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不是由于缺爱,而是三观扭曲
展开全部
终于看了有名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之前在很多育儿类文章中,都看到这部电影的影子,大多是以松子悲催的一生来注解父母无条件的爱的重要性。
当我认认真真地看完这部电影后,有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松子悲剧的一生,真的都源于父爱的缺失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松子的悲剧人生就不该是个例,而是常态。
无条件的爱,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能够给出的父母绝对是少数。将子女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待之以平等和尊重,以爱灌溉他们的生命,这种理念的诞生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在这之前,中国是漫长的封建社会,欧洲是黑暗的中世纪,其拿此共同特点都是把子女视为一笔财产。东南亚的文化很相似,中国是三纲五常,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种伦理体系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僵硬的,具体表现是父亲总是特别端,特别难以靠近。像《红楼梦》里的贾政一样,见到子女就是训,从来没个笑模样,美其名曰“严父”。
虽然封建社会结束了,但是“严父”思想一直都在,而且农村比城市严重,社会底层比高层严重。记得小时候看电视,里面有爸爸抱女儿的情景,一般都是城里的爸爸抱城里的女儿,农村的爸爸则显得木讷得多,不知道是爱藏得深,还是爱缺乏,总之,他们很少表达对子女的爱。说到缺爱,缺父爱,比松子惨得多的大有人在,也不见得人人都破罐破摔。
那么松子的悲剧源自哪里呢?三观。松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都围绕着男人,没有男人的人生,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仅仅是个男人就行,至于是不是爱,也不那么重要,只要那个男人愿意和她在一起就行。
她对男人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但凡是个男人,但凡对她有点意思,她就愿意全身心托付,成为这个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男人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根本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所有这些离谱的付出,只要能换来廉价的“在一起”,她就认为是值得的。
在她看来,一个人的日子是地狱,她无法独处,必须扯一个男人,才能感到好一点。这才是她最大的悲哀。
一个人独立的标志就是能独处,并享受独处,没有享受过独处的人,不足与语人生。松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她那些所谓的爱情,并不是真爱,而是为了避免孤独所作的垂死挣扎。她是一个内心极度匮乏的人,她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人又怎么可以给别人以爱?
松子这种以男人为事业的三观,应该是社会、家庭、学校长期熏陶的产物。这在日本并不稀奇,很多日本女性结婚以后,就做全职主妇了,虽然日本法律健全,全职妇女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总归来说,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而松子成长的年代应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但观念并不消神迅开明。在松子三观成形的时期,接受的就是女人要以男人为事业的观念。
如果没有男人,女人将毫无价值,这才是松子自甘堕落的真正原因。但凡松子有个爱好,有一点事业心,她就不会堕落到甘当妓女、堕落到生活在垃圾堆里。她化妆、打扮、健身都是为了找个男人,当她对男人彻底失望后,就不再收拾自己,变得又胖又瘸,满屋子都是装满垃圾的黑色塑料袋。她为什么就不能为了自己,把生活打理好呢?女为悦己者,在她看来,是天经地义。
老天给她发的牌比大多数人都好,她家境不错,长相身材都是上等,还会唱歌,她只要在工作上稍微上点心,把工作、生活打理好,遇到合适的男人,从从容容谈个恋爱,就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了。而以她的条件,什么落魄作家、小混混、理发师又怎能入眼?她生生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根本原因是丧失了自我。
她像一个冰冷的月球,不会发光发热,只能靠着太阳的一点反光,发出些许光芒,而她赖以生存的太阳就是那些七七八八不靠谱的渣男,她的光和热又能持续多久?暗淡是必然结局,因为那就是她的本色。与其说,她在付出爱,不如说她在疯狂索取爱。
一个疯狂索取的人,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注定被瞎逗人嫌弃。松子的悲剧人生并不是缺爱的产物,而是三观扭曲的产物。
令人膈应的是,片子的结尾居然把松子圣母化了,我看到了编剧的居心叵测。明明是一个三观扭曲的女人为了得到一点点温暖,对男人言听计从,最后自我毁灭,却被美化成爱和付出,这是让后人效仿吗?还拿《圣经》来说事,说什么“神就是爱”,“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付出了什么”。
这种毒鸡汤,该歇歇了。
一个连自己都失去的人,有什么资格对别人付出爱呢?
