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 我来答
我是热点君
2017-06-12 · 时事热点、权威关注、辛辣评论
我是热点君
采纳数:17374 获赞数:3940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想要克服攀比,首先知道自己为什么有攀比的心理,只有发现问题,你才能够去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如今的我已经很少有攀比心理,但以前确实有过,却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比不起来。

中学时代的我,手机还是比较少见的,全屏智能机更是稀有。当大家拿出智能机在那里玩手机的时候,我便会想着自己要是有手机多好,这样我就不用去借别人的手机玩,这样我心爱的女神也能够多看我几眼。因此,我死皮赖脸央求家长给我买手机,然而,然而不遂我愿,知道高中毕业我才有了自己的手机。

另一方面就是衣服方面,在我妈看来一切不实用的都是不必要太好的,初中正是长身体时候,几乎今年穿了明年就小了。因此,妈妈给我买的都是最差的衣服,都是菜市场旁边买的。当时我摸着那跟麻布袋一样糙的牛仔裤,我都想烧掉去。于是,我选择了穿校服,而校服也只能穿当年的,避免不了要穿差衣服。

那我现在为什么不攀比了呢?

或许这就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吧。手机上来说我买的是极其便宜的,一千块钱不到,却用了两年都没有买新的。衣服我更是选择淘宝上廉价的衣服而没有注重品牌。因为在我看来,手机功能就是这样多,为什么要选择价格高的?为什么用了一年就要换过呢?衣服也是如此,本来就没人注意自己,穿再好又能够怎样?

所以,攀比是因为我们注意的外表,当我们注意内涵就能很好的克服攀比。

紫气香凝
2017-06-13 · TA获得超过15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3万
展开全部

在生活中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其实,攀比并不是完全负面的,有时候也可以是正面的。比如说学生时期,谁谁学习好,我要超过他,不能够比他差;工作期间,谁谁业务完成的比我好,我要努力了,不跟给公司拉后腿。像以上这些攀比的情况,充满正能量,也正是有这些攀比的情况才让社会充满的正能量,让国家有了进步的动力。这样的攀比就不要克服,相反要支持要鼓励。


负面的攀比是什么样子呢?以外在力量进行的相比较,其中外在力量包含父母,家庭。这样的攀比随处可见,比如说,学校里的孩子们,吃的用的玩的进行胡乱比较:我的玩具又大又好,我的书包多漂亮啊,你吃的什么啊,看我的饭菜多可口,早起我爸爸开大奔送我来的,你怎么来的……等等。这样的话语说出来太自然了,但是听着却很刺耳。突然觉得现在的孩子再也没有我们那个时候的天真浪漫了。那么这样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小小的孩子怎么懂得这些,怎么认识大奔,值得引起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的关注,好思想需要从娃娃抓起。


个人认为孩子们的这种思想,是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乃至有了这样的思想。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学校更要对这一现象提起重视,可以以攀比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成立一堂课,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孩子们可是祖国的未来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7-06-12 · TA获得超过1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8万
展开全部

生活本来就不易,人们还要互相的攀比。可以说物质上的攀比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手机。前几年大家都觉得用苹果手机的人非常的酷,非常的有面子。于是有许多人想方设法的要买一台苹果手机,有省吃俭用化几个月工资买的,有找父母要钱买的,有在黄牛那里加价几千买的,甚至还有割肾买苹果手机的。我不知道割肾那个是不是真是的事件,但是这起码说明一点,那就是社会上攀比非常的普遍。


那么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克服攀比这种心理呢?我大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克服攀比心理。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实这各社会上有非常多的人都没有自己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具体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相互攀比。大家都说什么好,他也说什么好;大家都用什么东西,他也要用什么东西。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他们无法自己判断,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坏的;什么东西对自己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对自己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尽管那个东西大家都在追捧。所以要克服攀比心理,首先就是要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进步,形成自己独立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在遇到大家都在追捧的东西的时候不会盲目的跟风和攀比,而是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这个东西。


