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简介
展开全部
主要内容:老北京人力车夫的心酸悲剧故事[1]。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二十年代末期 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题思想。《骆驼祥子》问世后,被译成十几个国家的文字,产生较大影响。 故事梗概:
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能开车厂了。 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有一天,仅仅只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竟然冒险把车拉到了清华,结果在抄便道的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过去,给大兵们干活,连车都给兵营收了。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后来大兵吃了败仗,夜里祥子趁乱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天亮时,以35块大洋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从此,他就得了一个外号,叫“骆驼祥子”。回城的路上,祥子突然病倒了,等祥子病好后,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只有一个37岁的女儿叫虎妞。虎妞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刘四爷很喜欢祥子的勤快,虎妞更喜爱这个傻大个儿的憨厚可靠。祥子把30元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希望攒满后再买车。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不惜和别人抢生意。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受了气,只待了四天就离开了杨家。心事重重的祥子回到车厂已经是晚上11点多,被虎妞几杯酒引诱,便和她睡在一起了。醒后的祥子感到羞愧,并且觉得有点危险。他决定离开人和车厂,跟刘四爷一刀两断。 于是祥子去了之前的拉车主曹先生家去拉车,曹先生也对他很好。一天,虎妞告诉祥子她怀孕了,祥子非常吃惊,虎妞把祥子存在刘四爷那里的30元钱还给他,并要求他腊月二十七给刘四爷拜寿,讨老头子喜欢,再设法让刘四爷招他为女婿。 祥子在街上拉车时,遇到了老马,他没钱给孙子买包子,不能让孙子饿肚子,于是祥子便买了几个包子给了老马,老马对他很感激。老马感叹,一辈子做车夫就是死路一条,穷人活该死,再要强也没用。 祭灶那天晚上,铺户与人家开始祭灶。大约9点,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一个侦探骑自行车尾随他们。曹先生吩咐祥子把车拉到他好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少爷送出来。祥子刚到曹宅,便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所有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不久,曹先生一家离开了北平。第二天祥子只得回到人和车厂。 刘四爷的生日很热闹,由于心里不痛快,他指桑骂槐,把不满倾泻在祥子和虎妞身上,于是虎妞忍不住生气,告诉刘四爷她怀孕了,孩子是祥子的。他不愿把女儿嫁给祥子,害怕祥子继承他的产业,要祥子滚蛋。虎妞并不买父亲的账,和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子成了亲。祥子坚决要出去拉车。虎妞拗不过他,只得同意。如今的“人和车厂”已变为“仁和车厂”。刘四爷把一部分车卖出去,剩下的全倒给了一家车主,自己享福去了。虎妞给祥子100元钱,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怀孕的虎妞不爱活动、爱吃零食,导致胎儿过大,结果难产死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祥子的努力全白做了。 邻居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表示愿意跟他一起过日子。祥子从内心喜欢小福子,但又苦于无力养活他们全家。只好狠心离开并许下承诺。并去曹先生家应允拉包月,谁知回去到四合院却见不到小福子,后来得知去了白房子。
堕落之后
他要让那些恶心人都死,而祥子得要强的活着,他的生命再次燃起了希望。他又重新找到了曹府,曹先生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可是四合院却见不到小福子,通过问别人祥子得知小福子去了白房子,因此便去找她,谁知小福子因为折腾过度,上吊自杀了。因此祥子开始堕落,抽烟,耍坏,犯懒,对车也不再爱惜。刮风下雨他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一歇就是两三天。在巡警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儿头”。 一次拉车,祥子又碰到了刘四爷,刘四爷问祥子女儿的下落,祥子说死了也没告诉他虎妞埋在哪里就这么甩头走了。对刘四爷出过这口恶气,祥子的心又有了气息。 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再也没有了生活的希望,不能要强就只有使劲堕落。祥子为了赚钱用了所有阴狠坏的招,最终他举报出卖了阮明,成为一个小人。祥子也不再拉车,什么来钱快他干什么,甚至出卖曹先生。祥子他吃喝嫖赌,渐渐成为一个堕落,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祥子心里,什么事都是“那么回事”,有便宜他不能不占。祥子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的代表作。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满族正红旗人。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他在国外时,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似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于193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等。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骆驼祥子》。 老舍
老舍的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着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写了在底层生活者的悲惨生活,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洁青、洁予、非我、鸿来等。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有超强的语言写作能力,尤其善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有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
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 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
