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鳜鱼如何养殖

 我来答
崔世庆1
2011-11-09 · TA获得超过16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8万
展开全部
怎样养好淡水石斑鱼: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型,口上位,体形同鳜鱼相似。躯干两侧各有八条黑纹,成鱼体表略带黄色。胸鳍淡黄色,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斑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表为淡黄色,体色随外界水环境而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黑,雌鱼体色较淡,带有黄色,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有生殖突。 2.生活习性: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冬季要进行大棚保暖养殖管理,越冬期间水温要保持在19℃以上,以保证石斑鱼的正常新陈代谢。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小鱼苗,起到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用。 3.主要食性:淡水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食肉性的特性相当强烈,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分塘管理。繁殖后的小鱼苗要及时捞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驯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一般可用浮水性高蛋白优质鱼类饲料进行投喂。 二、饲养管理 1.饲料管理:淡水石斑鱼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控制水温在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就完全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小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以后可改喂高蛋白团状人工饲料,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进行成鱼养殖。在南方地区,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放养体长约为10厘米的鱼苗,经过100天的养殖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淡水石斑鱼的最大体重可达到1200克以上。 2.生殖繁殖: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同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着受精卵。雄鱼也协同保卫,但随着胚胎发育的延续,守卫行为愈来愈弱,直至离开。受精卵为椭圆形,卵色呈暗黄色,不透明,黏性卵,卵分散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每尾雌鱼每次可产卵约3000粒以上,水温在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3.苗种培育: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平方米,水深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殖大量的浮游动物,让鱼苗下塘后就有大量的天然饵料可食,随着鱼苗的生长,摄食量的增大,池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人工增喂豆浆,当鱼苗达到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开始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数量,直至全部进行人工饲料驯化投喂。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三、成鱼养殖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的模式,本地以主养淡水石斑鱼为主,苗种是购买南方的越冬苗种,规格10厘米,混养鱼的种类是罗非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300尾,混养罗非鱼150尾,鲫鱼100尾,鲢鱼1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参考资料: tieba.baidu.com/f?kw=www.wangdanian.cn

365蝎子养殖
推荐于2016-08-2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365蝎子养殖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545 获赞数:10089
2006年至2008年在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学习畜牧兽医专业,2008年毕业后在山东蝎子养殖场工作至今。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怎样养好淡水石斑鱼: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型,口上位,体形同鳜鱼相似。躯干两侧各有八条黑纹,成鱼体表略带黄色。胸鳍淡黄色,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斑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表为淡黄色,体色随外界水环境而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黑,雌鱼体色较淡,带有黄色,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有生殖突。 2.生活习性: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冬季要进行大棚保暖养殖管理,越冬期间水温要保持在19℃以上,以保证石斑鱼的正常新陈代谢。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小鱼苗,起到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用。 3.主要食性:淡水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食肉性的特性相当强烈,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分塘管理。繁殖后的小鱼苗要及时捞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驯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一般可用浮水性高蛋白优质鱼类饲料进行投喂。

二、饲养管理
1.饲料管理:淡水石斑鱼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控制水温在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就完全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小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以后可改喂高蛋白团状人工饲料,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进行成鱼养殖。在南方地区,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放养体长约为10厘米的鱼苗,经过100天的养殖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淡水石斑鱼的最大体重可达到1200克以上。 2.生殖繁殖: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同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着受精卵。雄鱼也协同保卫,但随着胚胎发育的延续,守卫行为愈来愈弱,直至离开。受精卵为椭圆形,卵色呈暗黄色,不透明,黏性卵,卵分散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每尾雌鱼每次可产卵约3000粒以上,水温在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3.苗种培育: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平方米,水深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殖大量的浮游动物,让鱼苗下塘后就有大量的天然饵料可食,随着鱼苗的生长,摄食量的增大,池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人工增喂豆浆,当鱼苗达到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开始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数量,直至全部进行人工饲料驯化投喂。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三、成鱼养殖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的模式,本地以主养淡水石斑鱼为主,苗种是购买南方的越冬苗种,规格10厘米,混养鱼的种类是罗非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300尾,混养罗非鱼150尾,鲫鱼100尾,鲢鱼1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