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孩子长大之后有出息,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做哪些事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期望,父母都希望儿女能够自信、勇敢、听话,长大以后能够出人头地,能够为自己的年老提供依靠。
父母的这种期望导致的结果就是常常会在激动下做出一些行为,但很少有父母意识到,父母经常对孩子做的事情,也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孩子长大以后有没有出息,在于父母有没有经常对他做这三件事。
1)大呼小叫
育儿专家李玫瑾表示:父母朝孩子大呼小叫,声音大了,但是亲子距离却远了,当两个人距离很近的时候,轻轻的声音就能听清;只有两个人距离变远时,才需要用大呼小叫来沟通。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以及犯错,脾气比较暴躁的父母会忍不住对他大呼小叫,他们认为对孩子大呼小叫就能震慑得住他,使他变得乖巧听话,不再犯错。
父母的大呼小叫,对于年幼的孩子,也就是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会使他们变得胆小,父母的吼叫会让他们感到害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变得自卑。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大呼小叫,他们会选择性忽略,父母的长篇大论他们完全听不进去,甚至还会引起叛逆心理,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2)打骂
面对孩子犯错,很多父母都会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打骂,甚至还会不分地点场合,只要孩子一犯错,家长就会当众打骂他,或者惩罚他。
家长的当众打骂以及惩罚,对于自尊心形成初期的孩子是严重的伤害,这种打骂会摧毁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也摧毁孩子的自尊,甚至摧毁了孩子原本健康发展的心理。
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将很难教育出一个优秀、有出息的孩子。在这样教育成长的孩子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性格也容易变得叛逆,长大后甚至还会有暴力倾向。
3)冷暴力
面对孩子犯错,有些家长并不会采取传统的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冷暴力成为这些父母对待孩子的常用方法。他们会对孩子的态度非常冷漠,甚至好几天都不理会他,不和他沟通交流。
孩子一开始会做一些事情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如果家长依然我行我素,孩子的性格也会因此变得孤僻、冷漠、和父母亲子关系差。性格决定将来,孩子性格太孤僻,长大后也将难有出息。
父母要如何端正教育态度,让孩子变得有出息
1)小错误引导改正
父母要端正教育孩子的态度,孩子的性格都比较顽皮,经常会因为他的顽皮犯错误。孩子如果犯的只是小错误,父母不能对他大呼小叫、也不能打骂他、更不能对他实施冷暴力。
面对孩子犯的错误,如果是小错误,父母引导孩子去纠正,并且让他好好思考犯错的原因。让他从这件事情总结出经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了错误,或者承担了犯错的后果,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表扬。
2)加强和孩子沟通
也许孩子有些做法在父母看来是错误的,在他自己看来却不这么认为。父母不能在没有和孩子好好沟通的情况下,就简单地认定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要加强和他沟通,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如果他这么做的原因是合理的,父母要支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教育技巧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教育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3)大错误、屡教不改可以加入棍棒教育
棍棒教育并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面对孩子犯的错误,父母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孩子犯的只是小错,父母可以进行说教;但如果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屡教不改,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大错误,比如触犯了法律的事情,父母可以适当加入棍棒教育。
但父母要注意了,孩子的头部、腰部、臀部、腹部这四个部位是不可以打的,不然会危及孩子的健康。在打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力度,只要他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保证不会再犯,父母就要懂得及时收手。
孩子天性顽皮,犯错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面对孩子犯错,家长要懂得端正教育孩子的态度,才能让孩子变得优秀、有出息。
1、不要用手指着孩子说话。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喜欢被人用手指着说话,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个动作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也非常的不尊重人。
尊重是相互的,你对孩子的态度,也决定了孩子对你的态度。
2、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有的家庭可能经济条件一般,但给孩子花钱总是大手大脚,有求必应,生怕委屈了孩子。然而这些爱孩子的表现,其实反而会害了孩子。
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孩子好的消费习惯,未来花钱没有节制。
小时候找家长要个玩具汽车,家长轻易可以满足,长大了万一找家长要远远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东西,到时候家长又该如何呢?而一直认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孩子,面对突然的转变,能欣然接受吗?
另一方面,得到的太过容易,渐渐也让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付出。
3、不要吓唬、恐吓孩子。
“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不好好吃饭,就让乞丐把你捡走。”
孩子幼小对什么事都会当真,往往家长这么一吓唬孩子就乖乖的了。然而,这些话语在家长看来都是开玩笑的话,但在孩子心中却是很大的伤害。
次数多了,孩子就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逐渐当孩子发现,父母不会对自己真的做出这些事情时,这些话就不再有威力,而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也受到了破坏。
4、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父母都不是超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烦心事,有不好的情绪很正常,但尽量还是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孩子,把抱怨和牢骚忍耐在心里,不要把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带到孩子的世界,给孩子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家庭氛围。
5、不要总是批评孩子。
有的父母特别爱批评孩子,总是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恨铁不成钢的打压式教育,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长期生活在父母语言暴力下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压抑,不利于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孩子。相信表扬和赞美要比批评和指责更有教育的力量。
6、教育孩子要言行一致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却手机不离身。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自己却过马路闯红灯。教育孩子孝顺父母,却对自己的父母缺少关爱。
人无完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父母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先反省一下自己做得如何。如果总是言行不一,父母的话在孩子眼里就不再信服,日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可能也没什么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