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每天吃多少肉才合适
一、牛肉200-250克,猪肉不高于400克。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 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二、鱼肉300克左右。
鱼肉,是指鱼类的肉。鱼的种类很多,主要的食用淡水鱼包括鲤鱼、草鱼、鲫鱼、鳜鱼等,海水鱼包括黄鱼、带鱼、平鱼等。
三、鸡肉不高于500克。
鸡肉,指鸡身上的肉,鸡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鸡肉不但适于热炒、炖汤,而且是比较适合冷食凉拌的肉类。但切忌吃过多的鸡翅等鸡肉类食品,以免引起肥胖。
拓展资料
1.中医食疗认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2.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在进行训练的头几秒钟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有效补充三磷酸腺苷,使训练能坚持得更久。
3.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却富含结合亚油酸,潜在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对抗举重等运动中造成的组织损伤。另外,亚油酸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保持肌肉块。
4.猪皮性味甘凉,含有胶质成分,能营养肌肤,将猪皮煮熟成冻子食之,能使人皮肤光洁细腻。
5.买猪肉时,根据肉的颜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燥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每天大约要吃125-200克。(膳食金字塔)
在上图第二层中鱼禽肉蛋每天大约要吃125-200克。
成分与营养
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0%至20%之间,俗称的瘦肉是脂肪含量较少的肉,而肥肉是脂肪含量较多的肉,瘦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肥肉多。新鲜肉的平均含水量是60%至70%,脂肪含量与水含量成反比。肉中的脂肪含量,与动物的种类、年龄、身体的部位、育肥状况均有关系。100克肉的平均能量为880千焦耳(210大卡)。
肉类几乎是最普遍受人喜爱的食物。肉类营养丰赡,味美,食肉使人更能耐饥;长期食用,还可以帮助身体变得更为强壮。此外,人食用肉类食物,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助于消化。因此,食肉与食素的区别也引起了许多很难证明的解释,如食素使人安静,食肉使人勇敢。
一个人每天食用一两瘦肉是基础数量,但总量一般不要超过三两,荤素搭配的饮食才健康合理。一味吃素,会造成人体营养素缺乏;但过量地吃肉,则会导致能量偏多、饱和脂肪偏多、血脂偏多、胆固醇偏多。所以,吃肉要控制在合适的数量范围内。
拓展资料
吃肉须知“三不吃”原则:
1、淋巴不吃。淋巴系统其实是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所以比较容易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因此一般都不建议人们去试用淋巴组织。
2、腺体不吃。腺体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这样和内分泌相关腺体,也包括淋巴腺这类免疫系统相关组织。前者摄入后确实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带来不利影响,而后者参照前一条淋巴不吃的原则,当然也不建议试用。人们还应该尽量少吃鸡屁股、鸭屁股,因为这些对少数人来说充满“异香”的部位,其实腺体也很多,因此不建议食用。
3、皮则尽量不吃。我们一般所谓的“皮”其实包括很多部分,有真皮组织,还有脂肪组织,甚至有的还包括了淋巴组织。这其中,真皮组织还可以吃吃,因为其中富含胶原蛋白,至于脂肪组织和淋巴组织,当然就不推荐食用了。
参考资料 人民网 每天吃多少肉才算健康?“四个一”是基础
吃肉多危害:
吃肉太多,伤心伤脑
科学研究发现,早期的人类只吃蔬果而不吃肉类。直到后冰河时期,人类所需的水果、坚果与蔬菜不敷所需,为了活命,才开始吃死亡动物身上的肉作为补充。但过了冰河时期后,素食品充足了,吃肉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都有不少肉食动物,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顿顿无肉不欢。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每天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分别为248克和126克,而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标准仅为每天5075克。
其实,中国古代对食肉就颇有争议,《吕氏春秋·重己》中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众珍主要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古人认为这类食品吃多了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滞,还会影响气血功能的畅达。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吃肉过多对人体非常有害:美国每年至少有100万新增心脏病患者,近60万人因此丢掉性命。美国的心脏病研究委员会研究报告指出,这些心脏病患者,大多数是由于吃肉太多,吃蔬菜和运动太少。除此之外,吃肉多和高血脂、肥胖等代谢病也息息相关。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表示,连关节炎、胆结石、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病,也与吃肉多脱不了干系。当人类变身肉食动物,不仅会对身体带来损害,还会使人体大脑多巴胺分泌旺盛,乙酰胆碱活动异常,造成情绪暴躁、欲望强烈,而且影响智力。
肉中的蛋白质我们还可以用牛奶、豆类来替代获得,但是B族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锌、铁等矿物质,是无法用蔬菜水果来替代的。因此,我们不是不需要肉,而是不需要过多的肉。
膳食平衡宝塔中明确指出,一个人每天摄入瘦肉75克,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而蔬菜,每天最好摄入500克左右。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将这两样吃反了。
肉类有红肉、白肉之分。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属于此类。白肉则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 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包括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 蜊等)。
体力劳动者适合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则多吃些白肉;男性对红肉需求大,女性对红肉需求小,可多吃些白肉;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多吃红肉易导致心血管 疾病和老年痴呆,还是吃白肉的好;小孩子为了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两种肉都要吃。于康提醒,如果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最好少吃肉,多吃豆类 食品,比如豆浆、豆腐等,若特别想吃一定要只吃瘦肉,以保证营养供给,还不会加重慢性病。肉类的烹调方法,应该统一遵循低脂的原则,涮肉、蒸肉、烤肉 (温度不过高)三种吃法,不会增加额外的脂肪,还能去除部分肉类中本身含有的脂肪,最为健康。
专家认为,吃肉多少不必划一,应根据年龄、性别和劳动情况而有所区别。在通常情况下,每天的建议吃肉量是:
一、根据年龄和性别推荐摄入量
1、1~3岁:75克;
2、4~6岁:100克;
3、7~10岁:120克;
4、11~13岁:男性140克;女性130克;
5、14~17岁:男性150克;女性140克;
6、60~75岁的老人:男性120克;女性110克;
7、7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肉食不宜超过100克。
二、根据劳动程度和性别推荐摄入量
1、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成人:男性140;女性120克;
2、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50克;女性130克;
3、从事中等强度劳动的成人:男性160克;女性140克;
4、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90克;女性160克;
当然,各人的习惯和喜爱程度不一,对肉食亦可酌情有小幅度的增减。
要注意的是,肉食宜肥瘦皆用,并非越瘦越好,只要注意食用的量就好了。另外,午餐可多用些肉食,不要只在晚上大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