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能开车厂了。 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有一天,仅仅只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竟然冒险把车拉到了清华,结果在抄便道的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过去,给大兵们干活,连车都给兵营收了。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后来大兵吃了败仗,夜里祥子趁乱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天亮时,以35块大洋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从此,他就得了一个外号,叫“骆驼祥子”。回城的路上,祥子突然病倒了,等祥子病好后,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只有一个37岁的女儿叫虎妞。虎妞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刘四爷很喜欢祥子的勤快,虎妞更喜爱这个傻大个儿的憨厚可靠。祥子把30元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希望攒满后再买车。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不惜和别人抢生意。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受了气,只待了四天就离开了杨家。心事重重的祥子回到车厂已经是晚上11点多,被虎妞几杯酒引诱,便和她睡在一起了。醒后的祥子感到羞愧,并且觉得有点危险。他决定离开人和车厂,跟刘四爷一刀两断。 于是祥子去了之前的拉车主曹先生家去拉车,曹先生也对他很好。一天,虎妞告诉祥子她怀孕了,祥子非常吃惊,虎妞把祥子存在刘四爷那里的30元钱还给他,并要求他腊月二十七给刘四爷拜寿,讨老头子喜欢,再设法让刘四爷招他为女婿。 祥子在街上拉车时,遇到了老马,他没钱给孙子买包子,不能让孙子饿肚子,于是祥子便买了几个包子给了老马,老马对他很感激。老马感叹,一辈子做车夫就是死路一条,穷人活该死,再要强也没用。 祭灶那天晚上,铺户与人家开始祭灶。大约9点,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一个侦探骑自行车尾随他们。曹先生吩咐祥子把车拉到他好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少爷送出来。祥子刚到曹宅,便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所有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不久,曹先生一家离开了北平。第二天祥子只得回到人和车厂。 刘四爷的生日很热闹,由于心里不痛快,他指桑骂槐,把不满倾泻在祥子和虎妞身上,于是虎妞忍不住生气,告诉刘四爷她怀孕了,孩子是祥子的。他不愿把女儿嫁给祥子,害怕祥子继承他的产业,要祥子滚蛋。虎妞并不买父亲的账,和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子成了亲。祥子坚决要出去拉车。虎妞拗不过他,只得同意。如今的“人和车厂”已变为“仁和车厂”。刘四爷把一部分车卖出去,剩下的全倒给了一家车主,自己享福去了。虎妞给祥子100元钱,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怀孕的虎妞不爱活动、爱吃零食,导致胎儿过大,结果难产死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祥子的努力全白做了。 邻居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表示愿意跟他一起过日子。祥子从内心喜欢小福子,但又苦于无力养活他们全家。只好狠心离开并许下承诺。并去曹先生家应允拉包月,谁知回去到四合院却见不到小福子,后来得知去了白房子。
堕落之后
他要让那些恶心人都死,而祥子得要强的活着,他的生命再次燃起了希望。他又重新找到了曹府,曹先生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可是四合院却见不到小福子,通过问别人祥子得知小福子去了白房子,因此便去找她,谁知小福子因为折腾过度,上吊自杀了。因此祥子开始堕落,抽烟,耍坏,犯懒,对车也不再爱惜。刮风下雨他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一歇就是两三天。在巡警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儿头”。 一次拉车,祥子又碰到了刘四爷,刘四爷问祥子女儿的下落,祥子说死了也没告诉他虎妞埋在哪里就这么甩头走了。对刘四爷出过这口恶气,祥子的心又有了气息。 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再也没有了生活的希望,不能要强就只有使劲堕落。祥子为了赚钱用了所有阴狠坏的招,最终他举报出卖了阮明,成为一个小人。祥子也不再拉车,什么来钱快他干什么,甚至出卖曹先生。祥子他吃喝嫖赌,渐渐成为一个堕落,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祥子心里,什么事都是“那么回事”,有便宜他不能不占。祥子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的代表作。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满族正红旗人。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他在国外时,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似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于193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等。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骆驼祥子》。 老舍
老舍的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着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写了在底层生活者的悲惨生活,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洁青、洁予、非我、鸿来等。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有超强的语言写作能力,尤其善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有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
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 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
展开全部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另有同名电影、电视、话剧等。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另有同名电影、电视、话剧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6-01-14
展开全部
下划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