善令陶某向他泼水,谁知竟水泼不进,反弹如雨,将陶某全身淋湿,而蒋志善身上毫无水迹。 棍是历史最悠久的长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时的殳有棱无刃)。棍有多种,从形制上分,有 冷兵器 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性,较轻便。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三节棍是将三节短木棍用铁环连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矫多变。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铁环连一短棍,在应敌时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节棍和梢子棍都比较难练,稍有不慎,容易伤着自身。 大刀是将刀身后装上长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长刀”。唐代大刀全长达3米,重7.5公斤,两面有刃,称为“陌刀”,当时军中专门组建有陌刀队。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种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长,也是双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传。 在长兵器中另外还有几种。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种流行兵器,有长柄单戟和知柄双戟两类。短柄双戟属于短兵器。长柄单戟又分两种:在末端置有左右两个月牙的,叫“方天戟”;仅有一侧有月牙的,叫“青龙戟”。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练者。 叉是一种常见的兵器,古代多为猎户所用。末端分两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头叉”或“三角叉”,俗称“虎叉”。叉法本于枪法,重在中平一势,也可锁拿对方兵器。晚近以来,练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铁环,演练时可哗哗作响。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滚动,俗称“滚叉”,颇具观赏性。 冷兵器 铲是一种不多见的兵器,最早是农村用的除草工具。铲杆的前后都装有兵刃,前端是一个弯月形的铲,内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相传铲最初是佛门兵器,又名“方便铲”或“月牙铲”,演练时身法轻盈而别致,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击法,其招式命名也多与佛教有关。 钯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末端装九齿铁钯,齿锋利如钉。钯全长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击,亦可防御,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 镋属于罕见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称为正锋,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镋柄长达2.5米,尾端装有棱状铁钻,称为 “钅尊”。镋可用于击刺架格。由于这种兵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暗器
所谓“暗器”,是指那种便于在暗中实施突袭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创造出来的,它们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掷出十几米乃至几十米之远,速度快,隐蔽性强,等于常规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较大威力。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上,暗器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古代战将很少有练暗器的。武林中讲究的是一对一的打斗,双方距离很近,于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场。中国武术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达于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极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后,暗器才逐渐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习练此技。 所谓暗器,是指那些乘敌不备暗中施发的武器,特点是短小灵活、隐蔽性好。暗器起源于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原始人猎杀野兽所用的武器许多就是暗器的祖师爷,如澳大利亚土人所用的“飞去来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抛石皮囊都是暗器的一种。华夏民族先秦时期在娱乐时的“投壶”所用的短箭也是抛掷武器的变种。专诸刺杀吴王所用的“鱼肠剑”及荆轲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国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后,暗器的使用有所扩展。三国时代手戟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掷布”,幸亏吕布躲闪迅速,差一点被击中。这种手戟很短小,在直刃一侧有一个横出的斜枝,手柄缠绕细绳,单手掷击,“严锋劲枝,擒锷耀芒”,威力确实很大。东吴名将孙策就精于用手戟击敌。 暗器的广泛发展,是在宋元以后。北方女真、契丹等游牧民族在对宋战争中,骑兵相逐,长兵使用不便,因此发明了很多马上使用的暗器,如飞抓、背弩、犁花枪种种。蒙古人的到来更将暗器进行了充分发挥,如短标枪、套索、飞刀及乾坤圈等兵器,在征宋、西征等战争中,这些暗器得到了广泛运用,效果明显,穆斯林和欧洲骑士的长枪弯刀对付这些灵活的武器特别力不从心,在其历史记录中大多对此心有余悸。 明清两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暗器由军队作战进入民间的开始。