第二就是要有自尊心而不是虚荣心。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攀比源于人们的虚荣心,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为什么一个人会产生虚荣心,要和别人攀比,要么就是他的自尊心过强,要么就是他非常的自卑。他们可能怕别人说说他们low而买完全超出自己可以承担的服饰;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请朋友去高档酒店;怕别人笑话自己用几百块的小米而用几个月的生活费买苹果手机等等。这些虚荣的生怕周围的位瞧不起自己,生怕别人用一脸鄙视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们太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了,他们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硬撑着,死要面子。这种虚荣心导致了没完没了的攀比,最终然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以我我们要自尊自爱,而不是自卑,也不是虚荣。坦然的认识自己,坦然的接受别人的目光。我们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不足,关键的是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学会自尊自爱,从别人的眼光里走出来,去过自己的生活,这样就不会发生那些可怜可恨的攀比事件。

第三是建立自己的规则。喜欢攀比的人大多活在别人的规则和世界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自己的规则,活在自己的规则里就不存在攀比了。比如别人长得比你高,但是你比别人长得帅啊;别人用苹果手机稳定流畅,但是不能像安卓手机一样双卡双待啊。通过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们就可以减少许多攀比的发生。


生活中的攀比现象非常的普遍,许多人也深受其害,想要克服攀比心理和行为,可是按照上面的建议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给更多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闲人闲中e0211
2017-06-12 · TA获得超过3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4万
展开全部


在生活中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要做到不攀比,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些人做不到正确认识自己,所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就会出现心理偏差,从 而导致一些极端的思想。当你和一个朋友一起去逛街,由于你朋友家里特别有钱,所以她在买东西的时候会挑一些高档的奢侈品,这时候由于你买不起这些东西你就会心生嫉妒,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你应该知道每个人的消费水平都是不同的,不能总是和一些高消费水平的人相比。有时候我们也要想想还会有一些人比我们更加贫穷呢。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观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人活的更加舒心。我个人是不建议使用信用卡的,总觉得这种超前的消费方式会让人有一种自己很有钱的错觉,这时候就会出现买买买的各种攀比消费中。买衣服要攀比,买包包要攀比,买口红也要攀比。这样下去我觉得日子简直没法子过了。

其实人的攀比心理很难去克服,但是为了能够正常健康的生活,我们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生活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冥有娱噻
2017-06-13 · TA获得超过234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5.8万
展开全部

攀比现象可谓在这个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各种丑恶的嘴脸,简直让人“发怵”。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看下面这几个场景。

情景一:教室里,小明对小刚吹嘘,说他爸爸上周送他的生日礼物是价值5000元的手机。小刚低头看了看上个月自己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的手机才价值3000元。气不过的小刚,说自己回家和爸爸说一声就能换个好手机,并且还说爸爸一定会对他“有求必应”。

情景二:小刚家,爸爸在弯着身子拖着一大包看似很沉的东西往家走,小刚的爸爸是一个快递派送员。可想而知,一个快递员的工资怎么能承受儿子无止境的索取,所以,当小刚提出要换手机的要求时,他的爸爸就直接拒绝了。被无情拒绝后的小刚就不干了,坐在地上也不起来,说:只要你不给我买手机,我今天就不起来了。这时,一向心疼儿子的妈妈就过来了,她不忍心儿子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在一边埋怨小刚的爸爸。无奈之下,,小刚的爸爸同意了。

情景三:在家里的厨房里,小刚的爸爸妈妈再吃着难以下咽的饭菜,简朴的素食,简直难以忍受。小刚的爸爸说:"咱们冰箱里不是还有块五花肉吗?拿出来吃了呀,这天天素食让我身体怎么吃得消。"小刚的妈妈默默无语,道:"那块肉还是给儿子留着吧,咱吃了儿子咋吃。”

这就是中国典型的父母观,父母把一切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从小时候的乖戾,长大时的蛮横。父母都一一应着。

那么如何克服攀比心理?

1、作为学生,,在生活上不要过分“奢靡”,何谓“奢靡”?也就是不要过分显示自己的独特与标新,不要过分追求名牌而相互炫耀。更不要看别人穿名牌用名牌就心生嫉妒,从而不顾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桁架攀比,这是不明智的。你现在还是个学生,你没有经济来源,你所有的东西全是父母的血汗钱来的,你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你作为学生来说,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时尚和创新。

2、作为还未完全独立的年轻人,你应该明辨是非,不要追求标新立异,更不要追求名牌化的生活。因为你的经济还未完全独立,你依然得依赖你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抛去你可以独立以外,他们还在为你支撑生活。所以,你的过分索取会让他们依旧承担着你成长的代价。

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你已经成年可以离开家庭,都不能随大流,成攀比之风,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不被外物扰乱,这样才会真正的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