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礼仪有哪些?
2018-12-27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人际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雪中访友图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人际交往礼仪与古代的人际交往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不合时宜的礼仪规范,继承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个人素质,协调入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意义。
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需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的人际交往礼仪,对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如《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辅佐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墨子·亲士》)。
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与人为善的传统人际交往礼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记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走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武侯祠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之举表示气愤:“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礼尚往来,也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向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的了。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谢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所说:“君寻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礼仪中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其中衣着容貌是很重要的一点。如《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此外,行为举止也是很重要的。如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言语辞令也是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仪表现形式。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