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曰: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欲杀之。孔子曰:‘未可杀也,夫民不知父子讼之为不义久矣,是则上失其道。上

 我来答
有源之水生意不穷
推荐于2017-11-24 · TA获得超过7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你想问什么呢?是翻译还是什么?
这段话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我尝试着翻译就是:
鲁国有父子二人因纠纷而打官司的,季康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想要杀了这对父子。孔子制止说:“不能杀啊,百姓已经长时间不知道父子之间打官司这种行为是不义,这是施政者没有做好引导。”
下面应该还有一句“上有道,人亡矣。讼者闻之,请无讼。”这句话的意思,个人理解是“假如施政者可以以身作则的进行引导,这种现象就会消失了。这对父子听说后,就撤销了诉讼。所谓上行下效就应该是这样。”
下面是我的个人理解:
孔子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主张呢?
《论语》中有这样两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这里出现的人都是季康子,季康子是什么人呢?百度一下,可以知道:
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也就是说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实际掌权者,鲁国政治出于季康子之手。所以孔子才说要“正己身”。
这三种思想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就是要施政者本身要以身作则的意思,这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
相似的语句《论语》中还有记载: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就这些了,全都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开心!

参考资料: 手抄笔记,百度

搞笑天吧
2011-11-22 · TA获得超过2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3万
展开全部
我抄袭一下下面的发帖:你想问什么呢?是翻译还是什么?
这段话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我尝试着翻译就是:
鲁国有父子二人因纠纷而打官司的,季康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想要杀了这对父子。孔子制止说:“不能杀啊,百姓已经长时间不知道父子之间打官司这种行为是不义,这是施政者没有做好引导。”
下面应该还有一句“上有道,人亡矣。讼者闻之,请无讼。”这句话的意思,个人理解是“假如施政者可以以身作则的进行引导,这种现象就会消失了。这对父子听说后,就撤销了诉讼。所谓上行下效就应该是这样。”
下面是我的个人理解:
孔子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主张呢?
《论语》中有这样两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这里出现的人都是季康子,季康子是什么人呢?百度一下,可以知道:
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也就是说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实际掌权者,鲁国政治出于季康子之手。所以孔子才说要“正己身”。
这三种思想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就是要施政者本身要以身作则的意思,这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
相似的语句《论语》中还有记载: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流肖教主
2011-11-23 · TA获得超过9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5万
展开全部
想问啥呀 楼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