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信息具有很多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客观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传递性等等。下面通过对信息的一些主要特征描述和讨论交流,来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概念。
普遍性与客观性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事物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也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因此,信息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所以信息也是客观的。
依附性
信息不是具体的事物,也不是某种物质,而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个客观事物(媒体)而存在。同一个信息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媒体表现出来,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影视和动画等。
共享性
非实物的信息不同于实物的材料、能源。材料和能源在使用之后,会被消耗、被转化,如图1-1-4所示。
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具有使用价值。信息传播的面积越广,使用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会越大。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重复产生副本。但是,信息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被消耗掉。
时效性
随着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信息的可利用价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失去其使用价值,可能就是无效的信息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及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传递性
信息通过传输媒体的传播,可以实现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如: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的现场直播。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缩短了对接现场和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
信息通过存储媒体的保存,可以实现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如:没能看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的现场直播的人,可以采用回放或重播的方式来收看。这就是利用了信息存储媒体的牢固性,实现了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
扩展资料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狭义上,讯息就是符号的排列的顺序。但作为一个概念,讯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义的局面。一般来说,与讯息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概念包括约束(constraint)、沟通(communication)、控制、数据、形式、指令、知识、含义、精神刺激、模式、感知以及表达。讯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参考资料:信息的百度百科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
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的特征是:
1. 消息x发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见,信息量(我们用I来表示)和消息发生的概率是相反的关系。
2. 当概率为1时,百分百发生的事,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信息量为0。
3. 当一个消息是由多个独立的小消息组成时,那么这个消息所含信息量应等于各小消息所含信息量的和。
扩展资料: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是信息。
信息的功能:反应事物内部属性、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信息
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可识别。信息可采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
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
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在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在生成信息。
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认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认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2)可存储性
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
(3)可扩充性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4)可压缩性
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从而浓缩。
(5)可传递性
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的本质等征。
(6)可转换性
信息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7)特定范围有效性
信息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