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展开全部
〖哀而不伤〗 成语典故: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哀矜勿喜〗 成语典故: 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 《论语·子张》
〖爱礼存羊〗 成语典故: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安老怀少〗 成语典故: 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爱素好古〗 成语典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春秋·楚·李耳《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爱之欲其生〗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春秋·孔丘《论语·颜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
〖不安小成〗 成语典故: 据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进。……便是不安于小成也。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
〖必不得已〗 成语典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论语·颜渊》
〖半部论语〗 成语典故: 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典故: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
〖北辰星拱〗 成语典故: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不耻下问〗 成语典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不得其门而入〗 成语典故: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
〖不得其死〗 成语典故: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
〖不悱不发〗 成语典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 成语典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卑宫菲食〗 成语典故: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语出《论语·泰伯》
〖不改其乐〗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白话八股〗 成语典故: 鲁迅《南腔北调·“论语一年”》:“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 成语典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暴虎冯河〗 成语典故: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诗经·小雅·小旻》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论语·述而》
〖不惑之年〗 成语典故: 《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不教而杀〗 成语典故: 不教而杀谓之虐。 《论语·尧曰》
〖不咎既往〗 成语典故: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不堪其忧〗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不磷不缁〗 成语典故: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语出《论语·阳货》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不念旧恶〗 成语典故: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表里如一〗 成语典故: 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朱子全书·论语》
〖伯牛之疾〗 成语典故: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百里之命〗 成语典故: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屏气不息〗 成语典故: 屏气似不息者。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
〖不弃故旧〗 成语典故: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
〖屏气凝神〗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达生》
〖屏气敛息〗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
〖博施济众〗 成语典故: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论语·雍也》
〖屏声息气〗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
〖饱食终日〗 成语典故: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成语典故: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导德齐礼〗 成语典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洞洞惺惺〗 成语典故: 徒孤守洞洞惺惺、觉了能知之主,则亦灵岩三唤主人之旨而已。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张篇二》
〖大节不夺〗 成语典故: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泰伯》
〖大节不可夺〗 成语典故: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
〖待价藏珠〗 成语典故: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
〖待贾而沽〗 成语典故: 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语本《论语·子罕》
〖待价而沽〗 成语典故: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荡检逾闲〗 成语典故: 大德不逾头,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道家去名者,欲以笃实也,苟失其本,又有越检之行。 《晋书·戴逵传》
〖雕镂藻绘〗 成语典故: 子云为此书,尝自拟《论语》……《论语》述圣人言行,犹天地之化,子云方且窃之焉,雕镂藻绘而蕲类之,其僭甚哉! 明·方孝孺《读<法言>》
〖当立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
〖箪瓢陋巷〗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达人立人〗 成语典故: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斗筲穿窬〗 成语典故: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
〖箪食瓢饮〗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大受小知〗 成语典故: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斗筲之器〗 成语典故: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斗筲之人〗 成语典故: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道听涂说〗 成语典故: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道听途说〗 成语典故: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汉书·艺文志》
〖多闻阙疑〗 成语典故: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
〖笃信好学〗 成语典故: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大言不惭〗 成语典故: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大雅君子〗 成语典故: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 《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论语·八佾》
〖迩安远至〗 成语典故: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论语子路》
〖而立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为政》
〖耳顺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恶衣恶食〗 成语典故: 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分崩离析〗 成语典故: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论语·季氏》
〖犯而不校〗 成语典故: 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
〖富而好礼〗 成语典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富而无骄〗 成语典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发愤忘食〗 成语典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富贵浮云〗 成语典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方刚血气〗 成语典故: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论语·季氏》
〖肥马轻裘〗 成语典故: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论语·雍也》
〖父母之邦〗 成语典故: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
〖父母之国〗 成语典故: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
〖凤鸟不至〗 成语典故: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斐然成章〗 成语典故: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论语·公冶长》
〖犯上作乱〗 成语典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肤受之诉〗 成语典故: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论语·颜渊》
〖肤受之愬〗 成语典故: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
〖粪土之墙不可杇〗 成语典故: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父为子隐〗 成语典故: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风行草偃〗 成语典故: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风行革偃〗 成语典故: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浮云富贵〗 成语典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飞扬浮躁〗 成语典故: 飞扬浮躁,所学安能坚固。 《朱子全书·论语一》
〖夫子自道〗 成语典故: 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夫子之墙〗 成语典故: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
