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刘禅是不是昏庸的

我看三国杀中刘禅的最后一个技能叫若愚,大智若愚,说明他是聪明的啊,为什么说他昏庸我不要三国演义的例子,我讲的是三国志,三国演义是野史,我问的是三国志,正史... 我看三国杀中刘禅的最后一个技能叫若愚,大智若愚,说明他是聪明的啊,为什么说他昏庸
我不要三国演义的例子,我讲的是三国志,三国演义是野史,我问的是三国志,正史
展开
 我来答
临沂音乐哥哥潇洒
2017-01-24 · TA获得超过608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5万
展开全部
下面的网友说的很对。在历史上和历史课本上都说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污蔑了刘禅上千年的历史了,也被现在人们对刘禅的误会有上千年的历史。如果刘禅真是一个很无能的皇帝和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的话。我认为:
蜀汉证券在三国中221~263年总共是42年统治时间,刘备在位时221年到223年只有两年时间,就是说刘备在称帝到病逝不到一年的时间,223年刘备去世后,刘禅就当上了皇帝一直到263年蜀汉被魏国所灭亡刘禅223年即为,到263年主动投降共当了41年皇帝,有人认为刘禅当了41年的皇帝完全都是诸葛亮、姜维、蒋琬、张义等名臣给他撑着的没有这些名臣撑腰的蜀汉王朝早就亡国了。我认为这些人说的都是错误的。我认为刘禅并不是很昏庸的一个皇帝而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不是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吗?“大愚若智!”吗?有很多人都不懂这句成语是什么意思?这句成语的意思:做人做官的时候和在社会混的时候等都要做到不要太显摆、太让别人太瞩目了,也不要太过于聪明和过早的露出自己的才能。如果这样的话会遭来对你不利的影响或者杀身之祸、或者被别人误会等等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愚若智”真实意思。
人们说:“是诸葛亮辅佐蜀汉和刘禅才能在三国中坚持四十多年的统治”。这句话更是错误的,你可以看到诸葛亮在223+11=234年诸葛亮就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了,其余29年刘禅就得靠自己了呀!有人说这不是还是靠着姜维将军在后面支持蜀汉才能够坚持了29年的统治时间。我认为蜀汉后期并不是由姜维、蒋琬这些文臣和将领的辅佐刘禅才能当了怎么久的皇帝。刘禅当了41年的皇帝前11年是诸葛亮辅佐的因为军事和政治上都是诸葛亮在前面操持着,刘禅就在后面做个甩手掌柜就可以了,到诸葛亮拿来文书时候刘禅看看上面的内容后签个字就行了但是奏折和军事政治文书的内容全部都让刘禅记在脑海中了,用不着为国家大事操心因为有诸葛亮在刘禅不去干预诸葛亮处理的正事,刘备一心恢复汉朝统治是诸葛亮对刘备承诺的信念到后期诸葛亮完全走向了穷兵黩武的反面路线,刘禅有没有和诸葛亮起冲突就说:“相父四次北伐劳师动众、伤民劳财!如果相父执意要北伐我不反对、希望相父早日凯旋。”这句话就是刘禅智慧。刘禅早已看出诸葛亮是穷兵黩武的方向走去,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就是劝说诸葛亮不要进行北伐了这样太劳民伤财了,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诸葛亮执意去北伐我刘禅也不会阻拦的,希望你北伐顺利早日凯旋归来。尤其第二句话很重要,你看历代王朝中有多少皇帝与宰相和权臣发生了冲突被杀的数不胜数。刘禅很会利用关系刘禅不和诸葛亮发生大的冲突,有两种:一种如果刘禅和诸葛亮发生冲突的话伤害的就是自己和国家统治根基,第二个就是伤害到老百姓的性命,如果刘禅和诸葛亮发生冲突的话很有可能诸葛亮利用军事政变把刘禅赶下台或者诸葛亮利用手中军事指挥权调动军队与刘禅兵戎相见的。如果这样成都不无安宁之说了。
刘禅即位后到他主动投降司马昭集团共41年皇帝位。在他统治期间成都和蜀汉领地所有老百姓生活愉快并没有遇到很多兵荒之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禅他自己统治思想。诸葛亮死后刘禅正式独立统治蜀汉后半期的统治时间,他启用了蒋琬、费祎两位这两位在诸葛亮死后也是蜀汉名臣,但是刘禅把宰相取消了,让蒋琬管理军事事务,让费祎管理政务这样把宰相的职权分成了两个职务相互牵制。对待大臣的关系刘禅也很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主动和大臣打成一片,臣子犯了错误小错误刘禅不追究,只有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刘禅才过问这样刘禅稳定了蜀汉后期自己手下官员和武将的心,让统治地位得到巩固。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即停止北伐政策。如果继续北伐的话那么蜀汉王朝的财力和国力、军力、物力四个方面会受到很大影响的,有可能国民经济会崩溃,这样一来就会加速蜀汉王朝的灭亡时间,蜀汉老百姓会遭到连年战争苦难的。因为蜀汉在三国时期是最弱的一个国家如果继续北伐国家经济会遭到严重的打击。这回懂了吧!大家能否看出刘禅是不是真傻还是假傻了?
浅醉江月
高赞答主

2011-08-10 · 你的赞同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8637万
展开全部