特别是清代,暗器更加盛行,士农工商多以暗器相炫耀。清代暗器大约可分四个类别:手掷、机射、索系、药喷。 手掷暗器,如标枪、飞镖、掷箭、飞刀及乾坤圈等。标枪,也叫投枪。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作为通用的武器装备。但那种标枪很长很重,与现今体育竞技中的标枪差不多,尚不属于暗器范围。中国的标枪来源一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梭枪,也称梭标,大多为竹制。另一种是蒙古人在马上使用一种短标枪,一米多长,数杆插于马侧囊袋中,在近战搏斗中较弓箭更加灵活。这种兵器后来到清代更加短小精悍。一般侠客所用大多重不过一斤半,长不过一米。枪杆用木制成,尖端用铁打制,也有用通身用纯铁打制的,但也不会重过三斤,一般人可身带四枝,技艺高超者可在50步内击中目标,威力很大。 在手掷暗器中,镖久盛不衰。镖有脱手镖、金钱镖等多种。脱手镖分三棱、七棱等,是镖客常用的暗器。一般长10厘米,重四两半至半斤。又可分带衣镖与光膘。带衣镖是用绸布系于镶尾,掷出时绸衣如箭后的羽,起稳定飞行方向的作用。光镖则不带镖衣,更加隐蔽,只是飞行的稳定性较差,要命中目标更需技巧。镖一般系在腰间,共9至10枝,其中有一支较其他大的叫绝手膘,在镖将用尽而敌情不减时使用。另外,除脱手镖外,金钱镖也是常见的,它是以大制钱磨光边缘而成。此镖易于制造,可大量携带,使用隐蔽,可攻击敌之眼、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镖飞行姿态难掌握,练习较难,而且攻击距离有限。 在手掷暗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掷箭。这种暗器有三种样式。第一种是用纯铁打成,长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后面逐渐变粗,重约七两半,适于初学者使用。第二种是用铁竹混制,铁头竹杆,尾部无羽,像箭而形体稍小,长30厘米左右,重约二两。第三种是用竹制成,整体为竹,前细后粗,前端尖锐,为技艺成熟者使用。
编辑本段另类冷兵器
铜铍
铍(皮),金属元素,符号Be,灰白色,质硬而轻,用于原子能工业中,铍铝合金用来制造飞机、火箭等;铍,做长针、长矛讲,属于矛的一种变形兵器,也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 铜铍,首为尖锋,平脊两刃,通常长30CM左右,形制极象短剑;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它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秦俑坑中的铜铍,其首和短剑相同,长约30厘米,后装长约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装有铜樽,还有保护刃部的鞘。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铍是古代长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这件铜铍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铍身柄同模合铸,铍格分铸,格含于铍身,并有刻铭。 此种兵器似乎当时的中下级军官颇爱使用。
吴钩
铜制,长约65CM左右,宽2.2-2.5CM。其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边有刃,是一种推、钩两用的兵器。因出现在“吴国”,故称之为“吴钩”。以前笔者一直以为吴钩是一种宝剑的别称,现在看来应该两种意思兼有。此种兵器笔者推测似乎在攻城时作用比较大,可以很方便地钩伤城头守军。
钩镶
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约长25CM,下钩约长15CM,中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钩为圆柱形的长铁铤,均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推挡,钩用以钩束。此种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战斗时一般用左手的钩镶将敌方长兵器钩住(对戟头横出的小枝特别有效),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敌面门。有的武侠小说中将它描述为护手钩类的兵器,则纯属无稽之谈了。
戚
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后有方形的内,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做仪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又《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
钺戟
近年来,河南考古出土了汉代一些顶上带刺的铁钺,形制和西方斧矛一体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献中从无记载,故专家暂定名为“钺戟”。现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铍与钺结合的铁兵器,属于戟类;它刺长25CM、钺宽10CM、钺长 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为主要功能。
铩
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绝迹。铩也属于矛类兵器。
啄
属于戈类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仅具有啄击功能,晋代未见记载,但唐代又成为骑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时期为青铜质地,用銎孔装柄,啄体较戈援窄,长约25CM。
鋋
音“蝉”,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埤苍》云“鋋,小矛铁矜”。其形制较一般矛头稍微细长,身扁平,两侧有刃,下有铁柄,柄下再接积竹矜,流行于西汉,刃长25-30CM,柄长120-180CM,笔者窃以为其战斗作用应如标枪。
镰:
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吴钩的作用相反。
戣
于戈的一种变形兵器,商周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区,青铜制,也称为戳,援部较宽,呈等腰三角形。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197.htm#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