〖各不相谋〗 成语典故: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恭而有礼〗 成语典故: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论语·颜渊》
〖观凤一羽〗 成语典故: 毕竟一事做得时,在可以见其全体。古人谓观凤一羽,足以知其五色之备。 宋·朱熹《论语四》
〖观过知仁〗 成语典故: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故旧不弃〗 成语典故: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论语·微子》
〖怪力乱神〗 成语典故: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宫墙重仞〗 成语典故: 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论语·子张》宫墙数仞,允得其门。 汉·蔡邕《郭林宗碑文》
〖告朔饩羊〗 成语典故: 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论语·八佾》
〖过庭之训〗 成语典故: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掾孙翻,以贞固之质,受过庭之训。 汉·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
〖告往知来〗 成语典故: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躬行节俭〗 成语典故: 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过犹不及〗 成语典故: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公冶非罪〗 成语典故: 公冶长非罪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
〖龟玉毁椟〗 成语典故: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
〖刚毅木讷〗 成语典故: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语典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魏灵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成语典故: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过则勿惮改〗 成语典故: 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河不出图〗 成语典故: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自伤卑贱,不能致也。 《论语·子罕》
〖怀宝迷邦〗 成语典故: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论语·阳货》
〖患得患失〗 成语典故: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
〖惠而不费〗 成语典故: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论语·尧曰》
〖和而不同〗 成语典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祸发萧墙〗 成语典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
〖好古敏求〗 成语典故: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好谋而成〗 成语典故: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论语·述而》
〖瑚琏之器〗 成语典故: 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论语·公冶长》
〖哀矜勿喜〗 成语典故: 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 《论语·子张》
〖爱礼存羊〗 成语典故: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安老怀少〗 成语典故: 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爱素好古〗 成语典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春秋·楚·李耳《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爱之欲其生〗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春秋·孔丘《论语·颜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
〖不安小成〗 成语典故: 据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进。……便是不安于小成也。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
〖必不得已〗 成语典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论语·颜渊》
〖半部论语〗 成语典故: 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典故: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
〖北辰星拱〗 成语典故: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不耻下问〗 成语典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不得其门而入〗 成语典故: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
〖不得其死〗 成语典故: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
〖不悱不发〗 成语典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 成语典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卑宫菲食〗 成语典故: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语出《论语·泰伯》
〖不改其乐〗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白话八股〗 成语典故: 鲁迅《南腔北调·“论语一年”》:“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 成语典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暴虎冯河〗 成语典故: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诗经·小雅·小旻》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论语·述而》
〖不惑之年〗 成语典故: 《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不教而杀〗 成语典故: 不教而杀谓之虐。 《论语·尧曰》
〖不咎既往〗 成语典故: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不堪其忧〗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不磷不缁〗 成语典故: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语出《论语·阳货》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不念旧恶〗 成语典故: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表里如一〗 成语典故: 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朱子全书·论语》
〖伯牛之疾〗 成语典故: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百里之命〗 成语典故: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屏气不息〗 成语典故: 屏气似不息者。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
〖不弃故旧〗 成语典故: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
〖屏气凝神〗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达生》
〖屏气敛息〗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
〖博施济众〗 成语典故: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论语·雍也》
〖屏声息气〗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
〖饱食终日〗 成语典故: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成语典故: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导德齐礼〗 成语典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洞洞惺惺〗 成语典故: 徒孤守洞洞惺惺、觉了能知之主,则亦灵岩三唤主人之旨而已。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张篇二》
〖大节不夺〗 成语典故: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泰伯》
〖大节不可夺〗 成语典故: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
〖待价藏珠〗 成语典故: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
〖待贾而沽〗 成语典故: 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语本《论语·子罕》
〖待价而沽〗 成语典故: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荡检逾闲〗 成语典故: 大德不逾头,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道家去名者,欲以笃实也,苟失其本,又有越检之行。 《晋书·戴逵传》
〖雕镂藻绘〗 成语典故: 子云为此书,尝自拟《论语》……《论语》述圣人言行,犹天地之化,子云方且窃之焉,雕镂藻绘而蕲类之,其僭甚哉! 明·方孝孺《读<法言>》
〖当立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
〖箪瓢陋巷〗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达人立人〗 成语典故: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斗筲穿窬〗 成语典故: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
〖箪食瓢饮〗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大受小知〗 成语典故: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斗筲之器〗 成语典故: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斗筲之人〗 成语典故: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道听涂说〗 成语典故: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道听途说〗 成语典故: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汉书·艺文志》
〖多闻阙疑〗 成语典故: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
〖笃信好学〗 成语典故: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大言不惭〗 成语典故: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大雅君子〗 成语典故: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 《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论语·八佾》
