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方式
大学生就业方式有:留校任教、参加校园招聘、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公职类考试、网上投递简历、人才交流市场面对面交流、亲戚朋友介绍等方式。
一、留校任教留校任教虽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机会难得。一般情况下需要为硕士研究生,同时满足为在校期间优异、优秀班团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等条件才能申请。
二、校园招聘校园分为春季校园招聘和秋季校园招聘,常参加校园招聘的有大型国企、银行等。春季校园招聘时间为3月、4月发布公告,秋季校园招聘集中在10月、11月发布公告。考生需要在指定时间提交报名信息,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取得offer。
三、网上投递简历网上投递简历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就业方式,可以提前准备个人简历、报名资料等,在互联网上寻找心仪的公司、岗位直接投递简历,等待面试。
四、人才交流市场面对面交流各地人才交流市场汇聚了各行各业,大学生可以直接与心仪公司HR或者面试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公司情况、工作内容、岗位薪资等,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就业方式。
五、亲戚朋友介绍亲戚朋友介绍工作也是一种不错的就业方式,知根知底,更有利于快速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工作。
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大学毕业生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大学生就业选择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1、校园招聘是进一些央企、国企的唯一机会,错过了就几乎没有机会了,这话有些伤人,但很现实。应届毕业生,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2、有考教师、公务员打算的人。一定要趁早,在大三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不要等到临近毕业的时候,再去准备,那实在是太晚了。
3、在内卷到白热化的当下,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真的困难,就连211院校,985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4、一定要先就业,再择业。不要去盲目的等待,等待会让你错失一次又一次机会,等到所有的校园招聘都结束了,你可怎么办呢?
5、高薪的岗位真不多。期待高薪的人,该醒醒了,差不多就签了吧。
6、天才总是少数,不要把自己高估成天才,一定要脚踏实地,清楚的了解自己,评估自己。
7、择业技巧有哪些:学会收集信息,善于推销自己,实习经历准备,掌握技术实力,拥有资格证书等。
8、适应期。一份工作不可能只有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尤其是对新入职的人来说,简单枯燥的工作与自己最初对行业的幻想存在巨大落差,切莫心急,只有在自己投入努力后,才会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9、择业的步骤:首先,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给自己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定位,排除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其次,选定自己喜欢的领域,对这个行业进行全面的行业分析。
最后,明确了自己是否具备胜任这一行业的职业能力后,在实习实践中亲自尝试来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你才能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是否有能力从事。
1、留校工作
现在大学生留校工作的机会虽然很少,但是优秀的学生或者学历高的学生还是有机会脱颖而出的,这在很多大学都有先例。但能留校工作的学生一般都是校园内的积极分子,除了成绩相对优异外,沟通、协调、办事能力也是顶呱呱的,有此打算的学生需要提前锻炼和筹划。
2、参加校园招聘
校园招聘会是应届毕业生非常重要的就业渠道,很多的企事业单位都会在毕业季联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校园内开展招聘工作,很多的央企、大型外资企业,民企都会在校园内招聘,甚至有些热门专业会提前一年开始招聘。这就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参加校招的准备,包括简历,个人形象,面试技巧等。
3、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也是很多大学生的选择,尤其是成绩优异的那一群人,有人会提前2年准备考试,尤其是很多的名校毕业生,他们往往会更有优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就业渠道,就业质量往往也很高。
有此打算的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报考知识,进行备考,甚至还要参加一些培训,整体难度很大。
4、参加社会招聘,包括线上招聘网和线下招聘会
选择参加社会招聘的学生是最多的,就是直接在人才网上投递简历或者去线下的人才市场,比如我的就业目标城市是深圳,那就定向的想深圳的企业投递简历或者去深圳的人才市场,这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简历和面试技巧。
5、亲戚、朋友、老师等推荐工作
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拜托亲戚,朋友和老师推荐工作,人脉圈有时候还是有用的,在同等条件下,有熟人推荐也会优先录用的,这在现实中是没法避免的,不过这也是需要做好准备的,不要浪费推荐的机会。
6、自主创业
每届大学生都有选择自主创业的,这也是鼓励的方向,而且大学生创业还有不少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政策,这条路子如果走得好,是大有可为的,但一定要着眼于现实和自身的优势,不要蛮干,否则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受疫情冲击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改变;单位就业是毕业生主要去向,新经济行业受到青睐,而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求职主要关注因素;实习经历有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线上招聘面试成为疫情期间求职的主流方式。
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
在供给方面,1月和2月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分别为5.85%和12.30%,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
在需求方面,1月份对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了1.83%,2月和3月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21.67%和26.69%
从重点地区大学生的CIER指数来看,京津冀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差,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就业形相对较好。
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经济圈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人数的同比也有减少。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的大学生供求变化与其他地区不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其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有所下降。
从调研数据来看,选择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
从总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不同学历就业去向
分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去向有所差异。硕士生主要选择单位就业,这一比例接近90%;本科生更倾向于国内/外升学,尤其对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而言,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更高;而大专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或其他等就业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体。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
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大学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毕业生期望薪酬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两个区间,经测算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分布情况有所差异。分学历来看,硕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数均要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学校类型来看,科研院所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最高,其次为双一流院校学生,再次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最后为专科院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