当我认认真真地看完这部电影后,有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松子悲剧的一生,真的都源于父爱的缺失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松子的悲剧人生就不该是个例,而是常态。
无条件的爱,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能够给出的父母绝对是少数。将子女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待之以平等和尊重,以爱灌溉他们的生命,这种理念的诞生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在这之前,中国是漫长的封建社会,欧洲是黑暗的中世纪,其拿此共同特点都是把子女视为一笔财产。东南亚的文化很相似,中国是三纲五常,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种伦理体系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僵硬的,具体表现是父亲总是特别端,特别难以靠近。像《红楼梦》里的贾政一样,见到子女就是训,从来没个笑模样,美其名曰“严父”。
虽然封建社会结束了,但是“严父”思想一直都在,而且农村比城市严重,社会底层比高层严重。记得小时候看电视,里面有爸爸抱女儿的情景,一般都是城里的爸爸抱城里的女儿,农村的爸爸则显得木讷得多,不知道是爱藏得深,还是爱缺乏,总之,他们很少表达对子女的爱。说到缺爱,缺父爱,比松子惨得多的大有人在,也不见得人人都破罐破摔。
那么松子的悲剧源自哪里呢?三观。松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都围绕着男人,没有男人的人生,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仅仅是个男人就行,至于是不是爱,也不那么重要,只要那个男人愿意和她在一起就行。
她对男人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但凡是个男人,但凡对她有点意思,她就愿意全身心托付,成为这个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男人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根本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所有这些离谱的付出,只要能换来廉价的“在一起”,她就认为是值得的。
在她看来,一个人的日子是地狱,她无法独处,必须扯一个男人,才能感到好一点。这才是她最大的悲哀。
一个人独立的标志就是能独处,并享受独处,没有享受过独处的人,不足与语人生。松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她那些所谓的爱情,并不是真爱,而是为了避免孤独所作的垂死挣扎。她是一个内心极度匮乏的人,她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人又怎么可以给别人以爱?
松子这种以男人为事业的三观,应该是社会、家庭、学校长期熏陶的产物。这在日本并不稀奇,很多日本女性结婚以后,就做全职主妇了,虽然日本法律健全,全职妇女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总归来说,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而松子成长的年代应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但观念并不消神迅开明。在松子三观成形的时期,接受的就是女人要以男人为事业的观念。
如果没有男人,女人将毫无价值,这才是松子自甘堕落的真正原因。但凡松子有个爱好,有一点事业心,她就不会堕落到甘当妓女、堕落到生活在垃圾堆里。她化妆、打扮、健身都是为了找个男人,当她对男人彻底失望后,就不再收拾自己,变得又胖又瘸,满屋子都是装满垃圾的黑色塑料袋。她为什么就不能为了自己,把生活打理好呢?女为悦己者,在她看来,是天经地义。
老天给她发的牌比大多数人都好,她家境不错,长相身材都是上等,还会唱歌,她只要在工作上稍微上点心,把工作、生活打理好,遇到合适的男人,从从容容谈个恋爱,就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了。而以她的条件,什么落魄作家、小混混、理发师又怎能入眼?她生生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根本原因是丧失了自我。
她像一个冰冷的月球,不会发光发热,只能靠着太阳的一点反光,发出些许光芒,而她赖以生存的太阳就是那些七七八八不靠谱的渣男,她的光和热又能持续多久?暗淡是必然结局,因为那就是她的本色。与其说,她在付出爱,不如说她在疯狂索取爱。
一个疯狂索取的人,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注定被瞎逗人嫌弃。松子的悲剧人生并不是缺爱的产物,而是三观扭曲的产物。
令人膈应的是,片子的结尾居然把松子圣母化了,我看到了编剧的居心叵测。明明是一个三观扭曲的女人为了得到一点点温暖,对男人言听计从,最后自我毁灭,却被美化成爱和付出,这是让后人效仿吗?还拿《圣经》来说事,说什么“神就是爱”,“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付出了什么”。
这种毒鸡汤,该歇歇了。
一个连自己都失去的人,有什么资格对别人付出爱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