〖迩安远至〗 成语典故: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论语子路》
〖而立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为政》
〖耳顺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恶衣恶食〗 成语典故: 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分崩离析〗 成语典故: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论语·季氏》
〖犯而不校〗 成语典故: 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
〖富而好礼〗 成语典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富而无骄〗 成语典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发愤忘食〗 成语典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富贵浮云〗 成语典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方刚血气〗 成语典故: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论语·季氏》
〖肥马轻裘〗 成语典故: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论语·雍也》
〖父母之邦〗 成语典故: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
〖父母之国〗 成语典故: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
〖凤鸟不至〗 成语典故: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斐然成章〗 成语典故: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论语·公冶长》
〖犯上作乱〗 成语典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肤受之诉〗 成语典故: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论语·颜渊》
〖肤受之愬〗 成语典故: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
〖粪土之墙不可杇〗 成语典故: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父为子隐〗 成语典故: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风行草偃〗 成语典故: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风行革偃〗 成语典故: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浮云富贵〗 成语典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飞扬浮躁〗 成语典故: 飞扬浮躁,所学安能坚固。 《朱子全书·论语一》
〖夫子自道〗 成语典故: 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夫子之墙〗 成语典故: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
〖各不相谋〗 成语典故: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恭而有礼〗 成语典故: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论语·颜渊》
〖观凤一羽〗 成语典故: 毕竟一事做得时,在可以见其全体。古人谓观凤一羽,足以知其五色之备。 宋·朱熹《论语四》
〖观过知仁〗 成语典故: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故旧不弃〗 成语典故: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论语·微子》
〖怪力乱神〗 成语典故: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宫墙重仞〗 成语典故: 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论语·子张》宫墙数仞,允得其门。 汉·蔡邕《郭林宗碑文》
〖告朔饩羊〗 成语典故: 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论语·八佾》
〖过庭之训〗 成语典故: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掾孙翻,以贞固之质,受过庭之训。 汉·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
〖告往知来〗 成语典故: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躬行节俭〗 成语典故: 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过犹不及〗 成语典故: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公冶非罪〗 成语典故: 公冶长非罪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
〖龟玉毁椟〗 成语典故: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
〖刚毅木讷〗 成语典故: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语典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魏灵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成语典故: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过则勿惮改〗 成语典故: 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河不出图〗 成语典故: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自伤卑贱,不能致也。 《论语·子罕》
〖怀宝迷邦〗 成语典故: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论语·阳货》
〖患得患失〗 成语典故: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
〖惠而不费〗 成语典故: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论语·尧曰》
〖和而不同〗 成语典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祸发萧墙〗 成语典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
〖好古敏求〗 成语典故: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好谋而成〗 成语典故: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论语·述而》
〖瑚琏之器〗 成语典故: 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论语·公冶长》
展开全部
见贤思齐
述而不作
诲人不倦
暴虎冯河
欲罢不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克己复礼
成人之美
欲速则不达
和而不同
谲而不正
一言兴邦
一言蔽之
以德报德
怨天尤人
过犹不及
一以贯之
志士仁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群而不党
周而不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乱德
当仁不让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与谋
文质彬彬
贤贤易色
既来之,则安之
色厉内荏
巧言令色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哀而不伤
既往不咎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不得其死
不亦乐乎
不在其位
从心所欲
当仁不让
恶衣恶食
发愤忘食
犯上作乱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行小惠
后生可畏
诲人不倦
惠而不费
家喻户晓
见义勇为
举一反三
理屈词穷
鸣鼓而攻之
内省不疚
能近取譬
年富力强
匹夫不可夺志
轻裘肥马
三复斯言
杀身成仁
善贾而沽
手足无措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驷不及舌
温故知新
文质彬彬
血气方刚
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
言不及义
一言以蔽之
以直报怨
仁人志士
述而不作
诲人不倦
暴虎冯河
欲罢不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克己复礼
成人之美
欲速则不达
和而不同
谲而不正
一言兴邦
一言蔽之
以德报德
怨天尤人
过犹不及
一以贯之
志士仁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群而不党
周而不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乱德
当仁不让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与谋
文质彬彬
贤贤易色
既来之,则安之
色厉内荏
巧言令色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哀而不伤
既往不咎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不得其死
不亦乐乎
不在其位
从心所欲
当仁不让
恶衣恶食
发愤忘食
犯上作乱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行小惠
后生可畏
诲人不倦
惠而不费
家喻户晓
见义勇为
举一反三
理屈词穷
鸣鼓而攻之
内省不疚
能近取譬
年富力强
匹夫不可夺志
轻裘肥马
三复斯言
杀身成仁
善贾而沽
手足无措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驷不及舌
温故知新
文质彬彬
血气方刚
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
言不及义
一言以蔽之
以直报怨
仁人志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温故知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论语中的成语,总结如下:
1 不亦乐乎 《学而》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成语义: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④表示十分高兴。
2 犯上作乱 《学而》
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成语义: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 《学而》
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
成语义: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食无求饱 《学而》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成语义:吃饭不要求饱足。
5居无求安 《学而》
原文:同上
成语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6 安贫乐道 《学而》
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
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7巧言令色 《学而》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8告往知来 《学而》