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是甘夫人所生。荆州当阳长坂坡之战时被赵云从乱军中救出。
212年,被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
221年,刘备称帝,立刘禅为皇太子。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报关羽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在夷陵之战战败之后,刘备一病不起,223年四月病故。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在位期间
刘禅继位初期也确实听从父亲的遗命,放权于丞相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死后,据《三国志》记载,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设立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
后来“乃自摄国事”,提出“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由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主政,修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从长计议再北伐的政策,亲自处理除了对外战争领域之外的国内军政事务。
诸葛亮死后蜀汉维持了近三十年的统治,但刘禅对于主张积极北伐的姜维也诸多制衡,严重地拖慢了北伐的进度。而且刘禅对于宦官黄皓也颇为宠信,姜维畏惧黄皓,只得拥兵屯垦汉中的沓中(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
最后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压境,刘禅召开御前会议,与群臣商议如何抵御。最终刘禅接受谯周的开城建议,在263年向曹魏投降。
乐不思蜀
蜀汉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如司马昭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而这就是乐不思蜀一典故的来历。
271年,晋武帝泰始七年,刘禅去世,晋谥刘禅为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评价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后主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陈寿于《三国志》认为刘禅是“素丝”,早年得诸葛亮辅助,所以“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但后来宠信黄皓,败坏政事,却是“惑阉竖则为昏闇之后”。
孙盛认为刘禅是“庸主”。
受《三国演义》故事影响,刘禅小字“阿斗”被后世意指政事无才干者,产生“扶不起的阿斗”成语。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提到:“阿斗是很庸愚的,没有一点能耐。”
晋朝张华问李密:“安乐公(刘禅)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晋书‧李密传)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周寿昌《三国志集解》:“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新爱国
2011-08-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个人觉得不昏庸!只是诸葛亮的事事亲为,让他没有学习的机会。本来嘛,作为一个皇帝,连给他处理基本的机会都不给,那他以后怎么办?难道还是遇事还是说:相夫处理即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udwig_2010
2011-08-08 · TA获得超过5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2万
展开全部
的确,刘禅并不昏庸,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能够在位29年,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表明其有一定的本事。而且后来的乐不思蜀回答,正是让司马昭放松了警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541181318
2011-08-08 · TA获得超过58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0万
展开全部
智力很高,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还去,刘禅知道不会成功让诸葛亮别去,他不想浪费国力,投降了还把司马昭气死了,最后刘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享受)可以说诸葛亮智力<刘禅智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