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恭亲王奕欣?奕欣最后结局怎样?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掌控清王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奕欣则是这个节点上最重要的一个人物!
如果没有奕欣的帮助和配合,辛酉政变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中国的历史走向也将会改变。
废柴道光选择了同样废柴的奕詝当皇帝,放弃了奕欣,也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清朝自乾隆以降,统统是废柴皇帝,乾隆是个败家子,嘉庆抄了个和珅便凑合着过了一生,道光眼睁睁看着洋人打了进来却仍然不思进取,咸丰被洋人打得跑到热河后还是被吓死了,同治只能自甘堕落,光绪终生摆脱不了傀儡的命运。
说起来,当年奕欣是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结果顶不住人奕詝有个好老师,打猎打不过奕欣不要紧,一句“不忍伤天和”便将奕欣给压了下去,说到底道光看重的是奕詝和他一样懦弱和无能,可是奕欣却不类己。
被洋人吓破胆的咸丰躲在热河瑟瑟发抖、唉声叹气,最后一命呜呼,临死前留下个6岁的儿子载淳即位当了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主少国疑的时候,要么是权臣当道,要么是牝鸡司晨。
咸丰临死前的安排可以说是给同治挖了个坑,明知慈禧有野心,却没有行“汉武诛钩弋”故事,以为弄了个顾命八大臣便可以让他们相互间形成牵制,结果顾命八大臣的屁股还没捂热,慈禧已经骗取了懦弱的慈安的信任和支持,然后联合奕欣、奕譞这些皇族发动了“辛酉政变”,皇权从此落到了慈禧的手里。
辛酉政变后,慈禧因为需要借助奕欣的支持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对他多有拉拢,让他当了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
这时候的奕欣可别提有多风光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垂帘听政的慈禧也不得看他的脸色。
可是这份风光也没享受几年,到了同治四年的时候,慈禧在屁股坐稳了以后便联合慈安将枪口对准了意气风发的奕欣,你丫的任人唯亲,你丫的手脚不干净,你丫的对皇帝不恭敬,从今天起,你不是议政王了,我已经罢免了你所有的职务,滚吧!
但是,奕欣也不是吃醋的,他掌权这么多年,肯定多少有几个同党,所以慈禧这边刚罢免奕欣,那边便有奕欣的党羽出来给他说情,有亲王,有朝廷重臣。
最后,慈禧不得不暂时妥协,让奕欣回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执掌总理衙门,打发他搞外交去了,当时的慈禧可没有意识到外交的重要性。
经过这件事,更是加深了慈禧对奕欣的忌惮,但是却不敢轻易对他动手。
光绪十年的时候,因为中法战争的事与慈禧发生了冲突,最终被慈禧罢免了军机大臣的职务。
直到10年后的光绪二十年,这年也是甲午年,日本撕破脸皮对朝鲜下手,慈禧为了应付日本人,终于想起了与洋人颇有交情的奕欣,于是又让他去了总理衙门,再次任命他为军机大臣,督办军务,顺便配合李鸿章创建海军。
奕欣的一生,三起三落,被慈禧玩弄于股掌之间,慈禧觉得他对自己有威胁了,让他回家养老;慈禧需要他给自己出力了,又让他官复原职。
奕欣也是个贪权的人,慈禧给他点甜头,他便屁颠屁颠地跑回去了,然后又忍不住膨胀起来,于是又被罢黜。
奕欣可以说被慈禧拿捏得死死的,在玩弄权术方面,10个奕欣可能也抵不上1个慈禧。
奕欣配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毁了清王朝,毁了近代中国,他自己却毁在了慈禧这个女人的手里。
奕欣死得也很蹊跷,史书上对他的死因也没什么记载,只有一句:“王疾作,闰三月增剧,上奉太后三临视,四月薨。”
光绪二十四年,奕欣病了,结果在慈禧让光绪去探望了三次后,便呜呼哀哉了。
奕欣作为当朝重臣,他病重了,皇帝亲临探病没问题,可是竟然去了三次!慈禧什么时候这么关心奕欣了?
所以,慈禧对奕欣表现出来的关心显然过头了,事出反常即为妖,所以奕欣的突然暴毙很可能是慈禧捣的鬼。
因为这一年,对于清政府也很关键。
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这一年光绪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忽悠,屡屡表现出了想要变法图强的意思。
1898年1月康有为用一篇《应诏统筹全局折》说服了光绪,4月康、梁又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他们的意图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变法,变法,变的是谁的法?是慈禧的法。
值此关键时刻,慈禧不得不防备37年前在热河发生的那一幕场景,不管奕欣对康梁表现得再怎么反感,可是在政治面前,在权力面前,没有什么不能妥协。
此时的奕欣手握重权,如果他站了光绪的队的话,慈禧恐怕也会很危险。
所以,慈禧让光绪去看奕欣,名为探病,很可能是去看看他到底能不能死,是去保证他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