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一共有几位佛?
另外,佛只后是菩萨,那菩萨只后呢??一共有好多种称谓
印象中,菩萨后面还有罗汉\力士.还有哪些呢?应该不只2楼说的那么点吧?? 展开
佛教中一共有9位佛。
分别是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历史派别
原始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南传佛教
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后,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盛行于斯里兰卡,遍传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称为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属于巴利语系,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现代中国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参见傣族佛教。
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亦称上座部佛教。
汉传佛教
北传的佛教分陆路和海路两条线进行。陆路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国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印度大月氏贵霜皇朝等时代,其势力范围曾直接覆盖到西域诸地,与中国西部边境接壤),另一路由海路直接传入中国南方,如达摩,真谛等大祖师,均从海路直接来到中国在广州登陆后北上。
扩展资料
汉传八宗
禅宗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于少室山阴密林之中。故而得名。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义帝为佛陀禅师修建,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萨提达摩来此,于寺凝修壁观,建立禅宗,历代屡次重修。禅宗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题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
匡救寺,位于河北成安县,禅宗二祖慧可说法之处,相传达摩曾在此为二祖说法。
山谷寺,又称乾元寺、三祖寺。位于二安徽潜山西北三十里的三祖山,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寺庙有僧璨大师塔。
真觉寺,又称东山寺,位于湖北黄梅东北二单的冯茂山上。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于此。
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供于六祖殿内。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简称,意译为修习方法,禅宗以“禅”概括佛教的修行实践,“静虑”。禅原本是佛教普遍奉行的一种故而得名。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宗派。
天台宗
祖庭——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
祖庭——陕西西安户县草堂寺、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宗
(慈恩宗)祖庭——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陕西长安区的兴教寺
华严宗
(贤首宗)祖庭——陕西西安长安区的华严寺
律宗
(南山宗)祖庭——陕西西安净业寺
密宗
(真言宗)祖庭——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
净土宗
(莲宗)祖庭——陕西西安的香积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山西交城西北石壁谷中的玄中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佛”是梵语Buddha的翻译,含义为“觉悟的人”,具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层含义。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而虚空界不可尽、众生界不可尽,因此过去有无量佛,现在他方有无量佛,未来也有无量众生成佛。过去世佛,比如燃灯佛;未来世佛,比如弥勒佛(现在还是菩萨,未成佛);现在他方佛,比如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药师佛(东方净琉璃世界)。
“菩萨”是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菩提萨埵”之简称。bodhi在这里是致使动词,sattva意为“有情”、“众生”。“菩萨”的含义是“觉有情”,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众生服务,引导他们进入觉悟和解脱的人。菩萨具备自觉、觉他两层含义。
“缘觉”是梵语pratyeka-buddha的意译(音译为“辟支佛”),指的是并未随佛闻法,而独自悟十二缘起等教理,且好寂静孤独,不事说法教化,的修行人。
“声闻”是梵语s/ra^vaka的意译,指听闻佛陀之声教而依四谛之教修行、获得成就的佛弟子。具体而言分为“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四个果位。一般所说的“罗汉”即为此中的阿罗汉。
