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有哪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东方男孩》,很棒的电影,用很温情的手段,点亮了一个人的人生。
《法国姑娘》,讲述索菲亚八岁时跟着父母回到摩洛哥,现在想重新返回法国。
《无福之地》,该片讲述了一个偷渡去英国的库尔德人、一个拿着摄像机穿梭在欧洲的女大学生、一个监督工厂从法国向匈牙利布达佩斯整体搬迁的工程师三个独立的故事。
说起法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就不得不需要提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雷内·克雷尔法国电影的编剧、导演和理论家。法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转折时期的重要导演,被称为电影安徒生,他的电影是再造的成人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永远有歌声和爱情,没有仇恨与丑恶,
首先推荐雷内.克莱尔的
《巴黎屋檐下》(1930年)
影片借助于既富于现实性又有诗意的布景设计,展示了巴黎郊区景色的迷人魅力。无声片时代的夸张动作和喜剧元素很是常见。可以看得出克莱尔对声音使用的慎重。而反复吟诵的主题曲和配乐都显示出克莱尔对声乐的肯定。
《百万法郎》(1931年)
一个一文不名的艺术家忽然中了百万法郎,艺术家自己,他的好朋友,他的女朋友们,邻居们(都是艺术家的债主),在这笔横财面前全都展现出了自己人性本质中最隐秘的东西。
《我们等待自由》
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最佳娱乐电影,丰满的故事,丰富的人物肢体表演,充满喜感的曲折故事。每一个镜头都匠心十足,每一处场景都精心设置,每一首背景音乐都悦耳动听。大赞那个时代的好片
《七月十四日》(1933年)
是克雷尔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品。他在强调视觉表现的同时,又敏感地注意了听觉的表现,以幽默、讽刺的法国韵味和对电影美学、富有深厚的法兰西文化传统,电影语言独特的探索和实践,成为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开路先锋。
《魔鬼的美》
在克莱尔后期的作品中,经常为人提到的是《魔鬼的美》。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830年的意大利。浮土德教授接待梅菲斯托,梅菲斯托自遇见玛格丽特后,变成了贫穷的亨利骑士。不久,教授失综,亨利被控杀害教授,不得不与魔鬼签订协议...最后终于在起义的群众、玛格丽特和吉普赛人的相助下击败了魔鬼。
法国现实主义电影一直来说做的还算不错,下面就推荐几部自己喜欢的法国现实主义为题材的电影。
一、《童年的许诺》
是以人物传纪为题材的电影,别名为《黎明的承诺》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期待、承诺和实现诺言的故事。也是一个男人的成长和成名史。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是根据真人经历撰写的回忆录。
目前的豆瓣评分7.3分,很不错的一部电影。
二、《放牛班的春天》
整部影片没有暴力、动作,没有美女帅哥,没有任何的商业元素。电影反应了一些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位马修这样的老师。孩子们的叛逆期需要更多的尊重,需要正确的引导,更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也是关于心灵与爱的电影。马修,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失业的代课老师,却感动了无数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
二、《东方男孩》
“章回体”电影,四个章节转换地干净利落,用场景以分别,切合题目。
两个小时下来,两位男主所形成的关系,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可以挖出厚度。而从这段“老少恋”里牵扯出来的移民现状,好像已经从情绪里升华出来,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导演对于混乱场面的掌握十分娴熟,室内抢劫的和宾馆的桥段,爆发出蓄意已久的张力,虽然人物微有扁平,东欧少年的依赖倒可以理解,大叔的转变似乎不具有说服力,但亮点不少,包括开头的俯视镜头,空旷的公寓。
很棒的电影,用很温情的手段,点亮了一个人的人生。
《浓情酒乡》
浓情酒香在电影刚开头的时候,有个小男孩一直现在窗户前面,感受四季的不听1分变化,到后来,意想之中的悲伤没有到来,反而是配合着有没得环境,和美好的配乐,各种幽默的风格让人感觉到非常的轻松。这几年的主角在出去看了一圈世界之后,还是与自己的父亲生着气,一直等到后来看到父亲没有来得及给他的信,他才慢慢的醒悟了过来。
这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像中国的一样,刻意中带着一丝丝的疏远,而且每个人都非常的脆弱敏感,可是同时大家的相处也是非常的愉快,这是一部非常的温情,也非常的写实,有情调的片子。虽然剧情没有很过多的坎坷曲折,可是还是就像葡萄酒一样可以让人慢慢的体会其中的香甜。
也是通过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酿造葡萄酒的工序也非常的复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点差错都会让酒的味道走了区别。
后来父亲和儿子解开心结也是让人看着心里很舒服,非常的温暖。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中班主任给我们放的《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个关于孩子的电影,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问题儿童。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这间学校看上去更像一所监狱,学校里的学生或多或少有些问题,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而学校老师从不把他们当成孩子,不听话用一些残酷的方法惩罚他们,老师甚至称呼一个学生为“有着天使面孔的魔鬼”。
而每一个孩子躁动的外表下都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有人通过做坏事让学校通知家长,借此让妈妈来看看自己,曾经的劣迹斑斑也只是为了吸引一些注意力罢了;有人一直相信爸爸会在星期天来接他,所以每个星期天都会去大门等候,可是他的爸爸从来都没有来过,让孩子变成这样的正是大人们啊,最后大人还要冠冕堂皇地惩罚他们。
一个落魄的音乐家来这做代理教师,他尝试用音乐来改变这些孩子,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他不仅是孩子们音乐上的导师,更是心灵上的导师,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只有他看见了孩子纯真的内心,而最后他被开除了。
电影最后孩子们朝窗外扔纸飞机的场景感动了许多人,他们用这种方式与老师告别,也是在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