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
成语义:
9慎终追远 《学而》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10温良恭俭让 《学而》
原文: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翻译: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成语义: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11言而有信 《学而》
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翻译:讲信用,要符合于义;只有符合义的诺言才可以去实现。
成语义: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
12从心所欲 《为政》
原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七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出现违背规矩。
成语义:①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②代指人的年龄,七十岁。
13而立之年 《为政》
原文:三十而立
翻译: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
成语义:指人开始成熟。
14见义勇为 《为政》
原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翻译: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那是谄媚。遇到符合义的事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成语义:见到了正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
15 举直措枉 《为政》
原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翻译: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便信服;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信服了。
成语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佞。
16 犬马之养 《为政》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就是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够的,对于狗马也能做到饲养。如果对父母只奉养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没有什么区别?
成语义:比喻供养父母。
1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
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啦。
成语义:指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8三十而立 《为政》
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就不迷惑了;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做出违背规矩。
成语义:三十岁自立于世,开始成熟。
19 随心所欲 《为政》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多含贬义。
20 温故知新 《为政》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作老师了。
成语义:温习已学过知识有获得新的体会。也比喻回顾历史,认识现在。
21 一言以蔽之 《为政》
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诗经》的内容,用一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内容。
成语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2 异端邪说 《为政》
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翻译:研读邪说,那是残害自己。
成语义: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23 周而不比 《为政》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在道义上团结人,不以私利相互勾结;小人善于因私利而勾结,不能在道义上团结人。
成语义: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24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庭院内观赏八佾之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成语义: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25 哀而不伤 《八佾》
原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翻译:《诗经》中的《关雎》篇的内容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成语义: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②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之美。
26 不咎既往 《八佾》
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翻译:已经完成的事情就不再说了,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必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追究责备了。
成语义: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
27 尽善尽美 《八佾》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翻译:孔子谈到韶乐说:“美极了,又好极了。”谈到武乐时说:“美极了,还不够好。”
成语义: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28 了如指掌 《八佾》
原文:或问 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翻译:有人问孔子举行“ 祭”的由来。孔子说:“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成语义: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29 杞宋无征 《八佾》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翻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去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
成语义:杞国、宋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比喻事情缺乏足够的证据。
30绘事后素 《八佾》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翻译: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粉嫩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画上画。
成语义: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31朝闻夕死 《里仁》
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上明白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
成语义:早上听到真理,哪怕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心情。
32 恶衣恶食 《里仁》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
成语义: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33 观过知仁 《里仁》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翻译: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同他那一类人是一样的。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类人。
成语义: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34 见贤思齐 《里仁》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见到圣贤的人考虑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
成语义: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想要向他学习,看齐。
35 讷言敏行 《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
成语义:语言迟缓,行动敏捷。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一种修身之道。
36无适无莫 《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翻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
37 一以贯之 《里仁》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翻译:孔子说:“曾参啊!我所主张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贯穿始终的。
成语义: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38 造次颠沛 《里仁》
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君子一刻也不能违背仁德,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
成语义:指匆忙不安定。
39流离颠沛 《里仁》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形容生活困苦而到处流浪。
40 安老怀少 《公冶长》
原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
成语义: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41不耻下问 《公冶长》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而又喜欢学习,遇见比自己差的人,也肯于向他虚心求教,不以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叫做‘文’。
成语义: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42不念旧恶 《公冶长》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翻译:孔子说:“伯夷、不记住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的仇怨因此减少。
成语义:不记住或不计较别人过的错误或个人间的仇怨。
43 斐然成章 《公冶长》
原文: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导他们。
成语义:①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44 计过自讼 《公冶长》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翻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过能够看到自身的错误而从内心自责的人。”