缘觉和声闻,具备自觉一层含义。
以上佛、菩萨、缘觉、声闻,是佛教成就者的基本分类。至于说神和仙,佛教认为仍然在六道之中,只不过是处于天道(或天界,deva-loka)而已。天与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同处于六道轮回之中,佛教认为其本质仍然是痛苦的。
至于“圣”,它的梵文词是A^rya,基本上这个词是对应于英文的“noble”,既可以形容天、人,也可以形容佛、菩萨、声闻、缘觉。这个词本来在印度是用于指称高贵的人,“雅利安人”这个词语就是来源于这个词(A^ryan)。而在佛教中,对佛学理论有重大贡献、在佛教修行方面精进不懈、有所成就并享有威望的人,都可以称为“圣”。它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果位。
回答补充:
罗汉在上面所列的“声闻”之中。声闻分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声闻四果”,阿罗汉为其最高果位。
“力士”在佛经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力大的男子;二是指印度的一个“大力族”,即“末罗族”;三是指金刚力士。前两个含义是在人道;后一个则是那罗延天,属天道。
除佛、菩萨、缘觉、声闻以外,佛教里面出现的神祗,都是六道中不同生命形态的护法众生。这些当中,本身天的层次就有很多,名称也多种多样,那罗延天(金刚力士)只是其中一种;除天以外,佛教还归纳了所谓“天龙八部”,即:天(deva)、龙(na^ga)、夜叉(yaks!a)、阿修罗(asura)、迦楼罗(garud!a )、乾闼婆(gandharva)、紧那罗(kim!nara)、摩睺罗迦(mahoraga)。
贤劫释迦摩尼佛是第四位佛。弥勒是第五位佛。这个我有点不太理解。网上说现在就是贤劫也就是释迦摩尼的时代。尽管是末法时期但是还是释迦摩尼的时代。而弥勒佛却是贤劫的第五位佛。我想知道弥勒佛不是要56E多万年才会传播佛法度人吗。为什么会在贤劫出来呢。而且按照网上所说的弥勒应该在兜率宫讲经说法才对,其千佛名号是
南无拘留孙佛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师子佛 南无明焰佛 南无牟尼佛 南无妙华佛 南无华氏佛 南无善宿佛 南无导师佛 南无大臂佛 南无大力佛 南无宿王佛 南无修药佛 南无名相佛 南无大明佛 南无焰肩佛 南无照曜佛 南无日藏佛 南无月氏佛 南无众焰佛 南无善明佛 南无无忧佛 南无提沙佛 南无明曜佛 南无持鬘佛 南无功德明佛 南无示义佛 南无灯曜佛 南无兴盛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善濡佛 南无白毫佛 南无坚固佛 南无福威德佛 南无不可坏佛 南无德相佛 南无罗睺佛 南无众主佛 南无梵声佛 南无坚际佛 南无不高佛 南无作明佛 南无大山佛 南无金刚佛 南无将众佛 南无无畏佛 南无珍宝佛 南无华日佛 南无军力佛 南无香焰佛 南无仁爱佛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梵王佛 南无无量明佛 南无龙德佛 南无坚步佛 南无不虚见佛 南无精进德佛 南无善守佛 南无欢喜佛 南无不退佛 南无师子相佛 南无胜知佛 南无法氏佛 南无喜王佛 南无妙御佛 南无爱作佛 南无德臂佛 南无香象佛 南无观视佛 南无云音佛 南无善思佛 南无善高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月相佛 南无大名佛 南无珠髻佛 南无威猛佛 南无师子吼佛 南无德树佛 南无欢释佛 南无慧聚佛 南无安住佛 南无有意佛 南无鸯伽陀佛 南无无量意佛 南无妙色佛 南无多智佛 南无光明佛 南无坚戒佛 南无吉祥佛 南无宝相佛 南无莲华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安乐佛 南无智积佛 南无德敬佛 一百佛竟 南无梵德佛 南无宝积佛 南无华天佛 南无善思议佛 南无法自在佛 南无名闻意佛 南无乐说聚佛 南无金刚相佛 南无求利益佛 南无游戏神通佛 南无离闇佛 南无名天佛 南无弥楼相佛 南无众明佛 南无宝藏佛 南无极高行佛 南无金刚楯佛 南无珠角佛 南无德赞佛 南无日月明佛。
至于如何成佛,各派说法不一。
如:净土宗讲,人一心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临终时可感应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在那里继续修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禅宗讲,今生成佛,顿悟成佛。
净土宗利顿兼收,简单易行。只要一句佛号。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求慧根高,不易做到。著名的有机锋,棒喝,四照用,参话头等方法。
净土宗念佛,让意识定在佛号上,即训练意识的抗干扰能力,使人临终也能清醒的保持一念,不被外界干扰。禅宗是不让意识工作,不让意识干扰自性,让自性显现,相当难。比如说参话头,是保持一念要起未起的状态,进行观照。
一言以蔽之,佛家各宗各派都是在训练意识,只是方法不同,定力深浅不同。最终的目标是成佛,解脱生死。
佛教认为的佛是无限的。
早先,佛仅是佛陀的简称。这个词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觉悟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觉悟的人,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印度话称这种人叫“佛陀”。所以,按照小乘佛教的观点来看,佛陀不是神,是一个真正得到究竟圆满觉悟的人。
