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呢?
历史上对战争中的战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一下常规做法和几种特殊做法。
普通掩埋尸体的方式:1、掩埋尸体。
这是古往今来战争中对战死者的最常规的做法。战争结束之后,战胜者或者其他官方、民间机构对战死者进行分别掩埋。
一般战胜方的战死者都会得到较为隆重地对待,将领和普通士兵大都可以单独立墓葬的。而战败方的战死者一般就挖一个长条大坑,将尸体都扔在一起掩埋,有有秩序的掩埋,也有杂乱无章的掩埋,少数的战败方将领会单独埋葬,并立碑,以表对对方的尊重。
不管是古代历史,还是现在大都以这种方式为主要的尸体处理方式。
长平之战被掩埋的赵军遗骨地点之一挖掘图,仅有一层薄土。
2、火葬。(近现代才兴起)
用火葬对战死者进行处理,大规模来看是日本军队的通行做法,其目的非常简单,不能将死者的尸体带回自己的国家,用火葬的方式集体火化,然后分别装在罐子里或者陶瓷罐中,标明姓名,集中运回日本。
日本有魂归故里的说法,战死的士兵和将领基本都要带回去,只不过是骨灰。骨灰罐子、瓶子或者其他包裹物上标明部队的番号、姓名,运回日本,然后掩埋,表示入土为安、魂归故里。
二战日军将战死者大都火化带回日本,如图
3、尸体中首级、耳朵、鼻子、手的处理。
古代战争中,作战的士兵如何显示自己取得的战功?一般都有几种方式,对方的首级、耳朵、鼻子和手成为展示军功的最佳方式。
不管是战争中的任何一方,一般都会将战死者的头颅、耳朵、手等部位切除,然后作为自己战功上报。这些战死者的尸体部位会被专门的记军功的军官和士兵勘验,基本全部处理完军功之后,这些人体的部件就会被处理掉了,掩埋、焚烧或者将首级集中送达需要验看的王或者官员之处。
譬如,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斩首之后,被孙权送往曹操之处验看。有时一些君主为了彰显武功,会将战争中被杀士兵的首级集中展示,然后集中掩埋。
战争中被打败一方的士兵尸体大都是有残缺的,并不是完整的尸体,一个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另外一个是战争双方都要有军功的证据。
4、弃之不顾。
由于战争双方交战激烈,很多战死者的尸体都被丢弃不管了,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这里没有人交通要道,也没有人想在这些地方生活耕种,尸体一般会被弃之不顾,野兽和自然分解这些遗弃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