成语义: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45 善与人交 《公冶长》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翻译: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同别人交往,和他相处的时间愈久别人就愈敬重他。”
成语义: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46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
原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开始的时候,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对于人我是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成语义: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指看人是否言行一致。
47 闻一知十 《公冶长》
原文: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翻译: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测出两件事。
成语义:听到一点就由此此推求而知道十点。形容非常聪明。
48 朽木不雕 《公冶长》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翻译: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何必再去谴责他呢?“
成语义:①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②比喻人不堪造就。
49朽木粪土 《公冶长》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不可收拾的东西。
50 喜怒不形于色 《公冶长》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翻译: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三次担任宰相,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情;三次被罢免,也没有表现出愤怒的神色。每次罢免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都告诉新任宰相。
成语义:高兴和愤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51 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翻译:季文子要三次考虑后才做某一件事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成语义:原指经过三次考虑,然后去做。后泛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去做。
52 愚不可及 《公冶长》
原文: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当国家昏庸无道时,他就装愚蠢。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愚,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成语义: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后指极其愚笨。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53博施济众 《雍也》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翻译: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施以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德吗?”
成语义: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54 不改其乐 《雍也》
原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翻译:一竹筒粗饭,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不巷子里,一般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成语义: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来快乐。
55 乘肥衣轻 《雍也》
原文: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翻译: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乘坐肥马驾的车,身穿贵重的皮衣。
成语义:驾驭肥壮的马,身穿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56 从井救人 《雍也》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翻译: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虽然告诉他:‘一位有仁德的人掉到井里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
成语义:跟着落下井的人下井去,以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计后果没给别人带来好处而徒然损害自己。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57箪食瓢饮 《雍也》
原文:同54
翻译:同54
成语义: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
58 敬而远之 《雍也》
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翻译:孔子说:“专心倡导人民遵守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又要远离它不要沉迷,这就可以说是聪明啦。”
成语义: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59乐山乐水 《雍也》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长寿。”
成语义:
60 立人达人 《雍也》
原文:夫仁者,已欲立则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翻译:作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已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呀。
成语义: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61 能近取譬 《雍也》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62 文质彬彬 《雍也》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成语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不仅文雅,而且懂礼貌。
63先难后获 《雍也》
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翻译: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啊。
成语义: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64 周贫济乏 《雍也》
原文: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翻译:我听说过,君子应救济急需要的人,而救济已经富裕的人。
成语义: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65浮云富贵 《述而》
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那些荣华富贵如同天上的云彩。
成语义: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的很轻。
66 诲人不倦 《述而》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接解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对于我有哪些呢?”
成语义:教导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导别耐心。
67 举一反三 《述而》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不到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点拔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点,他不能由此类推出相关三点,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68 乐以忘忧 《述而》
原文: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你为会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就忘记了忧愁,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成语义:快乐的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69乐在其中 《述而》
原文: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翻译:吃粗食,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成语义:快乐就在这里。
70临事而惧 《述而》
成语义: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原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和我一起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的而能争取成功的人
71暴虎冯河 《述而》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②比喻果敢勇猛。
72 求仁得仁 《述而》
原文: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翻译: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不有什么怨恨呢?
成语义: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比喻理想、愿望都已实现,如愿以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改正。
74 述而不作 《述而》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知识而不创作新知识,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成语义: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75 信而好古 《述而》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76学而不厌 《述而》
原文:同66
翻译:同66
成语义: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77一隅三反 《述而》
原文:同67
翻译:同67
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即举一反三。
78饮水曲肱 《述而》
原文:同69
翻译:同69
成语义: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79用行舍藏 《述而》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翻译: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我就去;不任用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啊!”
