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书籍

推荐一些佛学经典书籍,有朋友开始信佛,想送几本表示赞同,在哪里能买到?... 推荐一些佛学经典书籍,有朋友开始信佛,想送几本表示赞同,在哪里能买到? 展开
 我来答
今天什么料

2020-01-12 · TA获得超过7.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7万
展开全部

一般书店都可买到,部份书籍甚至有电子版:

1、正念的奇迹(一行禅师 著)

正念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无论是对于修行者,还是普通人,保持正念都是很重要的。走路的时候走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全然的觉知自己的状态,并安住在那个状态中,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保持正念,将使你的人生活得更加充分。陷入生活泥淖的人们,阅读此书,将会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起来。

2、透过佛法看世界(希阿荣博堪布 著)

一百八十个问题,透过佛法,解答你的人生困惑。作者希阿荣博堪布的文字很优美,一点也不枯燥,在这本书里,他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

希阿荣博堪布的另外一本书《次第花开》也写得很不错,值得一读,是他的心灵随笔集。这些随笔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

3、人生佛教丛书、人生佛教小丛书系列(济群法师 著)

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他的这套丛书浅显易懂,阅读这套丛书可以很好的了解佛教的观点。

4、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著)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南怀瑾先生用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讲述了金刚经的内容,比起看佛经来好玩、有趣多了,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讲述,我们可以对金刚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5、八万四千问(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这本书中所讨论的,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可能是大家最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认识佛教、因果与轮回、佛法与日常生活、烦恼、爱情、关系、婚姻、我执、上师、活佛、传承、佛教与现代教育、佛教与艺术、佛教与社会等。

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另外一本书《正见》也值得一读。

扩展资料

佛教经典书籍,简称佛经。《阿含经》《杂阿含经》《涅盘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观音经》《解深密经》《大般涅盘经》《四十二章经》。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在无个0X
高粉答主

2020-01-10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79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25万
展开全部

《阿含经》、《杂阿含经》、《涅盘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观音经》、《解深密经》等等许多,部分经典书籍介绍如下:

一、《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的诵本。

二、《阿含经》

阿含经音译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意为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部派佛教根本经典。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高僧诵出并翻译而来,“四阿含”常作为部派佛教经藏的别称。 汉译阿含经与南传巴利语记载的《尼柯耶》有着对应关系。现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义亦以阿含经为基础之一。其内容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三、《心经》

《般若经》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按学者黄家树(2000)的说法,《般若心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

四、《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关键词“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五、《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之要旨,皆在此中。大,即包含之义;方,即规范之义;广,即周遍之义。亦即总说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而无边,称为大方广。佛,即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即成就万德圆备之果体的因行譬喻;故开演因为之万行,以严饰佛果之深义,则称为佛华严。总之,大方广佛华严系所诠之义理,而‘经’则为能诠之言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uoxiangren
推荐于2017-09-12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03万
展开全部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鲁富贵肖鸟
2019-08-07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24%
帮助的人:935万
展开全部
阿含经是最原始的佛经,最能表达佛陀的本来思想。请看四分律藏记载的一段历史:
佛去世后,时,大迦叶烧舍利(火化佛身)已,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时,闻跋难陀语诸比丘,作如是言:‘长老且止,莫复愁忧啼哭,我等今于彼摩诃罗边得解脱。彼在世时,教呵我等,是应尔是不应尔,应作是不应作是,今我等已得自在,欲作便作,不作便不作。’我等今可共论法、毘尼,勿令外道以致余言讥嫌:‘沙门瞿昙法、律若烟,其世尊在时,皆共学戒,而今灭后无学戒者。’诸长老,今可料差比丘多闻智慧是阿罗汉者。”时,即差得四百九十九人,皆是阿罗汉多闻智慧者。
时,诸比丘言:“应差阿难在数中。”
大迦叶言:“勿以阿难在数中。何以故?阿难有爱、恚、怖、痴,有爱、恚、怖、痴,是故不应令在数中。”
时,诸比丘复言:“此阿难是供养佛人,常随佛行,亲从世尊受所教法。彼必处处疑问世尊,是故今者应令在数。”即便令在数。
诸比丘皆作是念:“我等当于何处集论法、毘尼,多饶饮食卧具无乏耶?”即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饮食卧具众多,我等今宜可共往集彼论法、毘尼。”
时,大迦叶即作白:[大德僧听,此诸比丘为僧所差,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往王舍城集共论法、毘尼,白如是。]作白已,俱往毘舍离。
......
时,诸比丘,从毘舍离往王舍城作如是言:“我等先当作何等,为当先治房舍卧具,先论法、毘尼耶?”
皆言:“先当治房舍卧具。”即便治房卧具。
时,大迦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中有陀醯罗迦叶作上座,长老婆婆那为第二上座,大迦叶为第三上座,长老大周那为第四上座。
......
时,大迦叶即作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问阿难法、毘尼,白如是。]
时,阿难即复作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令大迦叶问,我答,白如是。]
大迦叶即问阿难言:“梵动经在何处说,增一在何处说,增十在何处说,世界成败经在何处说,僧只陀经在何处说,大因缘经在何处说,天帝释问经在何处说?”
阿难皆答,如长阿含说。
彼即集一切长经,为长阿含;一切中经,为中阿含;从一事至十事从十事至十一事,为增一;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诸天杂帝释杂魔杂梵王,集为杂阿含。如是生经、本经、善因缘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经藏)
有难无难系相应作处,集为阿毘昙藏(论藏)。
时,即集为三藏。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
可见佛在世时并没有佛经。佛经是佛去世后弟子们集合在一起回忆整理出来的。最初整理的经有:
经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和杂藏。
此经在这个论坛的经藏部分里有,而且有些白话解释的
http://buddh.cn/bbs/index.php佛法实践论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绝对争绝伦2965
2011-10-07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12万
展开全部
可以叫你朋友到地藏占察网去看看,有挺多佛学资料,还有庄严的佛菩萨像。
地藏千佛网也有很多庄严的佛菩萨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