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1、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2、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3、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在广州中星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我听了中星小学陈康英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课例《七律·长征》后,让我对以往的这些困惑有了一些启迪。
《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红军长征是何等的壮举!但是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遥远,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很有限,而且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段距离。基于对文本的细读和对学情的了解分析,陈康英老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厚感情。我整理如下:
一、运用文本的背景资源,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万事贵乎始”,课堂伊始,陈老师引导学生初识作者毛泽东、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回顾领袖与长征的内容,巧妙地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迅速地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二、运用名家朗读的音频资源,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七律诗中表现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七律·长征》的韵律和节奏美呢?陈老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播放了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模范名艺术家的朗读,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运用图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文本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细品诗意,感悟诗情”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陈老师展示了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这诗句时,陈老师向学展示了当年寒光闪闪的铁索桥图片,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站在这13根铁索上,我看到了桥上 ,桥底 ,桥对面 ,那场面真叫人 。”紧接着,陈老师播放了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视频,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在看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朗诵诗歌,在朗诵中升华长征精神。通过这样设计,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刻地体会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进一步感受毛泽东同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拓展延伸,读懂诗人”,为学生出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另一首革命诗歌《忆秦娥,娄山关》,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讨论,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后还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毛泽东的一些优秀诗篇。这样精心的设计,陈老师巧妙地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诗人毛泽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更宽广的文学天地。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陈老师的这样的课堂设计不正是很好地践行了叶老的这个语文教学观吗?不正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精神吗?
【听课反思】
听了这节课后,我对“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引入语文课堂”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自己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领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对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在陈康英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这节课堂中,我发现:正是因为陈老师能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她的语文课堂多姿多彩丰富而实在,让她任教班级的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另外,我在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更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我认为,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引进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来,故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发现、判断和取舍的能力。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善于发现、正确判断和果断取舍的能力。二、组合、变通的能力。为了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的能力,要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让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有效。三、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店,走向社会、自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为语文教学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更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1、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2、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3、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在广州中星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我听了中星小学陈康英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课例《七律·长征》后,让我对以往的这些困惑有了一些启迪。
《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红军长征是何等的壮举!但是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遥远,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很有限,而且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段距离。基于对文本的细读和对学情的了解分析,陈康英老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厚感情。我整理如下:
一、运用文本的背景资源,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万事贵乎始”,课堂伊始,陈老师引导学生初识作者毛泽东、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回顾领袖与长征的内容,巧妙地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迅速地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二、运用名家朗读的音频资源,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七律诗中表现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七律·长征》的韵律和节奏美呢?陈老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播放了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模范名艺术家的朗读,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运用图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文本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细品诗意,感悟诗情”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陈老师展示了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这诗句时,陈老师向学展示了当年寒光闪闪的铁索桥图片,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站在这13根铁索上,我看到了桥上 ,桥底 ,桥对面 ,那场面真叫人 。”紧接着,陈老师播放了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视频,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在看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朗诵诗歌,在朗诵中升华长征精神。通过这样设计,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刻地体会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进一步感受毛泽东同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拓展延伸,读懂诗人”,为学生出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另一首革命诗歌《忆秦娥,娄山关》,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讨论,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后还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毛泽东的一些优秀诗篇。这样精心的设计,陈老师巧妙地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诗人毛泽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更宽广的文学天地。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陈老师的这样的课堂设计不正是很好地践行了叶老的这个语文教学观吗?不正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精神吗?
【听课反思】
听了这节课后,我对“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引入语文课堂”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自己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领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对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在陈康英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这节课堂中,我发现:正是因为陈老师能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她的语文课堂多姿多彩丰富而实在,让她任教班级的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另外,我在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更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我认为,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引进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来,故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发现、判断和取舍的能力。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善于发现、正确判断和果断取舍的能力。二、组合、变通的能力。为了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的能力,要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让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有效。三、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店,走向社会、自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为语文教学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更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