大乘佛教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世界所有生命的最终归宿都是成为佛。有的教派认为可以即心即佛,立地成佛。只要心中没有妄想、分别、执作,处处都是极乐世界。在佛看来,这个世界是不空不有的,与凡夫所见的世界有山有水不同,凡夫执着于有,所以《金刚经》以空来破有。佛,比如如来,《金刚经》里说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其缘由是如来是一个理体,也就是仅仅是一个概念,他也是不空不有的,是无法探测到的,不要说不同于一块铁可以以铁的相示现于人,他比磁场更为虚无飘渺,是为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之缘由。
以下是列举的佛的介绍:
1、如来:
如来本是佛的代号,实际上佛有十种不同名称,如来是一种,佛是一种,世尊也是一种。不过,中国人搞惯了,经常把他们连起来,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如来佛的称法。如来及佛是通称,等于我们中国称圣人,孔子是圣人、周公也是圣人、文王、尧舜都是圣人。圣人就是通称,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称。所以一切佛皆称如来,像药师如来、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如来等等,如来是通称,药师、释迦牟尼、阿弥陀等都是特称。
但在许多小说中,一般都把释迦牟尼佛称为如来佛,尺寸想这大概是因为如来佛叫着顺口些,不像释迦牟尼这几个梵文译音那么叫着咬嘴。虽然这于佛经不符,但中国人叫惯了都不愿意深究,所以尺寸在《孙悟空之死》中也是这么安排的。
《金刚经》中佛自己对如来下了一个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无来也无去,换句话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用现在的观念说,他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
2、五方佛:
根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这就是极为有名的“五方佛”的来历!
【注:密宗把释迦牟尼称为毗卢遮那佛,意译即为大日如来。梵文“毗卢遮那”为“日”的别称,即把释迦牟尼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
3、混沌邪神
许多人都认为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还有一个混沌神,也就是生养盘古的天地混沌的本位神,尺寸也已经发现许多小说中都出现了混沌神的身影,但我国并没有关于那个被盘古劈开的混沌之神的记载。唯一一个记载了混沌的资料是《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南海之帝为儵(音shu)北海之帝 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但这个混沌显然不是盘古劈开的那个宇宙混沌,只是一个有着混沌特征的人——没有七窍,混沌一团。而且这两个混沌显然都是不幸的:一个被强大的盘古用斧子劈成了两半(就算是有混沌神恐怕也被劈死了);另一个更倒霉了,他好心招待儵和忽两个朋友,结果却被这两个朋友给凿死了,虽然人家也是好心想帮他凿开人人皆有的七窍,但毕竟是被害死了,而且死的还挺窝囊!
4、竖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古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即中国俗称的如来佛;未来佛弥勒佛,弥勒意为“慈氏”,这是佛教菩萨名,《阿弥陀经疏》解释道“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名慈氏。修慈最多,名无能胜”。弥勒佛本是如来的弟子,为弥勒菩萨,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最初的弥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现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经典;在造像上,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生活在唐末五代,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他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更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
以契此为原型,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
5、横三世佛:
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药师佛全称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他手下有十二神将。又与左胁士日光菩萨及右胁士月光菩萨并称为“东方三圣”。
释迦牟尼佛以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左右侍肋。娑婆意为“堪忍”,即能忍,这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世界,实为现实世界。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的左右胁士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又名安乐国、净土)位于此娑婆世界(银河系)的西方,距此世界有十万亿佛国土之遥,彼土自成就以来至今十劫。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