成语义:被任命进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80 执鞭随蹬 《述而》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翻译:孔子说:“如果富贵是可以求取的,就是去当一名拿着马鞭的驭者,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取,我还是做我爱好的事情吧。”
成语义:手执马鞭,跟在马蹬旁边。比喻追随左右,尽心效力。
8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追不上,追上了不恐怕再失去它。
成语义: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又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8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同成语义。
成语义:不居于某种职位,就不用去谋划有关的事务。
83 笃志好学 《泰伯》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翻译: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坚守治国做人之道,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入,有祸乱的国家,不在哪里居住。
成语义:一心一意爱好学习。
84 犯而不校 《泰伯》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翻译:曾子说:“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学问多的向学问少的人询问;有才能却像没有,学问充盈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了也不去计较。我从前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
成语义: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是儒家提倡的恕道。
85 六尺之孤 《泰伯》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翻译:曾子说:“能够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能够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重大考验坚守气节不动摇屈服。”
成语义:尚未长大成年的孤儿。
8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
原文:曾子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翻译:曾子说:“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形容临终嘱咐之言。
87 死而后已 《泰伯》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曾子说:“有仁德的人,胸怀不能不宽广,意志不能不坚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作为自已的任务,不也是很重要的吗?直到死了才停止,不也是很久的?”
成语义:到死才停止。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88 战战兢兢 《泰伯》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翻译:曾子病重,召集弟子说:“看看我的脚和手,有没有毁伤的地方。《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就像站在深渊的旁边,又像走在薄冰之上。”
成语义: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89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泰伯》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好像面对深渊,又好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90 不舍昼夜 《子罕》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说:“时间流逝就像这水一样,日夜不停的地奔流。”
成语义:不分白天黑夜。日夜不停。比喻夜以继日。
9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义:原指吃米不满足于舂得细,吃鱼、肉不满足于切得细。后来形容食物精细做,极其讲究。
92 春风沂水 《先进》
原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土雩,咏而归。
翻译: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一路回来。
成语义:原意是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93 成人之美 《颜渊》
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做坏事。小人与这相反。
成语义: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实现其愿望。
9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原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95 驷不及舌 《颜渊》
原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成语义: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戒说话应当慎重。
96 驷马难追 《颜渊》
成语义:比喻事实既成或话已出口,不可挽回。
97 刚毅木讷 《子路》
原文:子曰:“刚、勇、木、讷,近仁。”
翻译:孔子说:刚直、勇敢、质朴老实,语言谨慎,接近于仁。
成语义:刚直果断,朴实慎重。
太多了,发不下,楼主可以去这个贴看看,很详细
1 不亦乐乎 《学而》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成语义: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④表示十分高兴。
2 犯上作乱 《学而》
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成语义: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 《学而》
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
成语义: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食无求饱 《学而》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成语义:吃饭不要求饱足。
5居无求安 《学而》
原文:同上
成语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6 安贫乐道 《学而》
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
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7巧言令色 《学而》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8告往知来 《学而》
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
成语义:
9慎终追远 《学而》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10温良恭俭让 《学而》
原文: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翻译: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成语义: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11言而有信 《学而》
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翻译:讲信用,要符合于义;只有符合义的诺言才可以去实现。
成语义: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
12从心所欲 《为政》
原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七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出现违背规矩。
成语义:①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②代指人的年龄,七十岁。
13而立之年 《为政》
原文:三十而立
翻译: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
成语义:指人开始成熟。
14见义勇为 《为政》
原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翻译: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那是谄媚。遇到符合义的事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成语义:见到了正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
15 举直措枉 《为政》
原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翻译: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便信服;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信服了。
成语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佞。
16 犬马之养 《为政》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就是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够的,对于狗马也能做到饲养。如果对父母只奉养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没有什么区别?
