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李庄镇有哪些庄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郯城县李庄镇有:岭红埠村、华埠村、株柏村、尚庄村、东官庄村、东神泉村、东连埠村、西连埠、于泉村、八里屯村、凌庄村、刘道口村、前小哨村、北宋庄村、北朱庄村、后小哨村、后莫疃村、吴莫疃村、大唐庄村、姚庄村、 小唐庄村、张村、李庄一村、李庄三村、李庄二村、李庄四村、杨屯村、沂东村、王沙沟村、 界牌村、白场村、罗莫疃村、蔡村、西唐庄村、西官庄村、西神泉村、西莫疃村、 西连埠村、诸葛店村、路庄村、青山村、颜口村等村庄。
郯城县李庄镇位于郯城县最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东靠临沭县,西与罗庄区隔河相望,南邻庙山镇,北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1年8月份经区划调整与原沙墩镇新组合的经济大镇。全镇辖13个工作区,66个行政村,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人,耕地面积11.8万亩
郯城县李庄镇位于郯城县最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东靠临沭县,西与罗庄区隔河相望,南邻庙山镇,北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1年8月份经区划调整与原沙墩镇新组合的经济大镇。全镇辖13个工作区,66个行政村,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人,耕地面积11.8万亩
展开全部
村庄情况: 李庄 相传建于春秋时代,时称太平庄。孔子赴郯曾路经该村。据《沂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李姓兴旺,改名为李家庄,简称李庄。清康熙年间设有驿站。因靠沂河,明、清两代,常有过往货船停靠于此。1958年2月撤区并乡时,为李庄乡驻地,同年9月为公社驻地。1984年4月,为李庄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2143户、7560口人。 刘道口 相传该村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以此处沂河有一渡口,始称流江口。后以姓氏改名为刘道口。现有420户、1615口人。 凌庄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凌姓在此建村,得名凌庄。现有180户、707口人。 颜口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该处有一沂河渡口,颜姓从郯城迁此居住,建村得名颜家口,简化为颜口。现有250户、971口人。 青山 明代重修青山庵如来佛碑载:“盖自汉唐以来……此里名青山庵者,唐故将封青山神因名。”村以此得名青山庵,简化为青山。现有629户、2547口人。 沂东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孟、卫、李三姓从外地徙居于此,始名新庄。因与郯城县庙山镇的新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处沂河东岸,更名为沂东。现有380户、1417口人。 白场 据传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因此处原为白姓场园,得名白家场,简化为白场。现有140户、537口人。 王沙沟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邱、官两姓在此定居,得名邱官庄。后王姓从临沂县黑虎墩、北岔河迁此居住,以村处沂武河两岸流沙沟边,故改名王家沙沟,简化为王沙沟。现有480户、1556口人。 西官庄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张、徐二姓在此居住,因曾有官兵驻扎,故名小官庄。清雍正年间,该村毁于洪水,村人搬至东岭下,称东躲庄。洪水后,部分村民仍回原址重建家园,自此分为西小官庄、东小官庄。该村位西,称西小官庄,简化为西官庄。现有84户、309口人。 东官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官庄目。此村位东,得名东小官庄,简化为东官庄。现有97户、368口人。 西连埠 据传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连姓阁老在此丘陵上定居,得名连家埠,简称连埠。1963年分为两村,此村以方位得名西连埠。现有266户、954口人。 东连埠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连埠目。此村位东,得名东连埠。现有198户、700口人。 八里屯 相传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成祖朱棣北征,在此屯兵八里,故名八里屯。现有500户、1970口人。 西唐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此处为一片荒地,小唐庄部分王姓迁此定居,始称西南湖。后以方位改名为西唐庄。现有280户、1130口人。 大唐庄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唐、赵、王等姓在此定居,因唐姓居多,称唐庄。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部分王姓人迁出另建小唐庄,此村改称大唐庄。现有1107户、4258口人。 小唐庄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王姓人自唐庄(今大唐庄)迁此立村,以其小于唐庄,故名小唐庄。现有236户、956口人。 界牌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因村靠临沂、郯城两县交界处,村北立有界牌得名。现有233户、875口人。 北朱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庄朱姓人迁此定居,故名朱家庄,简称朱庄。因与郯城县褚墩镇朱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朱庄。现有446户、1641口人。 路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路家庄,后简化为路庄。现有330户、1215口人。 北宋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以宋姓居多,得名宋庄。因与郯城县杨集、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宋庄。现有143户、522口人。 西神泉 相传,此处原有常年流水的清泉,群众称之为“神泉”。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庄朱姓迁此建庄院,取名神泉院。清康熙年间(1662~1772年),此村东又建一村,遂以方位改名为西神泉院,简化为西神泉。现有280户、1138口人。 东神泉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村居神泉院(今西神泉)东,故名东神泉院,简化为东神泉。现有200户、730口人。 于泉 据传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于姓迁此居住,因此处岭上有一水泉,故名于家泉,简化为于泉。现有300户、1210口人。 蔡村 回忆村西桥碑载,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杨姓始居于此(今庄南杨家林仍存),称杨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杨姓外迁,蔡姓兴旺,故改名为蔡家村,简化为蔡村。现有306户、1112口人。 张村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张家村,简化为张村。现有404户、1408口人。 后哨 相传唐贞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在此屯兵设哨。后人来此建一小村,故称小哨。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前、后小哨。此村居后,故称后小哨,简化为后哨。现有276户、935口人。 前哨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哨目。该村居前,故称前小哨,简化为前哨。现有320户、1155口人。 诸葛店 该村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因此处原是北朱庄朱姓的果园,故名朱果。后周、季两姓迁于村西南大道两旁开店,遂改称朱果店,后演化为诸葛店。现有425户、1610口人。 姚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原为北朱庄朱姓在此建有土窑,后发展成村,得名小窑庄,后演化为姚庄。现有89户、329口人。 杨屯 相传该村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时曾屯兵于此,村内多为诸葛姓人,故得名诸葛屯。杨氏宗谱载:“弘农杨氏,明洪武迁居……或居海州、柳沟、诸葛屯等村”。故此村应于杨姓来居后,方改称杨家屯,简化为杨屯。现有493户、1664口人。 罗莫疃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此处为陵地旷野,密姓在此居住,故称密家莫疃。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罗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改称罗家莫疃,简化为罗莫疃。现有139户、537口人。 西莫疃 据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原密姓在密家莫疃(今罗莫疃)西南不远处定居,故亦称密家莫疃。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李姓来此居住后,改名为西南李家莫疃,简化为西莫疃。现有196户、712口人。 后莫疃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李姓在此建村,因处罗莫疃北面,故得名后李家莫疃,简化为后莫疃。现有96户、340口人。 吴莫疃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吴姓自罗莫疃迁此居住,得名吴家莫疃,简化为吴莫疃。现有105户、350口人。 岭红埠 据传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建村。因处白马河上游水域,柳树较多,春秋绿柳呈黄,故取名柳黄埠。明重修三义堂庙碑载:“沂南郯北七十里邑属之长乐乡前堡之(村)曰柳黄埠”。1917年(民国6年),为防水患,迁于村北二里处的红土岭上居住,改名岭红埠。现有539户、2001口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