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生平事迹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王羲之(303年-361年[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为南迁琅琊王氏士族贵胄,後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师承卫夫人、锺繇。著有《兰亭集序》。
目录 [隐藏]
1 书法
1.1 现存作品(含刻本、摹本)列表
1.2 历代评论
2 轶事
3 家庭
3.1 後代
4 注释
[编辑] 书法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王旷为淮南太守。王羲之七岁时跟书法家卫铄学习书法[2],庾翼在荆州见时人竞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 (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每日习字,久之,池水为之变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当年王羲之在温州担任永嘉郡守之际,曾在今温州墨池坊挥洒文墨,故於温州旧鹿城区市政府前有一墨池。[3]
王羲之在南渡後,好山水与交友,“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於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写成後两年,因不受朝廷重用,即“称病去郡”[4]。终老嵊县金庭[5]。许询得知王氏隐居金庭,特从萧山赶来与之为邻[6]。卒葬于孝嘉乡济度寺。
羲之的书法实践,变当时流行的章草、八分为今草、行书、楷书,是书体转换时期平地而起的高峰。其书法尺牍散见於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羲之曾指导陈郡谢氏的谢安,谢安书法亦成一格。
[编辑] 现存作品(含刻本、摹本)列表
快雪时晴帖
二谢帖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有20件。
快雪时晴帖(唐代摹本,和中秋帖及伯远帖合称“三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之祭侄文稿为“第二”,蘇轼之黄州寒食诗帖为“第三”),神龙本,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庭经(亦名《换鹅帖》,宋拓本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乐毅论(梁拓本)
丧乱、二谢、得示帖(唐摹本,日本皇室藏)
忧悬帖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藏於天津博物馆)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帖(二帖连为一纸,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远宦帖(亦名《省别帖》,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藏於国立故宫博物院)
姨母帖(《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藏於辽宁省博物馆)
初月帖(《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藏於辽宁省博物馆)
行穰帖(藏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七月都下帖(唐摹本,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上虞帖(唐摹本藏於上海博物馆)
游目帖(藏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毁於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
大道帖(又名《一笔书》,藏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其书贴
妹至帖(唐摹本,藏於日本私人处)
东方朔像赞(唐临本,藏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孝女曹娥碑
兴福寺断碑
淳化阁帖(丛帖,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共10卷,第6、7、8是王羲之之作,共有160多帖。藏於上海博物馆)
澄清堂帖(集帖,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
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朝比丘怀仁,集王羲之字而成)
行书《兰亭序》[编辑] 历代评论梁武帝萧衍评其书曰:「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7]
唐太宗李世民赞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壮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8]
唐李白有诗《王右军》曰:「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编辑] 轶事
颐和园长廊的右军题扇绘画故事
颐和园长廊的羲之爱鹅绘画郗鉴派门生往王府选婿,王府子弟均刻意保持矜持,唯独王羲之在东牀上袒腹卧着。郗鉴便认为他是适合的人选,便决定将女儿郗濬嫁给他。[9]女婿因此而称为「东牀」,於是「东床坦腹」或是「东床快婿」变成为称赞有女之家嫁得好归宿的代名词。
王羲之爱鹅成癖[10],传说是因为他喜欢观察鹅游水时鹅掌的动作,从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书法用腕技巧[11]。山阴有一道士,希望王羲之能为他抄写一部《黄庭经》,但是又不敢贸然提出。他精心饲养白鹅,与之相赠,并提出写经的请求,王羲之答应他,抄写一部《黄庭经》送给他。后来这部《黄庭经》被称作右军正书第二,又被称作《换鹅帖》。该帖的宋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李白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12]。
[编辑] 家庭王羲之「东床快婿」娶郗鉴之女郗濬为妻,与妻子共生育有七子,《晋书.王羲之传》称:“有七子,知名者五人”。
长子王玄之,早殇。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妻子为谢道韫。
三子王涣之,生卒不祥。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
五子王徽之,字子猷。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曾做过东晋的侍中、尚书、豫章太守。
七子王献之,字子敬,人称「小圣」,和王羲之合称「二王」。