成语义:比喻供养父母。
1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
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啦。
成语义:指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8三十而立 《为政》
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就不迷惑了;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做出违背规矩。
成语义:三十岁自立于世,开始成熟。
19 随心所欲 《为政》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多含贬义。
20 温故知新 《为政》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作老师了。
成语义:温习已学过知识有获得新的体会。也比喻回顾历史,认识现在。
21 一言以蔽之 《为政》
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诗经》的内容,用一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内容。
成语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2 异端邪说 《为政》
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翻译:研读邪说,那是残害自己。
成语义: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23 周而不比 《为政》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在道义上团结人,不以私利相互勾结;小人善于因私利而勾结,不能在道义上团结人。
成语义: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24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庭院内观赏八佾之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成语义: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25 哀而不伤 《八佾》
原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翻译:《诗经》中的《关雎》篇的内容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成语义: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②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之美。
26 不咎既往 《八佾》
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翻译:已经完成的事情就不再说了,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必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追究责备了。
成语义: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
27 尽善尽美 《八佾》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翻译:孔子谈到韶乐说:“美极了,又好极了。”谈到武乐时说:“美极了,还不够好。”
成语义: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28 了如指掌 《八佾》
原文:或问 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翻译:有人问孔子举行“ 祭”的由来。孔子说:“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成语义: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29 杞宋无征 《八佾》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翻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去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
成语义:杞国、宋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比喻事情缺乏足够的证据。
30绘事后素 《八佾》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翻译: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粉嫩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画上画。
成语义: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31朝闻夕死 《里仁》
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上明白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
成语义:早上听到真理,哪怕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心情。
32 恶衣恶食 《里仁》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
成语义: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33 观过知仁 《里仁》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翻译: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同他那一类人是一样的。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类人。
成语义: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34 见贤思齐 《里仁》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见到圣贤的人考虑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
成语义: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想要向他学习,看齐。
35 讷言敏行 《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
成语义:语言迟缓,行动敏捷。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一种修身之道。
36无适无莫 《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翻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
37 一以贯之 《里仁》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翻译:孔子说:“曾参啊!我所主张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贯穿始终的。
成语义: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38 造次颠沛 《里仁》
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君子一刻也不能违背仁德,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
成语义:指匆忙不安定。
39流离颠沛 《里仁》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形容生活困苦而到处流浪。
40 安老怀少 《公冶长》
原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
成语义: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41不耻下问 《公冶长》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而又喜欢学习,遇见比自己差的人,也肯于向他虚心求教,不以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叫做‘文’。
成语义: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42不念旧恶 《公冶长》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翻译:孔子说:“伯夷、不记住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的仇怨因此减少。
成语义:不记住或不计较别人过的错误或个人间的仇怨。
43 斐然成章 《公冶长》
原文: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导他们。
成语义:①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44 计过自讼 《公冶长》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翻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过能够看到自身的错误而从内心自责的人。”
成语义: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45 善与人交 《公冶长》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翻译: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同别人交往,和他相处的时间愈久别人就愈敬重他。”
成语义: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46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
原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开始的时候,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对于人我是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成语义: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指看人是否言行一致。
47 闻一知十 《公冶长》
原文: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翻译: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测出两件事。
成语义:听到一点就由此此推求而知道十点。形容非常聪明。
48 朽木不雕 《公冶长》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翻译: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何必再去谴责他呢?“
成语义:①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②比喻人不堪造就。
49朽木粪土 《公冶长》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不可收拾的东西。
50 喜怒不形于色 《公冶长》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翻译: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三次担任宰相,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情;三次被罢免,也没有表现出愤怒的神色。每次罢免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都告诉新任宰相。
成语义:高兴和愤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51 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翻译:季文子要三次考虑后才做某一件事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成语义:原指经过三次考虑,然后去做。后泛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去做。
52 愚不可及 《公冶长》
原文: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当国家昏庸无道时,他就装愚蠢。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愚,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成语义: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后指极其愚笨。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53博施济众 《雍也》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翻译: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施以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德吗?”
成语义: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54 不改其乐 《雍也》
原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翻译:一竹筒粗饭,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不巷子里,一般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成语义: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来快乐。
55 乘肥衣轻 《雍也》
原文: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翻译: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乘坐肥马驾的车,身穿贵重的皮衣。
成语义:驾驭肥壮的马,身穿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56 从井救人 《雍也》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翻译: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虽然告诉他:‘一位有仁德的人掉到井里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
成语义:跟着落下井的人下井去,以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计后果没给别人带来好处而徒然损害自己。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57箪食瓢饮 《雍也》
原文:同54
翻译:同54
成语义: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
58 敬而远之 《雍也》
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翻译:孔子说:“专心倡导人民遵守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又要远离它不要沉迷,这就可以说是聪明啦。”
成语义: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59乐山乐水 《雍也》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长寿。”
成语义:
60 立人达人 《雍也》
原文:夫仁者,已欲立则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翻译:作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已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呀。
成语义: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61 能近取譬 《雍也》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62 文质彬彬 《雍也》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成语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不仅文雅,而且懂礼貌。
63先难后获 《雍也》
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翻译: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啊。
成语义: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64 周贫济乏 《雍也》
原文: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翻译:我听说过,君子应救济急需要的人,而救济已经富裕的人。
成语义: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65浮云富贵 《述而》
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那些荣华富贵如同天上的云彩。
成语义: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的很轻。
66 诲人不倦 《述而》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接解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对于我有哪些呢?”
