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作时,你可以写些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最近加入了一个写作社群,和77个小伙伴一起,每7天写一篇,持续写7年。群里有不少朋友刚刚开始写,苦恼于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我想到自己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总是纠结这个问题,每天在选题上耗费大量时间,后来慢慢地越写越顺,这个问题也逐渐不是问题了。分享一些微薄的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
我第一次写文章是去年9月,当时正在看《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一本讲独立思考的书。书里说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写作,于是我就开始了自己的“码字生涯”。当时也不知道该写点儿什么,憋了3天,才写出来第一篇,写的是这本书第一章内容的总结,现在翻出来看,根本不忍直视。
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开始,每天写1000字,到现在写了有80多篇。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写最近看过书的内容。慢慢地,写得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多,灵感也越来越多,平时想到什么主题马上记录下来,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清单。每次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翻出清单一看,找到最想写的题目,能节约不少时间。
我总结了自己的写作清单,有六个写作方向:
每读一本书觉得有收获都可以拿出来写,除了总结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想想这些内容和哪些概念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内容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在哪?我应该采取哪些行动?采取行动后如何获得反馈?如何设立检验机制?等等。回答完这些问题,哪怕只回答一个问题,一篇文章也就出来了。比如《异类》这本书,我除了挑了两个点来写,还写了一篇综合的书评。
有不少朋友订阅了得到的专栏,每个老师讲到的内容都可以拿出来写,有时候老师们讲的内容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比如我学到薛兆丰老师讲的马粪争夺案,就想到去年中秋节的阿里月饼事件,吴军老师也在那篇《有小聪明没有智慧的人》谈到过这件事,还想到了刘润老师讲过的破窗效应。于是写了这篇: 由马粪争夺案引发的思考 | 再谈阿里月饼事件 。
在《Beyond Feelings》这本书中,第一章介绍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反思方法:
我把这个方法用在了写作中,生活中一遇到什么让我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事、物,或者我有什么做的不太好的事情,就把事情记录下来,进行复盘。问题分析完,就有了解决办法,也消化了情绪,顺便也完成了当天的写作小目标。这个方法是控制情绪的神器,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情绪都是不合适的,我的思考是不全面的,那么我就有了方向去改正,下一次就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它也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每天这一点一滴的小反思中积累而来的。日拱一卒,积累起来,就是巨大的进步。
还可以写自己行业内的文章,抱着提升业务水平的目的来写作。比如我是做产品的,我就可以写一些产品分析、竞品研究、数据分析类型的文章,既练习了写作又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日常生活中可写的就太多啦。游记,日记,美食、影评,日常小故事,生活感悟,自己的家族故事,有趣的见闻,小目标,阶段性的生活总结……捕捉这些花花绿绿的感受,把它们像萤火虫一样收集到一个玻璃瓶子里去。许多年后再看,别有一番乐趣。可以参考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或者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看看他们多会审视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人一物呀,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又深入思考,再平淡稀薄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厚生动起来。
我写作主要是为了锻炼思考能力,《Beyond Feelings》这本书里每一章后都有很多习题,一个问题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慢慢地,在看书、生活中就可以自己去提问了,把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去写,把写作权当成一个思考练习,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一层一层深入,不用管最后能不能得到答案,这个思考过程已经弥足珍贵。
也有朋友是天天用英语和清晨朗读会的成员,英语不错的朋友可以试着把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外媒的文章翻译出来,清晨朗读会中的个人成长类文章都非常不错,不难还非常实用。这样既练习了英语又学习了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思维方式,还完成了写作小目标,是不是三赢啊~要知道村上春树在决定做小说家之前做过很多年的小说翻译,这才是他成为小说家的基础呀。
总之,写作就是一个不断审视自己、审视生活,回归自己内心,然后收获成长的过程,其过程绝对不应该是痛苦的。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写,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审视,刚开始写别怕自己写的不好,不要抱有功利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进步上,持续写就是了。
我第一次写文章是去年9月,当时正在看《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一本讲独立思考的书。书里说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写作,于是我就开始了自己的“码字生涯”。当时也不知道该写点儿什么,憋了3天,才写出来第一篇,写的是这本书第一章内容的总结,现在翻出来看,根本不忍直视。
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开始,每天写1000字,到现在写了有80多篇。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写最近看过书的内容。慢慢地,写得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多,灵感也越来越多,平时想到什么主题马上记录下来,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清单。每次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翻出清单一看,找到最想写的题目,能节约不少时间。
我总结了自己的写作清单,有六个写作方向:
每读一本书觉得有收获都可以拿出来写,除了总结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想想这些内容和哪些概念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内容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在哪?我应该采取哪些行动?采取行动后如何获得反馈?如何设立检验机制?等等。回答完这些问题,哪怕只回答一个问题,一篇文章也就出来了。比如《异类》这本书,我除了挑了两个点来写,还写了一篇综合的书评。
有不少朋友订阅了得到的专栏,每个老师讲到的内容都可以拿出来写,有时候老师们讲的内容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比如我学到薛兆丰老师讲的马粪争夺案,就想到去年中秋节的阿里月饼事件,吴军老师也在那篇《有小聪明没有智慧的人》谈到过这件事,还想到了刘润老师讲过的破窗效应。于是写了这篇: 由马粪争夺案引发的思考 | 再谈阿里月饼事件 。
在《Beyond Feelings》这本书中,第一章介绍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反思方法:
我把这个方法用在了写作中,生活中一遇到什么让我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事、物,或者我有什么做的不太好的事情,就把事情记录下来,进行复盘。问题分析完,就有了解决办法,也消化了情绪,顺便也完成了当天的写作小目标。这个方法是控制情绪的神器,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情绪都是不合适的,我的思考是不全面的,那么我就有了方向去改正,下一次就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它也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每天这一点一滴的小反思中积累而来的。日拱一卒,积累起来,就是巨大的进步。
还可以写自己行业内的文章,抱着提升业务水平的目的来写作。比如我是做产品的,我就可以写一些产品分析、竞品研究、数据分析类型的文章,既练习了写作又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日常生活中可写的就太多啦。游记,日记,美食、影评,日常小故事,生活感悟,自己的家族故事,有趣的见闻,小目标,阶段性的生活总结……捕捉这些花花绿绿的感受,把它们像萤火虫一样收集到一个玻璃瓶子里去。许多年后再看,别有一番乐趣。可以参考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或者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看看他们多会审视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人一物呀,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又深入思考,再平淡稀薄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厚生动起来。
我写作主要是为了锻炼思考能力,《Beyond Feelings》这本书里每一章后都有很多习题,一个问题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慢慢地,在看书、生活中就可以自己去提问了,把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去写,把写作权当成一个思考练习,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一层一层深入,不用管最后能不能得到答案,这个思考过程已经弥足珍贵。
也有朋友是天天用英语和清晨朗读会的成员,英语不错的朋友可以试着把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外媒的文章翻译出来,清晨朗读会中的个人成长类文章都非常不错,不难还非常实用。这样既练习了英语又学习了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思维方式,还完成了写作小目标,是不是三赢啊~要知道村上春树在决定做小说家之前做过很多年的小说翻译,这才是他成为小说家的基础呀。
总之,写作就是一个不断审视自己、审视生活,回归自己内心,然后收获成长的过程,其过程绝对不应该是痛苦的。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写,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审视,刚开始写别怕自己写的不好,不要抱有功利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进步上,持续写就是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