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做得最成功的事,不是抵御诸葛亮,而是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干掉了曹魏政权,从此司马家开始了学习曹家欺负汉献帝的套路,直至最终篡魏,一统三国。那么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是很危险的。因为只要曹爽不降,手握天子号令勤王,那么胜算锋槐真就难说了。可奇怪的是,为何曹爽非要投降?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不能做简单推导,因为司马懿之所以敢发动高平陵之变,就证明了他没有从简单的双方兵力多少等方向思考,而是从全局入手。故而,就先要看看曹爽这些年都干了些啥。
自曹叡去世后,曹爽和司马懿都是托孤重臣。依照曹家规矩,军政大权不是曹氏子孙,就是夏侯家族。可惜这个根,被曹丕给挖掉了。曹丕在位时就大肆打压曹魏宗族,而仅有了曹魏三大人才,曹真、曹休和夏侯尚,又都短命。故而这才轮到司马懿掌兵权抵御诸葛亮。但当曹爽主政后他也是依照老规矩,开始排挤司马懿,消除司马懿的影响,因而导致了司马懿开始装病。
这是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却是代表了,曹魏皇权跟门阀士族之间的矛盾!因为此刻门阀士族已经全面兴起,曹魏宗族势力势衰之态非常明显了。因而曹爽排挤司马懿是必然的手段。他真正要做的是,从门阀士族手中夺回皇权。这其实就是史书上讲曹爽是“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的真正原因。
曹爽做得很成功,可惜代价却太大,得罪了郭太后,还比如表现出了臣子不该有的一些迹象。但若说曹爽篡位,那几乎不可能。为此他的兄弟多次劝阻曹爽,别太狂,别太嚣张,可惜曹爽就是不听。因此曹爽的所作所为,不但得罪了门阀士族势力,连曹魏忠臣都表示看不懂了,纷纷向司马懿靠拢,如蒋济!
于是司马懿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郭太后、蒋济等这些本该是曹魏拱银塌友卫势力的,却都倒向司马懿。故而曹爽倘若真手握天子,令天下勤王。那么曹魏内乱别会开始,但若说短时间内消灭司马懿,是不可能!至于到胜算,应该是五五开。司马懿可以依靠太后,依靠满朝大臣的支持,分化曹爽势力,曹爽也会把天子势力,发挥到极致,谁也别想短期吃掉对方!
倘若事情衫拍发展到这一步,谁最高兴?自然的东吴和蜀汉,必会趁机出兵。如此一来,曹魏就既有可能灭亡。
这种结果,司马懿和曹爽必心知肚明。因而司马懿请蒋济去游说,陈述厉害!都说曹爽胆小,为了活命才投降。但也必有担心由于内乱,怕曹魏灭亡的因素在里面。毕竟,是他们曹家天下。所谓,两个妇人扯孩子,亲娘从来都是先放手的。因此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绑架了曹魏天下,孤注一掷的行动,反正曹魏亡了,士族门阀不会亡。
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没有投降,而是以皇帝来号令天下,勤王的胜凳世算只有五成。因为这一政变对司马懿来说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就算曹爽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听取他忠臣的建议,然后去实行携天子政策,然后来号令天下,对司马进行讨伐的话,也同样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其实这场政变并不是由司马或者他们一家发动的,实际上也不是为了推翻曹魏的政权,而当时来说只是为了推翻专权的曹爽,因为当时是天下事,由帝王与族共同治理的,就会导致世族上能和皇帝的权利进行抗衡而形成牵制,而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曹魏伍镇的建立,这样一来,也枣橘肢保证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当曹睿快要去世的时候,他当时是想着要对士族的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最终因为伤害到士族的根本利益,引起了士族的强烈反对,而后曹睿选择了退让,让曹爽及司马懿两个人来代表士族和宗亲来共同辅政。
当曹爽掌握政权之后,便对朝廷上的士族进行强烈的打压,但是他这样做的话,朝中的大臣有许多都纷纷向司马懿开始靠拢,而后发生了士族共同发起政变。但是这个时候,皇帝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而曹爽的政治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军事方面上,他们两个也是实力相当的,但是因为最后司马懿觉得不能把曹爽怎么样,但这个时候曹爽却认怂了,导致了他的死亡。
我觉得胜算并不会有多大,之所胡陵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曹爽是不太被那些诸侯所承认的,毕竟他不是曹操的直系亲属,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你去号令那些诸侯的话,人家根本不可能会听你的,就算惧怕皇帝的权威,这些人也只会采用一个阴奉阳违的态度,所以根本不可能会给曹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如果遇到那种心术不正的诸侯,他还会去司马懿那州姿里告状,所以说曹爽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翻盘的余地。
其次曹爽的智商并不是很高,并且也没有曹操曹丕的那种雄才伟略,所以他是从心底里面惧怕司马懿的,他怕有一天司马懿会先他一步动手把他给废了,所以曹爽在私下里做了一些手脚,并且已经很严重的威胁到了司马懿的安全,所以司马懿才会决定发动高平陵政变,然后把这个隐患给永远的解决掉。
此外就是当时司马懿的权力非常的大,并且司马懿手下的势力掌握着那个时候曹魏所有的兵力,但是反观曹爽虽然名为皇帝,但其实是没有什么兵权的,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曹爽这个时候想要去命令这些士兵别人也不会听他的。
甚至还会认为他是裤迹戚个神经病,而且在这些士兵的眼里面他们的潜意识里只有一个大都督,是没有所谓的皇帝的,所以曹爽发动高平陵政变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话又说回来,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胜利了就是胜利,失败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