成语义:教导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导别耐心。
67 举一反三 《述而》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不到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点拔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点,他不能由此类推出相关三点,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68 乐以忘忧 《述而》
原文: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你为会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就忘记了忧愁,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成语义:快乐的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69乐在其中 《述而》
原文: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翻译:吃粗食,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成语义:快乐就在这里。
70临事而惧 《述而》
成语义: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原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和我一起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的而能争取成功的人
71暴虎冯河 《述而》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②比喻果敢勇猛。
72 求仁得仁 《述而》
原文: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翻译: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不有什么怨恨呢?
成语义: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比喻理想、愿望都已实现,如愿以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改正。
74 述而不作 《述而》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知识而不创作新知识,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成语义: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75 信而好古 《述而》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76学而不厌 《述而》
原文:同66
翻译:同66
成语义: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77一隅三反 《述而》
原文:同67
翻译:同67
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即举一反三。
78饮水曲肱 《述而》
原文:同69
翻译:同69
成语义: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79用行舍藏 《述而》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翻译: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我就去;不任用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啊!”
成语义:被任命进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80 执鞭随蹬 《述而》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翻译:孔子说:“如果富贵是可以求取的,就是去当一名拿着马鞭的驭者,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取,我还是做我爱好的事情吧。”
成语义:手执马鞭,跟在马蹬旁边。比喻追随左右,尽心效力。
8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追不上,追上了不恐怕再失去它。
成语义: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又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8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同成语义。
成语义:不居于某种职位,就不用去谋划有关的事务。
83 笃志好学 《泰伯》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翻译: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坚守治国做人之道,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入,有祸乱的国家,不在哪里居住。
成语义:一心一意爱好学习。
84 犯而不校 《泰伯》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翻译:曾子说:“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学问多的向学问少的人询问;有才能却像没有,学问充盈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了也不去计较。我从前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
成语义: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是儒家提倡的恕道。
85 六尺之孤 《泰伯》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翻译:曾子说:“能够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能够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重大考验坚守气节不动摇屈服。”
成语义:尚未长大成年的孤儿。
8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
原文:曾子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翻译:曾子说:“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形容临终嘱咐之言。
87 死而后已 《泰伯》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曾子说:“有仁德的人,胸怀不能不宽广,意志不能不坚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作为自已的任务,不也是很重要的吗?直到死了才停止,不也是很久的?”
成语义:到死才停止。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88 战战兢兢 《泰伯》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翻译:曾子病重,召集弟子说:“看看我的脚和手,有没有毁伤的地方。《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就像站在深渊的旁边,又像走在薄冰之上。”
成语义: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89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泰伯》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好像面对深渊,又好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90 不舍昼夜 《子罕》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说:“时间流逝就像这水一样,日夜不停的地奔流。”
成语义:不分白天黑夜。日夜不停。比喻夜以继日。
9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义:原指吃米不满足于舂得细,吃鱼、肉不满足于切得细。后来形容食物精细做,极其讲究。
92 春风沂水 《先进》
原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土雩,咏而归。
翻译: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一路回来。
成语义:原意是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93 成人之美 《颜渊》
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做坏事。小人与这相反。
成语义: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实现其愿望。
9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原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95 驷不及舌 《颜渊》
原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成语义: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戒说话应当慎重。
96 驷马难追 《颜渊》
成语义:比喻事实既成或话已出口,不可挽回。
97 刚毅木讷 《子路》
原文:子曰:“刚、勇、木、讷,近仁。”
翻译:孔子说:刚直、勇敢、质朴老实,语言谨慎,接近于仁。
成语义:刚直果断,朴实慎重。
太多了,发不下,楼主可以去这个贴看看,很详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7333131.html?an=0&si=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