[编辑] 後代七世孙佛教大师智永(本姓王,名法极)。
目录 [隐藏]
1 书法
1.1 现存作品(含刻本、摹本)列表
1.2 历代评论
2 轶事
3 家庭
3.1 後代
4 注释
[编辑] 书法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王旷为淮南太守。王羲之七岁时跟书法家卫铄学习书法[2],庾翼在荆州见时人竞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 (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每日习字,久之,池水为之变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当年王羲之在温州担任永嘉郡守之际,曾在今温州墨池坊挥洒文墨,故於温州旧鹿城区市政府前有一墨池。[3]
王羲之在南渡後,好山水与交友,“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於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写成後两年,因不受朝廷重用,即“称病去郡”[4]。终老嵊县金庭[5]。许询得知王氏隐居金庭,特从萧山赶来与之为邻[6]。卒葬于孝嘉乡济度寺。
羲之的书法实践,变当时流行的章草、八分为今草、行书、楷书,是书体转换时期平地而起的高峰。其书法尺牍散见於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羲之曾指导陈郡谢氏的谢安,谢安书法亦成一格。
[编辑] 现存作品(含刻本、摹本)列表
快雪时晴帖
二谢帖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有20件。
快雪时晴帖(唐代摹本,和中秋帖及伯远帖合称“三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之祭侄文稿为“第二”,蘇轼之黄州寒食诗帖为“第三”),神龙本,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庭经(亦名《换鹅帖》,宋拓本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乐毅论(梁拓本)
丧乱、二谢、得示帖(唐摹本,日本皇室藏)
忧悬帖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藏於天津博物馆)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帖(二帖连为一纸,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远宦帖(亦名《省别帖》,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藏於国立故宫博物院)
姨母帖(《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藏於辽宁省博物馆)
初月帖(《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藏於辽宁省博物馆)
行穰帖(藏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七月都下帖(唐摹本,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上虞帖(唐摹本藏於上海博物馆)
游目帖(藏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毁於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
大道帖(又名《一笔书》,藏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其书贴
妹至帖(唐摹本,藏於日本私人处)
东方朔像赞(唐临本,藏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孝女曹娥碑
兴福寺断碑
淳化阁帖(丛帖,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共10卷,第6、7、8是王羲之之作,共有160多帖。藏於上海博物馆)
澄清堂帖(集帖,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
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朝比丘怀仁,集王羲之字而成)
行书《兰亭序》[编辑] 历代评论梁武帝萧衍评其书曰:「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7]
唐太宗李世民赞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壮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8]
唐李白有诗《王右军》曰:「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编辑] 轶事
颐和园长廊的右军题扇绘画故事
颐和园长廊的羲之爱鹅绘画郗鉴派门生往王府选婿,王府子弟均刻意保持矜持,唯独王羲之在东牀上袒腹卧着。郗鉴便认为他是适合的人选,便决定将女儿郗濬嫁给他。[9]女婿因此而称为「东牀」,於是「东床坦腹」或是「东床快婿」变成为称赞有女之家嫁得好归宿的代名词。
王羲之爱鹅成癖[10],传说是因为他喜欢观察鹅游水时鹅掌的动作,从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书法用腕技巧[11]。山阴有一道士,希望王羲之能为他抄写一部《黄庭经》,但是又不敢贸然提出。他精心饲养白鹅,与之相赠,并提出写经的请求,王羲之答应他,抄写一部《黄庭经》送给他。后来这部《黄庭经》被称作右军正书第二,又被称作《换鹅帖》。该帖的宋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李白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12]。
[编辑] 家庭王羲之「东床快婿」娶郗鉴之女郗濬为妻,与妻子共生育有七子,《晋书.王羲之传》称:“有七子,知名者五人”。
长子王玄之,早殇。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妻子为谢道韫。
三子王涣之,生卒不祥。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
五子王徽之,字子猷。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曾做过东晋的侍中、尚书、豫章太守。
七子王献之,字子敬,人称「小圣」,和王羲之合称「二王」。
[编辑] 後代七世孙佛教大师智永(本姓王,名法极)。
展开全部
王羲之《坦腹东床》
原文:“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文: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文: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