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与帜有何区别?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旗
指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中国清代满族用旗来编制军队户口(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在现在旗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1.泛指各种旗帜。如:国旗,军旗,党旗,团旗,等各个团体的标识之一. 2.表示一种标识,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名称。 (1)明代军队实行卫所编制,每百户所统兵112人,编为两个总旗,每个总旗分编为5个小旗。明代次戚继光创制步、骑兵编制单位,在基层编制中有局、旗、队三级,每局辖三旗,每旗统兵36人,编成三队,每队兵或骑兵12人。 (2)清代初期,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以不同颜色的旗来区分军队。八旗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正蓝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旗本为满语“固山”的汉名,是清朝八旗兵的最大编制单位,区分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3)清朝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时,均曾以旗作为编制单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远征后,新改军队单位名称有旗,如后旗、右一旗等;捻军曾将军队按总旗、大旗和小旗三级编制,各级并无固定员额。 4.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5.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旗 qí 形声。字从“方人”(yǎn),从其,其亦声。“其”意为“一系列等距排列的直线条”。“方人”指“方国之旌”。“方人” 与“其”联合起来表示“画有一系列等距排列直线条的方国之旌”。本义:画有不同颜色的直线条组合作为标识的方国之旌。“国旗”。 1. 同本义 [bear-figured flag]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flag;banner]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pennant]。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Eight banners”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banner]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name of constellation]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词 1. 号令 [Order]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基本字义
1. 旗子:旗~。独树一~(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
帜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2. 同本义 [banner;flag]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
树帜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5. 标记 [mark]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6.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
基本字义
1. 〔~然〕同“翻然”。
2. 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指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中国清代满族用旗来编制军队户口(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在现在旗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1.泛指各种旗帜。如:国旗,军旗,党旗,团旗,等各个团体的标识之一. 2.表示一种标识,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名称。 (1)明代军队实行卫所编制,每百户所统兵112人,编为两个总旗,每个总旗分编为5个小旗。明代次戚继光创制步、骑兵编制单位,在基层编制中有局、旗、队三级,每局辖三旗,每旗统兵36人,编成三队,每队兵或骑兵12人。 (2)清代初期,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以不同颜色的旗来区分军队。八旗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正蓝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旗本为满语“固山”的汉名,是清朝八旗兵的最大编制单位,区分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3)清朝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时,均曾以旗作为编制单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远征后,新改军队单位名称有旗,如后旗、右一旗等;捻军曾将军队按总旗、大旗和小旗三级编制,各级并无固定员额。 4.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5.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旗 qí 形声。字从“方人”(yǎn),从其,其亦声。“其”意为“一系列等距排列的直线条”。“方人”指“方国之旌”。“方人” 与“其”联合起来表示“画有一系列等距排列直线条的方国之旌”。本义:画有不同颜色的直线条组合作为标识的方国之旌。“国旗”。 1. 同本义 [bear-figured flag]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flag;banner]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pennant]。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Eight banners”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banner]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name of constellation]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词 1. 号令 [Order]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基本字义
1. 旗子:旗~。独树一~(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
帜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2. 同本义 [banner;flag]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
树帜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5. 标记 [mark]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6.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
基本字义
1. 〔~然〕同“翻然”。
2. 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