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兄逼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洛阳,其子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为保其位,曹丕用计收缴了其弟鄢陵侯曹彰的全部兵马,令其回鄢陵自守。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未来奔丧,曹丕大怒,当即遣使前往问罪。
曹植醉卧榻上,神色忧郁,与丁仪等人持爵饮酒作歌,根本不把魏王使臣放在眼里,命人乱棍打出。曹丕震怒,令虎侯许褚率三千虎卫军前往捉拿曹植、丁仪等人。曹丕将丁仪斩首,正欲对曹植动刑之时,传来萧怀侯曹熊自缢身亡的消息。
其母卞氏昏厥于地,待醒转来时,质问曹丕欲将曹植怎样?曹丕无奈,限曹植在七步之内成诗一首,不成则处死。曹植却当场成诗一首,情真意切,悲怆凄凉。曹丕也受其感,饶曹植一命,贬为安乡侯。
曹丕清完家门之后,骄矜傲然,不可一世。华歆、李伏等借祥瑞之说怂恿曹丕篡汉,曹丕早有此心,遂使华歆逼献帝禅位。曹皇后得知,怒斥其兄大逆不道。
华歆等上殿逼宫,献帝先是不从,却见曹洪杀死祖弼,无奈,只好从命。并在曹丕的屡次逼迫下,答应亲奉玉玺,禅位与魏王,以释群疑而绝众议。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魏武帝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
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
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推行有效政策。
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向好, 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如同萧何故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次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善长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赞之“改造文章的祖师”。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2、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三国演义第80回概括:关羽死后,张飞旦夕号泣,以酒解怒,望南切齿,部下多被鞭挞。飞向刘备求讨伐,回阆中,令军中三日内制办白衣甲,挂孝伐吴。
末将范疆,张达要求宽限时日,遭飞鞭背。范张心存怨恨,乘飞酒醉卧,以短刀刺飞腹,飞大叫而亡。二人割了飞首级连夜投奔东吴。
《三国演义》主要剧情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公孙瓒、袁绍、吕布、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兄逼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献帝在华歆、曹洪、曹休等威逼下让帝位于曹丕,国号大魏,丕自许昌幸洛阳。
孔明设计使刘备为帝。备欲起倾国之兵伐吴,赵云谏曰不可。
就是曹丕废了汉帝,而此时刘备也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