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三者的核算对象不同,列支范围不同。三者各有各的核算内容,既不能互相串用,也不能混淆归并,更不能互相混淆。在《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中,对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列支范围和核算方式,都有严格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
(一)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开支与耗费。企业的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六大类。
(二)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划分为生产费 用、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三大类。
(三)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折旧费用,工资等。
二、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联系
(一)支出与费用的联系:支出的范围比费用大。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和营业外支出五大类支出,但只有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三类支出可转化为费用。
(二)费用与成本的联系:费用的范围比成本大。费用包括期间费用和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不能转化为成本(这里的成本就是产品成本),只有生产费用才能转化为成本,依据会计准则,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
扩展资料
成本费用支出对利润的影响:
从利润表的角度来看费用、支出、成本三者的关系更加直捷:成本的变化直接并同步地影响着营业利润的变化;而费用支出的变化对营业利润没有影响。但成本和费用支出都影响总利润。
利润表中各种指标的运算关系: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4、营业利润(4=1-2-3)
5、其他业务收入
6、其他业务成本
7、销售费用
8、管理费用
9、财务费用
10、投资收益
11、营业外收入
12、营业外支出
13、利润总额(13=4+5-6-7-8-9+10+11-12)
14、所得税费用
15、净利润(15=13-14)
从上面利润表中的运算关系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有直接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多少,营业利润就同步减少多少;反之就同步增加多少。
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大期间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只对利润总额有直接影响,而对营业利润却没有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2017-05-10 · 学会计 有方法
(1)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成本与费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也是经常被混淆的两个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1定的联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成本与企业特定资产或劳务相关,而费用则与特定期间相关;成本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代价的量度,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必须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但成本通过“资产化”,再通过耗费过程可以转化为费用(即:成本资产费用),如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购置某项设备而发生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并构成企业的1项固定资产(成本资产)。如果设备是用于生产产品,则每期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1定的方法计提的折旧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资产成本);如果设备是用于管理目的,则将各期计提的折旧费计入各期的管理费用(资产费用)。又如,为了生产产品,企业必须采购材料而发生支出,从而形成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验收入库后,采购成本转化为企业的存货成本(成本资产),如果企业领用材料用于办公,则存货成本转化为管理费用(资产费用);如果领用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则存货的成本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成本(资本成本),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则生产成本又转化为存货的成本(成本资产),将产品出售,存货成本则转化为销售费用(资产费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成本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费用(即:成本费用),费用则更不可能转化为成本(即:费用成本),所谓“费用的对象化就是成本”是与费用概念相悖的。长期以来,某些人正是利用人们对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来达到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的。如,该计入资产成本的支出而计入费用或该计入费用的支出而计入资产成本,故意混淆资产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达到他们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这里还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是对象化的支出,而不是对象化的费用,没有对象的支出(除收益性支出,偿债性支出,权益性支出外)只能作为损失处理。同样,如果有对象的支出,但是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仍然不能对象化为成本,而应该作为损失处理。
(2)支出与费用、成本之间的关系(1)收益性支出形成费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1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根据配比原则,收益性支出形成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笔者认为,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时间标准如果以月为单位,可能更恰当,更容易使相关概念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矛盾的产生。如,制度规定: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收益性支出计列于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2)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及资产的定义,由于资本性支出使几个会计期间受益,在发生的当期就不能作为费用计入损益,而应该作为资产在未来的受益期间内分期转作费用。因此,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而资产的取得成本,就是全部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不能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本应作为收益性支出的而作为资本性支出就会虚增企业的资产和利润;相反,将本应作为资本性支出的而作为收益性支出,将会虚减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这两种现象都会影响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都是现行制度或法规所不允许的。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二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三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划分支出:
1.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2.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限定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有关收入的
同一期间予以确认,从而为费用的确认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
确认费用的标准一般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能不能明确的写出 区别: 联系: 就是我在考卷上要写出来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