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谁知道八年级上的物理知识总结
2个回答
2011-08-04
展开全部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3.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4.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5. 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6. 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7.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1)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2)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人的听觉是20Hz---------20000 Hz8.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9.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11、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2.控制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章 光现象 基础知识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 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①热作用:加热食物 热谱图诊病 ②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③遥控:电视机、空调等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①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 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6.u>2f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u=2f 倒立 等大 实 f<u<2f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仪u=f 不 成 像u<f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100×焦度 焦度=1/f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第四章 物态变化1. 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2.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3. 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4.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5.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6.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 u A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
追问
谢~~
展开全部
第一部分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9、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
②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③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 距(u), 成像大小, 像的虚实, 像物位置 , 像 距(v),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三部分 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3 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
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量程:35—42℃ 分度值:0.1℃ 用法:离开人体读数。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 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1. 升华和凝华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四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元电荷:e=1.6×10—19C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分度值(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九、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分度值)。②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9、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
②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③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 距(u), 成像大小, 像的虚实, 像物位置 , 像 距(v),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三部分 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3 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
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量程:35—42℃ 分度值:0.1℃ 用法:离开人体读数。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 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1. 升华和凝华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四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元电荷:e=1.6×10—19C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分度值(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九、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分度值)。②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